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根(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我年轻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一种写作冲动和写作灵感,也有材料可写,但是文章就是写不好。我后来就用一种方法:当写作灵感或叫写作冲动来临的时候,我就把这灵感和大体的构思很粗略地写下来,写下来之后放它一段时间,而后再来写。在写之前我大量地阅读同类的文章,比如我想用什么形式来表达,那我就去看同类的、同体裁的文章,去揣摩作家是怎么表达的,不是看一篇,而是看十几篇,或是几十篇。看完之后发现,作家原来是这样表达的,我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因此我第二次写的时候就很顺畅。对我个人来说这是条捷径,不知道曹老师同意不同意我这种看法。
曹文轩(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您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觀点,就是说你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要一根筋地只想着去创造,去创新。我认为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模仿不是抄袭。据我小时候的体验,从小学到初中,我把很多风景描写抄在我的本子上,抄了很多很多,这些本子我今天还留着,对我后来的写作是有用处的。我没有去抄袭它,而是把它抄在我的本子上,来模仿它。另外就是跟您的观点很相似,就像学画一样,学画的时候是从素描开始,不能一出手就是名画。从素描开始,你必须要有细微的感觉,细微的感觉就是必须凝视,就是盯着一个东西看,把那个东西看穿,看透。比如雨后,你不要写大雨那个大的样子,光写大的样子是不行的,写不出雨的状态。那么,你写那一颗雨滴,你一定要观察那一颗雨滴挂在树叶上的时候,那个形状,那个雨滴越聚越大,很沉重了,它最后承受不了,掉下来,掉到什么地方,你也要注意。汪曾祺有一段文字非常好,他写下雨的声音,写那个雨落在草里面的声音和落在河里面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落在草里面的声音是一种声音,落在河里面又是一种声音,这就见出一个作家的细心。我在写的一部长篇,写了几十场雨,每一场雨都不一样,在我这部小说里,雨其实是主人翁,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个雨里面发生的。
(节选自《王立根访谈曹文轩:怎样写好作文?》,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