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主要森林病虫害危害特性及防治对策

2017-03-07 16:35:12金星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皮病松毛虫朝阳市

金星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朝阳122000)

朝阳市主要森林病虫害危害特性及防治对策

金星

(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朝阳122000)

该文根据朝阳市的生态气候特点以及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与防治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以来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际,阐述了朝阳地区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特性,同时提出了防治对策,旨在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病虫害;危害特性;防治对策;朝阳市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1]。在我国森林病虫害约8 000种,其中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约200种[2]。森林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甚至影响到了生态稳定平衡,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3]。辽西地区是森林病虫害的重灾区,其发生面积几近占到全省的一半[4]。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无疑具有现实意义[5]。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突发性的病虫害呈上升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审视森林病虫害问题。在此,笔者以辽西地区的朝阳市为例,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就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特性及防治对策加以总结,旨在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朝阳市自然概况

朝阳市地处辽宁西部,地理坐标为41°18′~42° 14′N,119°53′~121°21′E。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50~500 mm,海拔高度200 ~1 000 m,夏季炎热,雨水集中,春、秋两季干旱少雨。6-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8%以上,年均气温9℃左右。无霜期120~155 d。年均日照时数2 850~2 950 h。主要树种为杨树、油松、刺槐、榆树、柳树、落叶松和华山松等。土壤以褐土为主,部分山地鲜见有棕壤。土壤肥力低下,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 g·kg-1以下。

2 朝阳市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特性

目前看,朝阳市的主要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灰斑病、腐烂病、枣疯病、杏疔病、苹果腐烂病等。主要森林虫害有以油松毛虫、杨毒蛾、天幕毛虫、槐尺蛾、榆毒蛾、榆紫金花虫等为主的食叶害虫,以蚜虫、柳叶蝉、桑白蚧为主的刺吸式害虫,以杨干象、白杨透翅蛾、沙棘木蠹蛾、光肩星天牛等为主的蛀干害虫。这其中,尤以杨树烂皮病、油松毛虫、杨干象的发生和危害最甚。

2.1 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被公认为杨树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朝阳地区重点防治的森林病害之一。该病多发生在杨树的主干及粗枝上,以子囊壳、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在寄主病部越冬。春季孢子成熟后,借空气和降水扩散传播。传播时先是从皮孔侵入,潜伏期约为60 d,接着生出水泡状凸起的斑块。进入生长旺季,分生孢子可对树木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病期在4月上旬,初次发病的高峰期在4-5月,6-7月病情发展速度渐缓,自8月中旬起病情进入回升态势,9-10月进入第2次发病高峰期,12月病菌侵入寄主后遂潜伏在寄主中。

一般说来,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会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加重。在起苗、运输、栽植过程中,苗木的创伤常会诱发该病的发生。病菌大都是由杨树的皮孔侵入的,继而在皮孔的边缘生出圆形或椭圆形的水泡状斑块,后期水泡破裂后,便形成平均直径为0.5~ 2.0 cm的斑孔,随后病斑逐渐沉降,颜色也渐变成深褐色,皮层同时会出现腐烂,变成黑褐色。在春季,病斑上出现的一些小黑点,即是病菌分生孢子的病原体。当病斑逐渐包围树干后,其上的树干会出现干枯并逐渐死亡。在秋季,老病斑上显现出黑色斑,标志着病菌进入有性繁殖阶段。

2.2 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隶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是朝阳市多年以来重点防治的虫害之一,在当地主要危害空间连续的油松,也是世界上发生量较大、危害面积最广的主要森林害虫,在发生地区有“常灾区、偶灾区、无灾区”之分。

在辽宁朝阳,油松毛虫每隔3~5 a会爆发1次,松毛虫的发生规律(间隔期的长度)通常与间隔期内各种影响因子相关联,诸如地理分布、森林的类型、天敌资源数量、寄主植物的空间连续性和质量、植被健康状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气候变化不但影响世代分布与种群数量,而且会对整个种群的动态平衡构成影响,进而引发数量变动和间隔期长短的变化。不利的气候可能导致松毛虫成批死亡,短时的暴雨天气可以冲刷掉树上的幼虫,长时间阴雨连绵会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长期干旱致使寄主植物水分减少,相当于增加了糖分等干物质含量,从而对害虫种群数量增殖起到某种“正作用”。在营养丰富时,幼虫生长旺盛,成虫的体长和翅展会相应增加;相反,在爆发成灾区因食物短缺造成幼虫空腹死亡,生长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

