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新趋势、新难点与新策略

2017-03-07 19:53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经济发展

高 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新趋势、新难点与新策略

高 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宽带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呈现出的新的经济形态,是包含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内的新的经济体系,是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国产业发展格局,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引擎。面对发展新趋势,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经济;产业发展;新趋势;新难点;新策略

新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呈现出的新的经济形态,是包含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内的新的经济体系,是生产力的先进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加快培育壮大新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经济,以发展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新经济引发我国产业发展新趋向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经济方兴未艾,正在改变着我国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动力不断升级,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新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一)新经济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

随着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农业呈现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制造业呈现服务化发展趋势,服务业呈现虚拟化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界限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延伸。一是传统产业呈现融合发展之势,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在新经济的作用下,我国传统农业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涌现出一批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扩充了农业价值链,实现了农业增产、增值、增效与增收,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率;为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我国传统制造业不断变革制造方式和服务形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涌现出一批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定制化制造等新经济、新业态,延长了产业链条,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服务业网络化、虚拟化、无形化趋势明显,涌现出一批B2B、C2C、O2O等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发展的虚实空间不断打破,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新一轮产业变革逐渐深入,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经济、新能源、新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创意设计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上半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增速8.6个百分点。

(二)新经济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市场

新经济时代,通信技术将进一步升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进一步发展,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为媒介的新的产业平台、消费市场逐渐形成。一是产业平台增多,推动市场空间刚性拓展。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将争先打造一批电子商务中心、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物联网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等,例如,杭州将打造全国一流的数字媒体基地、数字阅读基地和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创新视听服务商业模式,建设全国最大新媒体版权内容库和功能强大的新媒体运营服务云平台;河南将打造网络经济强省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数据中心,培育竞争力强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和集群,构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系统等。这些新经济产业发展平台将有效扩大市场空间,实现刚性扩展。二是消费方式变革,推动市场空间柔性拓展。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升级,消费者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消费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角,艾瑞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8.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消费者在零时间、零距离的时空范围内实现了柔性扩张,从而有效推动了市场空间的扩大。

(三)新经济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发展的动力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出现了新经济动力的影子。一是创新带来新动力。新经济时代,创新驱动成效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年鉴2016》数据,2013—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9%,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4.4%,较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了3.4%、3.6%和10.2%。二是绿色发展带动新动力。新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对绿色能源、生态环保的重视,绿色产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年鉴2016》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较2012年增长了1.3倍,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14年增长了1.6倍;生态环保投资较2014年增长了24.4%,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个百分点。三是产业集聚带来新动力。新经济时代,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集聚带来了上下游企业快速衔接和知识、技术快速分享以及产业效率、质量、规模的同步提升。例如,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源于电子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的打造;深圳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用的发挥;杭州的迅速崛起主要源于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四)新经济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活力

新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也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投资方式、经营模式、管理制度,为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发展活力。一是创新投融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新经济时代,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了一批投融资方式,如实行产学研资金一体化合作、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合作、建立投资联合体、互联网众筹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有效缓解了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增强了产业发展活力。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激发发展活力。新经济时代,为顺应新的产业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经营模式也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战,需要优化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如总部型、集团型、核心型等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二、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难点分析

面对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新挑战,我国产业发展为了实现突破,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必然要求破除产业发展障碍,重塑产业发展重点。

(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直困扰着我国产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在核心、基础的芯片、传感器等领域,我国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仍然较少,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可以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自主创新总体水平较低。2016全球创新指数数据显示,我国位列第25位,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差。据《国家统计年鉴2016》数据,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3%~4%的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更低,为0.9%,仅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的45%。可以说,较低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三是科技人才队伍有待加强。据《国家统计年鉴2016》数据,201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数和研发人员总数稳居世界第一位,但研发人员人均产出量仍较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而不强的人才队伍已严重影响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入。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管理中,我国政府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使得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从而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

(二)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根本

在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传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新经济增长动力还未真正形成的背景下,资金问题更为凸显,并逐渐成为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是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需求不断萎缩、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2016年上半年,我国民间投资仅增长2.8%,增幅同比回落18.6个百分点,在全国投资中占比61.5%,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可以说,民间投资增速呈“断崖式下滑”,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二是投融资模式比较单一。当前推动我国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同业拆借等传统投融资模式,难以应对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比如运用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众筹等多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破解产业资金难题。三是投融资机制不够健全。抽贷、断贷、压贷现象比较普遍,当前我国各省虽然出台了《优化企业融资服务若干政策措施》,建立抽贷、压贷提前告知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银行对企业搞所谓的“压力测试”,抽贷、压贷现象仍较为普遍;融资存在所有制歧视,银行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远远严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不仅需要有形资产抵押,还需要签订第三方担保和投资人连带担保协议,这就将众多中小微民营企业拒之门外。

