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互教,团队协作

2017-03-06 21:39袁素娟
教师·上 2017年1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板书共同体

袁素娟

一、导言

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核心,新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讨、研究学习,增加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在我从教的二十几年中,我发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常碰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所谓学生的两极分化,就是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学习兴趣高,积极主动,效果也好;另外一些学生刚进校时,对英语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加深,以及兴趣的减弱,这些学生渐渐地对英语失去兴趣,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变成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地学习,且学习效果不良,成绩上老拖后腿,毫无起色,他们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或违反课堂纪律,对自己的学习一点也不重视,逐渐成为学困生,而且人数也相对地增加,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一般说来,两极分化形成的规律是: 年级越高,分化越为明显。有专题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最初对英语都很感兴趣。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七年级期末考试前,两极分化达到35%左右;八年级分化现象基本形成,分化率为50%;到了九年级,学生两极分化率达64.5%。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两极分化”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引起了每位英语教师的极大关注,这个问题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课题研究中,我采用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方式具体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整理、分类、分析得出两极分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尝试了“Team Work”,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如下图所示。

该理论说明了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记忆效率。采用不同方式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学习内容(平均学习保留率)有较大差异。仅仅通过听讲获取信息,知识保留5%;通过听阅读,知识保留10%;通过观看展览、实体模型、图表和陈列,知识保留30%;观看演示、视频、现场的办法,知识保留50%;通过表达和书写来完成合作项目、讨论,知识能保留75%;练习操作实践、参加活动,知识保留90%。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小组讨论、实际演练、使用等,这些学习方式的效果都在50%以上。虽然有质疑这个理论的一些说法,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是发现多方面的刺激能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掌握程度,而参与讨论和应用知识,更能提升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案例分析,实战操作

“Team work”学习法中,学习小组是班级的学习组织,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8 —10个人。小组成立后,在各小组内产生组长、评价员、资料员等人员,在明确各人职责的基础上分工合作,确保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参与到整个团队活动中。另外,要关注极端情况,对学困生要安排专人指导,老师要给予特别关注,以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不能完全放任交给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再成立“ABC学习共同体”。在小组内部,我们根据“同体异质,异体同质”原则,再分成A、B、C三个共同体,同时每个共同体又由A、B、C三层次学生组成,他们在独学时,互相监督;在群学时,以共同体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分享、帮扶。“ABC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效地解决了学习成绩两级分化和课堂精力流失的问题,让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常态,真正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每节课的前面5分钟,是学前反馈教学环节(Revision and Preview)。每个共同体的C层学生上黑板板书(默写或者听写,对前一课内容的检查),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任务完成后,同一共同体的AB同学互批,然后由错得少的一名同学上台批改(一般情况下是A),另一名同学在座位上更正自己的错误。因为C同学是板书在黑板上,所以课后还必须在A、B同学的监督下再重新书写在练习本上,这也是最基础的知识,是每个同学都必须过关的内容。C同学重复此环节以确保基础落实。“ABC学习共同体”构建后,各环节要体現一个团队,此时C层同学的准确率,A、B层同学是否把错误全部找出并批改正确必须作为该共同体的评分依据,以此树立小组竞争、共同体合作与竞争意识。

第二步:自主探究教学环节(Leading and Presentation)。一个单元的1a、1b、2a、2b等简单内容部分,我们可以采取独学模式,同一共同体的三名同学互相监督与提醒,独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活动中解决。当有同学不按要求完成任务时,同一共同体的其他同学要及时提醒,以免影响共同体的进度。这要求共同体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因此在最初构建共同体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性格和爱好,为他们建立融洽的关系扫清障碍。关系融洽了,提醒和帮扶就很容易实现。

第三步:合作交流教学环节(Checking the answers)。采用对学和群学方式,完成听力练习和简单的语法题目。共同体第一个完成独学的同学负责板书答案,等待同一共同体的其他同学完成任务后进行对学,并将对学成果板书在黑板上。对学成果包括:易错点、提醒点、解题思路、规律等。各共同体之间此时不相互交流,待完成对学后,同一小组的三个共同体再进行群学,共同体之间互相质疑、对抗、帮扶。新的成果上黑板板书,此时要对各共同体的板书成果、对群学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第四步:展示提升教学环节(Acting and Explanation)。采用组内小展示或者是班内大展示形式。组内小展示时要求同一共同体的三名同学必须要站在一起,展示时C层同学展示,同一共同体的B层同学补充或更正板书,A层同学总结,其他共同体同学可以补充、质疑、追问。小展示时C层同学展示对学阶段学会了的,可以提升C层同学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解决共同体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出组内共同的疑问,作为大展示的资源。大展示时,由各小组选派组内优秀共同体代表小组参赛,同样遵循先C次B后A的原则,在小展示和大展示时,要求共同体的成员要同进退。为了鼓励C层同学发言,在大展示中,质疑或补充内容的C层同学可双倍加分。

第五步:最后达标检测教学环节( Consolation and Checking)。采用独学和对学模式。在对知识梳理环节,大家各自独立完成。同一共同体可以互相参考、补充、完善;在当堂反馈环节,大家各自独立完成,同一共同体互相批改、讲解、更正,此时每个共同体的A同学要负责督促本共同体的成员该步的完成情况,有必要时组长还可对本组共同体进行抽查,加强组长对本组共同体的监督和考察。

四、结论

“Team Work”的课堂将学生推向“前台”,是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其参与到学与教的过程中来,由过去的“观众”成为现在的“演员”,让过去纯粹的阅读和听讲式教学转变成参与、动手动脑式主动学习。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同学”,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在课堂中挑起“矛盾冲突”,将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习不再“无所事事”,而是在平等快乐的状态下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这恰好也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不谋而合,保障了课堂的高效。

在这种高效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定位是班上的“首席学生”,既是班上“最优” 的学生,也是班上“最差”的学生。他要设计内容、预设问题、营造氛围、组织教学;他要在学生出现障碍、纠缠不清的时候及时引导,拨云见日;他也要在学生自我满足、以为一切问题都扫平了的时候及时追问、拓展,把问题引向深入。总之,高效课堂上老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追问、质疑、点评,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非包办代替者。当然,学生的讲解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在刚开始的实践中,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清楚,这时候,我们以表扬、鼓励为主,只要能开口,能站在黑板前大声表达就值得欣赏。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会越来越大方地在黑板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声音洪亮、口齿清楚、仪态大方。在学生敢讲后,再对讲解的内容做要求,一个内容没讲清楚不进入下一个问题,一個同学讲不清就换另一个同学讲,同时老师示范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是可以把问题和思路讲清楚的,接下来,学生们的展示就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有广度,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又是独学、对学、群学,还有大小展示活动,可能很多老师会担心时间不够用,但是如果老师能够掌握“三不教”的教学通则(即凡是学生自己看书能懂的,不教;凡是看书不懂但自己想想能够弄懂的,不教;想想也不懂但经过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能懂的,不教),课堂时间还是足够用的。何况,经过这种学习方法掌握的知识遗忘的概率也小很多,老师用不着总是花时间进行重复教学,可谓能做到“一劳永逸” 。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板书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