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
说到与贵州相关的成语,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与贵州相连的俗语,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与贵州相通的文化,乃封闭的“山地文化”。
这是偏见、偏信。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偏信比万水千山更阻碍沟通和交流。
贵州文化中,有没有“开放基因”?当然有。
贵州“穷”过,贫困导致封闭,封闭更加贫困。但人穷志不穷,贵州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给他一点阳光就会灿烂。他们身上保留着、传承着、激荡着的,正是贵州文化的开放基因。
这“开放基因”是一种山里人倔强奋斗的志气,一种穷则思变的眼界和后来居上的精神。
远的不说,龙永图,这个讲着“贵普话”(带浓重乡音的普通话)的贵州大学毕业生,偏能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加上卓越的胆识和超凡的专业水平,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首席代表,为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立下汗马功劳。
前国务委员、中国当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被称为“中国的基辛格”的戴秉国,打开他的新作《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第一章就是《那一年我也参加了高考》。其中写道,“我们那里是云贵高原,山高林深,好多地方都人迹罕至。山路曲曲弯弯,净是一些羊肠小道,路旁长着很深的蒿草。一个人在路上走,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人……就是这条路,当年到松桃读高中历经3个寒暑、6个学期,一共走了6个来回,加起来将近4000华里!”此地够封闭、此路够漫长、此行够艰难吧?但就是从这里——当年几乎与世隔绝的贵州省印江县对马村杉木山,走出了外交大家戴秉国。在他身上,洋溢着、浸透着一股“贵州文化的开放基因”!
纵观历史,秦代三尺道拉近了贵州与外界的距离;奢香夫人对外来文化主动学习,打开了贵州的眼界;贵州对王阳明的接纳和尊崇,形成了黔中王门学派;“沙滩文化”灿烂辉煌,孕育了外交家黎庶昌;郑珍和莫友芝编修的《遵义府志》博采汉唐以来的图书地志和荒经野史之长,被梁启超赞为“天下府志第一”……
再看今天,1978年,关岭自治县产生“顶云经验”,在全国率先推行“定产到户”模式;1987年,正安300“娘子军”南下广东务工,成为贵州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发端;1988年,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建设试验区成立,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作了早期的探索和试验;近年,聚合了贵州原生态文化精华的“多彩贵州风”世界巡演;经中央批准的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在贵州连续举办;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那么,今天我们如何进一步激活贵州文化的开放基因?
当然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30年前,我在贵州任团省委书记时,办过一张《现代青年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用商品经济的重炮轰开闭塞山寨的大门》。30年后,贵州已县县通高速。交通流带来强大的信息流、人才流、商品流、物质流,闭塞山寨早已变成招财进宝的旅游胜地。尤其此刻,我在北方冬季严重的雾霾里,躲在室内写作,真是无限思念家乡的绿水青山,坚信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感叹周恩来总理上世纪就把“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作为贵州后来居上的自然条件基础和“绿色资本”。
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天人合一”,要求贵州有经天纬地的胸怀和气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要求贵州能不畏艰难困苦,奋斗永不止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一旦激活贵州这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开放基因”,就会有如“天行健、地势坤”,开创出驚天动地的新局面;有如核聚变,爆发出“万马如龙出贵州”的大气象。(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