(三)多层次的人才体系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支撑

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不仅需要熟悉新经济产业的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高端人才,还需要大量技术骨干人才、创新团队。可以说,人才资源已成为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一是高端创新型人才仍非常稀缺。当前我国科技人才超过4800万人,科技人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产出效率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仅1万多人,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创新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研发人员数量为38人/万名,远低于日本(133人/万名)、韩国(135人/万名)、德国(132人/万名)、俄罗斯(111人/万名)等国家。二是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当前我国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以上的仅占总人口的1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说,产业人才的规模、结构、质量、能力开发还远未达到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灵活高效的制度体系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

灵活高效的制度体系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之魂。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体制机制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并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产业转型升级缺乏动力。首先,新经济条件下,产业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需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做保护,而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存在保护意识淡薄、相关法律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许多企业宁愿通过模仿或重复建设来推动产业低水平发展,而不愿承担没有知识产权保护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政府仍是以GDP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经济型政府,在这一考核标准指引下,我国各级政府将热衷于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从而忽略需要大量资金、风险较大、短期政绩绩效不明显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影响产业发展。第三,价格机制没有理顺。价格是最重要的经济信号,涉及各利益主体的收益,引导着资源配置方向,但是当前我国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价格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量资源仍活跃在不利于新经济产业发展的要素领域,从而导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缓慢。

三、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面对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诸多难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把握新经济推动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跃升,为提升我国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我国应把握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生产水平。针对我国传统产业规模较大、产业层次较低的特点,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多环节的深度融合应用,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研发智能化、装备智能化,从而全面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生产水平。二是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管理水平。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传统产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保障,提高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传统产业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化生产转变,按照市场需求按需生产,全面提高产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手段,及时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市场营销管理水平。三是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服务水平。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完善的基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企业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服务水平。

(二)加快信息经济发展,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跃升的根本途径。我国应把握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我国应积极开展技术难题攻关,重点突破一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二是加快平台载体建设,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人力资源、创新资源等资源条件,推动产学研合作,打造一批产业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兴平台载体,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支撑;加快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寻求外力资源,对外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端研发机构,弥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短板。三是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等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等发展,推动休闲农业、智慧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节能与环保产业、云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特色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

(三)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备制度体系

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新经济背景下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推动我国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构建高效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服务上来,建设有限政府;加快行政管理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建设高效政府;加快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让更多社会资源配置到新经济领域。二是加快金融创新,破解资金难题。推动互联网金融、众筹、众扶等新金融发展,让更多资本参与到新经济发展中来,缓解资金难题;推动基金化运作,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三是加快推动科技管理创新。加快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创新,支持科研人员按照科研需要合理使用经费,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职称评定方式,支持科研院所按照科研需求设置职称评定标准,最大限度释放科研人员科研潜力;健全市场导向机制,让市场成为创新的原动力。

(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政策体系,通过构建有利于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我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宏观政策稳定性:充分利用税收调节政策持续加大对企业减税让利支持,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有效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入;充分利用货币政策打通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割裂运转渠道,构建资金链紧密、债务链分离、资本利益链融合的投融资新机制,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二是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中观政策准确性:在农业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支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工业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工业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服务业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转变。三是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微观政策灵活性。通过建立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让大量社会资源涌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

[1]高璇.论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J].中州学刊,2016,(1):26-30.

[2]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6,(9):5-23.

[3]肖斌,赖新峰.“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J].企业经济,2015,(9):148-152.

[4]戴德宝,等.“互联网+”时代网络个性化推进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8):163-172.

[5]庄雷,等.谁来主导中国制造业的“互联网+”化?[J].产经评论,2015,(4):5-15.

[6]黄群慧.以智能制造作为新经济主攻方向[N].经济日报,2016-10-13.

[7]肖静华,毛蕴诗.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与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J].产业经济评论,2016,(3):5-16.

[8]冯国华.打造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业[J].中国工业经济,2015,(4):38-42.

[9]高璇.培育新动能要找准三个发力点[N].经济日报,2017-07-14.

[10]Aaron K.Chatterji,Kira R.Fabrizio.Using Users:When does External Knowledge Enhance Corporate Product Innovation?[J].Strat.Mgmt.J.,2014 ,(10):23-29.

New Trends,New Difficulties and New Strategies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conomic

GAO Xuan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2,China)

With the Internet,Internet of things,broad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cloud computing,big data and other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dely applied in the industrial field,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economic era.The New economy showing a new economic form under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including new products,new technologies,new models,new formats,is the advanced direction of productivity.The new economy is changing our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tern,the new econom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engin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In th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nds,we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

the new economic;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new trends;the new difficulties;the new strategies

F062.9

A

1672-626X(2017)06-0037-05

10.3969/j.issn.1672-626x.2017.06.005

2017-08-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JY029);河南省决策招标课题(2016AC08)

高璇(1983-),女,湖北荆州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许桃芳)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孙泽慧: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探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