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挎包?大情怀

2017-03-06 20:40曹伟敖齐史猛
当代贵州 2017年2期
关键词:仁怀市挎包第一书记

曹伟?敖齐?史猛

一个小小的挎包,亮的是干部的身份,装的是群众的心声,架起的是干群合力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同心桥。

2016年,仁怀市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点将等方式,精准选派313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背着统一配发的便民服务包,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挎包干部”。

一个个小挎包,亮明了干部身份、压实了干部责任、装满了为民情怀、夯实了基层基础、树立了旗帜标杆。

亮明身份 压实责任

“便民服务包是驻村干部的‘万能宝典和‘指南针,有了它,工作目标就不会错,工作思路就不会乱,群众的事儿就不会忘;背上它,肩上就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仁怀市委办派驻太阳村驻村干部淳帅的切身感受。

便民服务包呈浅褐色,正面印有“仁怀市全面小康驻村工作队”和“便民服务包”上下两行白色字,字间印有红色服务型党组织标志,既质朴又鲜明。包里装着“五簿一志一册二卡一状”,即《扶贫帮困记录簿》《项目帮扶登记簿》《信访维稳登记簿》《例会记录簿》《支部活动记录簿》《民情日志》《仁怀市全面小康驻村工作手册》《仁怀市全面小康驻村工作扶贫政策明白卡》《干群连心卡》《仁怀市2016年全面小康驻村工作目标责任状》。

“挎包干部”穿行在贫困大山,奔走在田间地头,说农话、问农事、干农活、作指导;奔赴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小康建设第一线,做规划、找资金、跑项目,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探穷因、拔穷根;随时随地拿出纸笔,记下村情村况、民情民意,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把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放在心里、装进包里。与此同时,他们还随时随地翻开书本,为群众宣讲政策、答疑释惑,把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致富信息和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帮助群众早日脱贫。

“便民服务包是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身份证”,群众一看就知道你是谁,有事就知道找谁问谁,也让驻村干部知道我是谁、为了谁,可以说小小的挎包里装着大大的责任。”仁怀市小康驻村办负责人杨明均感慨地说。

植根基层 为民办事

仁怀市“挎包干部”植根基层,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小挎包中装满了为民情怀。

张国锋是仁怀市地税局派驻火石镇富兴村驻村工作组长。富兴村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区,水源稀少。张国锋入驻该村后,千方百计找项目、筹资金,帮助村民解决用水难问题,与群众一起修通硬化了三个组的连组小康路。村民张德先说:“现在水通、路通,群众求富求变的心也通了,这都得感谢‘张组长。”

“多亏昝书记帮我们维修房屋,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房子漏水了。”堰头村山柏组贫困户陈金有激动地说。陈金友在花甲之年被查出癌症晚期,家庭极度贫困,房屋年久失修,漏雨严重,将房屋维修好不再让家人遭受漏雨之苦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得知这一状况后,仁怀市交通运输局派驻长岗镇堰头村“第一书记”昝志龙第一时间协调派驻单位,发动爱心人士开展众筹扶贫捐赠活动,共筹集资金30余万元,维修改造了4户类似陈金有这样极度贫困家庭的房屋。“群众不在乎你为他办多大的事,关键是看你是不是真心在为他们办事,只要是真心实意的,他们都能感受得到,都会用心来感谢你。”昝志龙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很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张国锋、昝志龙用一颗为民之心,用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解民忧、赢民心,先后五次收到村民自发组织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在仁怀,像张国锋、昝志龙一样扎根基层、为民办事的人不胜枚举。广大驻村干部与基层群众同甘共苦、共谋致富的动人音符在此汇聚,谱写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美乐章。

建强班子 筑牢堡垒

“您不脱贫,我不离开。”在仁怀市贫困乡村,这样的标语十分震撼人心。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帮助村支“两委”建强班子、筑牢堡垒,合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获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王洒,是仁怀市委宣传部派驻三合镇安居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14本《民情日记》,记录着2016年工作的点点滴滴,从中能看出王洒为驻村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在王洒的帮扶下,安居村建起了60亩水产养殖场、300亩葡萄园、3000亩万寿菊,注册了6个公司、4个专业合作社。他还协调资金为群众修通并硬化了60公里小康路,修建了容量为300立方米的水窖,拉通了光纤宽带网。驻村以来,带领群众创收1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实现了一个贫困村的华丽转身。

“赵强一来,我们创业致富的点子多了、路子宽了,还为我们发展养殖想出了‘溜达鸡‘生态猪等新名词。”桅杆村村支书黄加芬提到赵强就乐得合不拢嘴。

赵强是仁怀市统计局派驻高大坪镇桅杆村驻村干部,入驻桅杆后,他与另外4名驻村干部一起,帮助村党支部制定发展措施、推动项目落地,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選好产业规划,找资金、跑项目,带领群众发展生态牛、生态猪、生态鸡养殖,猕猴桃、蔬菜种植等多个项目,实现全村134户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

此外,筹资7万元修通了“断头路”,筹资9.5万元帮助5户贫困户修建新房,筹资6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驻村工作组、村支部、党员构成最稳定的“铁三角”,实现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建强了富有谋划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树立标杆 全面小康

在仁怀,驻村干部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站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以前到机关跑项目,先要自我介绍,别人才知道我是驻村‘第一书记,现在把挎包背上,走到哪儿别人都知道我是谁,办事方便多了。仁怀市档案局派驻龙井镇立英村“第一书记”赵梅说。2016年,赵梅背着挎包,协调市城投公司出资41.2万元为村里安装了180盏太阳能路灯,出资68万元修建了22口垃圾池和10公里连户路;争取到祥康酒业出资2万元改造立英小学的电路;争取到档案局出资4万元改造了立英农民夜校;联系朝阳医院为患病村民进行免费治疗……

2016年以来,仁怀市驻村干部共走访群众76720人次,协调帮扶资金2804.50万元,实施民生项目462个,开展党员群众培训18974次,培育形成1000户产业示范户和1000名农村党员骨干带头人,帮助建立6个遵义市级产业示范基地。巩固提升了“一人驻村集体帮村”的工作模式,构建起广聚社会资源的“众筹扶贫”模式,探索创新“内需扶贫”模式。

仁怀“挎包干部”得到了群众的“点赞”和社会的认可。新华社以《“挎包干部”在基层》为题作了采访报道,《工人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纷纷转载刊播。

“一个小小的挎包,亮的是干部的身份,装的是群众的心声,架起的是干群合力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同心桥。”仁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锋说,在率先打赢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仁怀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挎包干部”成为脱贫攻坚战线的“尖刀班”“排头兵”,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者单位:仁怀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仁怀市挎包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食品生产许可证(SC)获证酒厂名单(截止2019年2月11日,共506家)
大象小挎包
驻村第一书记
基于ARMA模型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仁怀市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