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总则第五条提出,党的地方委员会主要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内容包括对本地区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组织的主张成为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其他政令;加强对本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和管理干部,向地方国家机关、政协组织、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推荐重要干部;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本地区群团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目标任务。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全面加强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大力支持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以及人民團体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组织动员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不懈努力。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全域旅游有九大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全域旅游要避免八个误区:一是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二是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三是粗暴克隆、低劣伪造;四是短期行为、盲目涨价;五是不择手段、不顾尊严、低俗媚客;六是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七是重推介、轻基础,重形式、轻内容;八是在旅游改革中换汤不换药,换牌子不换体制,换机构不换机制,换人不换理念。
四个高于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今后5年要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年均增长6.5%,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是年均增长7.5%。新世纪以来,我区生产总值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实现这一目标有基础也有条件。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我区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十二五”期间,我区投资对GDP贡献率达到90%、消费贡献率达到34%。2014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与全国持平。2015年比全国高出4.5个百分点,实现这一目标有保障。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这些年我区增速一直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2015年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努力是能够达到的。
从城乡居民收入看,2014年合并统计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后,我区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如果分开统计,目前我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不大。继续将城乡居民收入分开计算和设定目标,体现了自治区党委的民生导向和补短板的决心。
七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基础设施滞后是我区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要科学编制规划,打好攻坚会战,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
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建成呼和浩特至北京、赤峰和通辽至京沈高速铁路,加快推进包银、包西、巴银、锡张、齐海满等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推进高等级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旅游公路、口岸公路、边防公路建设,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等重点机场迁改扩建和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建设,努力实现所有旗县通高速公路、重点城市通高铁、合理半径有机场,通过时空变革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政网: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和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和公共服务能力。
水利网: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引绰济辽”等水资源调配工程,实施河套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统筹解决好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能源网:加快推进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进区内骨干电网升级改造,推进蒙西—华中“北煤南运”通道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建设,为国家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信息通信网:抓住我区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造我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
呼和浩特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呼和浩特将全面启动新区规划建设。这是呼和浩特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在“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内蒙古呼和浩特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長极、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智慧区。
其初步规划的园区布局为“一核两翼七组团”发展格局。一核:由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园区、临空经济区和新机场组成的中部产业核心区。两翼:一是北部由金桥开发区和东部白塔片区组成的城市新区;二是南部由托县工业园区、清水河工业园区组成的托清工业集中区。七组团分别是盛乐组团、白塔组团、金桥组团、沙尔沁组团、托清组团、空港组团、绿色高效农业组团。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孵化服务平台和工作空间,创业者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11月,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克强首次公开提及“创客”,并将之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提。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
在内蒙古,越来越多的创客空间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新创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支持创业园区、创新工厂、创客空间等孵化平台建设,努力使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
“三带三创”
“三带三创”是近年来我区统筹推进理论学习宣传的综合性载体,即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领导干部思想理论素质提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大讲堂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基地、创建示范大讲堂、争创学习型典型。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三带三创”工作有效整合了中心组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基层大讲堂建设三个载体资源力量,形成了工作合力,不仅推动了理论武装向纵深发展,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教育是富民强区的百年大计。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机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引领我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