2.3 杨干象

杨干象Cryptorhynchus lapathilinne隶属鞘翅目、象虫科、隐喙象属,是朝阳市重点防治的蛀干害虫。该虫在朝阳1 a发生1代,以卵或初孵幼虫在杨树枝干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幼虫或卵开始活动,卵同时孵化出幼虫并开始取食为害,此时虫蛀孔处会淌出红褐色树液,被害处的愈伤组织形成横向刀砍状裂口的圆圈,树皮脱落后形成伤疤。5月下旬,幼虫在坑道末端蛀入木质部化蛹,蛹期15 d左右。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后的成虫大都在早晨爬到嫩枝或叶片上取食,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随后停止取食,腹部渐渐干瘪,攀援于树体上死亡。卵大都产于3年生以下的幼树的树皮裂缝或枝条的叶痕处,雄成虫平均寿命63 d,雌成虫寿命85.5 d。雌虫一生产卵10~40粒不等,产卵前会先咬1小虫孔,每孔产卵1粒,同时用虫孔处排泄出的黑色分泌物堵塞入口。成虫善爬行,喜欢在天气凉爽时活动,且在温度与湿度适中时活动频繁。成虫具假死性,可长时间伪装不动,经成虫啃食过的枝干,常在枝干上留下针刺状孔隙。此外,成虫还具有食叶现象,更多的是在叶背上啃食叶肉,啃食后的叶片表面会变成网眼状。

3 主要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3.1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对策

3.1.1 营林措施

①要加强对杨树幼林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对林内光照的调整。经验表明,只要把光照和通风条件调控好,林木病害就很少光顾。②做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工作,严格把好检疫关。③选育抗病品种,把适地适树和良种良法落到实处。④尽可能减少伤口。

3.1.2 化学防治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导方法[6]。每年4-5月中上旬,在杨树烂皮病开始显现阶段,先用利刃刮除病部,然后涂刷过氧乙酸,此法基本能保证药到病除。过氧乙酸属于无公害杀菌剂,对树木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都有特效。

3.1.3 生物防治

于每年春季3月上旬到5月下旬,待到杨树烂皮病开始显现时,采用木霉孢子悬浮液喷雾或刮皮涂药处理,治愈率高、见效快、防治效果显著。

3.1.4 秋季涂白

条件允许时,可在秋末冬初时对树木进行涂白处理,这对维护树体健康、有效防治病虫害大有裨益。

3.2 松毛虫的防治对策

3.2.1 合理有效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急则治标”的重要手段,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量的农药开展防治[7],可用的农药较多,如烟碱·苦参碱乳油、阿维菌素等。利用无人机喷雾防治,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另外,局部施药技术诸如毒绳、毒笔、毒胶、毒带等也被证明是可以信赖的先进实用防治技术。

3.2.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目前各种方法皆已达到实用化。

用“生物导弹”防治农林业害虫新技术有推广借鉴价值[8],此法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彭辉银先生带领研究小组研制而成。“生物导弹”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用、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效率高、对人畜安全等特点。解决了山高、坡陡、树大、林密、地形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危险系数大等难以解决的难题。

3.3 杨干象的防治对策

3.3.1 化学防治

一个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采用氧化乐果涂干处理。在杨树尚未展叶前和树液开始流动后,采用40%浓度氧化乐果原液进行涂干,涂干高度为1 m左右。多年以来,喀左县桃花池林场一直用此法开展防治,确保在杨干象疫区的杨树安然无恙。

此外,还有一种成虫期的喷雾防治法,即在杨干象成虫羽化始盛期前喷施,对树干、大侧枝常规喷雾,以树皮湿润不淌为度,效果非常好。“绿色威雷”是一种残效期超长的新型杀虫剂,残效期长达60~80 d,对杨干象、天牛类成虫防治效果较好。据了解,目前国内报道的施药浓度为300~400倍液,生产中常用8%绿色威雷微胶囊剂(有效成分为氯氰菊酯)。

3.3.2 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

利用杨干象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等特性,采用灯光诱捕及性诱剂方法诱杀雄成虫和雌成虫进而达到防治目的是可行的,该法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对人畜健康无损害。此外,亦可使用仿生农药灭幼脲、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和印楝素、细菌杀虫剂BT(苏云金杆菌)实施防治,对环境无污染,且防治效果显著。

4 结语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方为上策,符合“上医治未病”的古训。这其中,营造混交林、采用“适度聚集式栽培模式”、发展“近自然林业”等都是可取的做法。

[1]孙永平.辽宁省森林病虫害成灾原因及治理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0,(3):13-16.

[2]云丽丽,栾庆书,金若忠,等.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上的研究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12,(1):40-44.

[3]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4]云丽丽,高国平,栾庆书,等.辽西油松毛虫虫害的TM影像监测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01-204.

[5]白雲.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141.

[6]肖序文.浅析我国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及主要防控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3,(24):87-88.

[7]李菲.浅谈辽西半干旱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产业,2016,(3):109.

[8]张连翔,孔繁轼,王金贵.北方地区林下经济——可适生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62.

[9]张风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114.

[10]刘玲.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1,(9):13-19.

[11]尚明玲,姚庆新,石立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126.

(责任编辑:苑辉)

S763

A

1001-1714(2017)03-0074-03

2017-02-18

金星(1990-),女,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方面的工作。E-mail:694314127@qq.com。

猜你喜欢
皮病松毛虫朝阳市
朝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朝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3年9期)2023-10-21 10:14:50
松毛虫小朋友离班出走了
朝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3年2期)2023-03-10 13:13:58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教育(2022年6期)2022-05-05 06:18:00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蚂蚁大战松毛虫
延边地区红松人工林烂皮病初步调查
吉林农业(2017年20期)2017-10-10 02: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