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琪
【摘要】一缕青丝一弯旧时月消瘦,一领蓑衣清酒大漠话西楼。站在苍茫的历史岔路口,沿着浩渺的黄河,溯源。吼一曲苍凉的秦腔,摸一摸脚下这承载了千万年生灵的热土,深邃迷惘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辉煌朝代的盛衰,还有的,则是那被千百年风雨尘埃掩埋起来的每一段曾经鲜活着的生命。
【关键词】文化苦旅;历史;旅游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1
弯刀何时见吴钩?金戈铁马而今何记否?雕栏画柱,红烛高举,几经风雨又几抷黄土?任何瑰丽都经不起时间的拷问,任何目前可以让人趋之若鹜的景点也都曾风华绝代过,如果我们不去追问历史残痕背后的文化和影子,那么满心满眼的就只能是这片刻擦肩而过的浮华。如果没有对历史和古今的拷问,如果没有对古代线装本的钻研,何来的继承与发展,即便是“一带一路”又能推动多少传统文明走出国门?
余秋雨先生说,任何一个时代,真实的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增加多重年龄以及多重年龄叠加的心路历程,一旦失去此种重叠,都会失去其原本的弹性,就会更为脆弱和易风干。就在我抚摸此本不算厚重的书时,就有朋友在耳边说,为何不看电子版?为何不看其他的,此书如此枯燥和干巴。的确,诸如此类可叩问灵魂的书籍,已经少人青睐了。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个鲜活而陌生的山水风物,一曲曲或是清新婉丽,或是气壮山河的史诗。这是我们单纯依靠亲身前往旅游或品鉴而不能看到的,这也是我们仅凭浅薄的知识与贫瘠的思考力而无法深入的。然而探究此过程的过程却是苦旅。其“苦”,苦在无处可以依存的心灵;其“苦”,苦在无处可以发掘,又无迹可寻,无法考证的历史传说;其“苦”,苦在一个个古老的物象并不会“说话”,其说不尽道不出曾经的心酸和苦辣酸甜。曾记否,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却在近现代由一个个小偷“拿”出中国,几十年无法回归之“苦”;曾记否纽约大学的著名学者已经开始研读中国传统文化时,故宫的复原工作却苦于无可保持原貌的技術;曾记否,在现代人内心已经放不下一个小小的书桌时,《文化苦旅》中的那位瘦弱的学者,只身一人,一路讲学,行行止止,虔诚的记录曾经的文人和文化所留下的深刻脚印。
文化苦旅。翻开书页就能感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春夏秋冬之变化,年轮的快速更迭,无论是大喜悦和大悲愤,还是春温秋肃,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都凝聚成夜半山间行走内心恐惧时,抬首忽然望到的那弯冷月。平一平心跳,闭闭眼睛,冷月,理性而严峻的默观着世间的万物,书中也同样。客观而平实地记录着历史和现实的交叠矛盾。不可排除书中过多的承载了余秋雨先生的主观看法。但是在超载而混乱的书海中,又有多少书籍是探观历史又如此深刻而深情的?当历史以其漫长与人生的短促对照时,我们只能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窥见片角历史的运行轨迹。若《道士塔》,若《江南小镇》,若《阳关雪》,若《白发苏州》,理性来反观历史的走向后,譬如我类如此带着焦灼的心来追逐历史的轨迹,《文化苦旅》中的点点滴滴也不曾仅仅是触及我最为敏感的神经,而是一个偌大的世界,变成每个人枕边瑰丽的迷梦。就像一辆被红尘的纷繁芜杂洗涮了千百年的列车,甚至直接碾过我惊惶不安又若白纸一篇的,对历史和时光的期待。
敦煌莫高窟的损耗仅源自小人物的贪婪,夏简约荒蛮,商纸醉金迷多因沉迷欲望,止步于自己的身前。那老尼用青春守候的月牙泉,那无家可归的屈原,那为了名利行色匆匆的柳宗元,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灵魂薄壳的深处依旧会潜伏着无数的诱惑。是泯于众人独唱凯歌?一千个人的思索背后自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声音。一个个故事翻读开去,带着仿若朝圣者在时间轨道中沉寂而惊惶的心态,这里没有站台,没有报站,没有乘务员,一部书就是一张车票,每一个人都是列车的主人。随着余秋雨先生的冷静审视,我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徜徉,也许我们并不能达到真我的彼岸,但是至少可以脱离环境,可以抹去浮华的嘈杂,当那些醇正的思想一丝丝以最灵动最鲜活的姿态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猝不及防的氧气淋了一头一脸,忽然间胸膛里那颗已经烦躁麻木的心,变得红润有力。历史在这一刻,也活了。
走过秦的苍劲恢宏,走过南唐的晓月残歌,走过现代的嘈杂和过去不曾见过的遗风。文明和思考开始背道相向。如果当时没有西方的掠夺,有谁能确定中国的文明不会被当时的高官们把玩或者碎裂在漫漫而孤寂的长河之中?如果一味的鞭笞和否定,那些被时间所催促和摧残的文明就能保留下来么?比如莫高窟的飞天,如果在我们的护持中,战火纷飞之际,其能否还能保持原貌至今?同样,如果没有现代旅游和学者们的探索,又是否会有我辈青年对历史的张望,对文化传承的痴迷呢?电子版本也好,纸质书籍也罢,不同的只是知识呈现的方式,相同的却是那颗可以承载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心,如果我们的此颗心已经遗失,有再多的文明又有何用,又何以为家呢?
对历史多情只能导致人生负担加重,对历史沧桑的过度感慨只能导致人生更为沧桑。余秋雨先生的此句话如果可放在我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那么叩问历史与叩问灵魂就很有可能丧失其原本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将目光从对历史的思考中转移到追逐快文化的一个个个体身上,当我们把对被抢夺器物的遗憾喟叹转移到正在慢慢被耗损的古迹遗址和珍稀物种上,也许我们更应该考虑一下自己能做什么。每一个今天都将成为我们无法回归的记忆。曾有智者提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在这个国际化交互的大时代中,我辈能否为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付出一点自己的力量?即便是我们力量微薄,即便是我们经验匮乏,然而即便不是朝阳,也许我们能发挥出自己小小的光热,即便不是大海,我们的每次思考和每点行动也能辅助社会文明传承多多挪动哪怕一点点脚步。每一小点都将是巨大的进步。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