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露锋
在人们印象中,酷吏和太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酷吏充当朝廷鹰犬,为皇帝打击政敌,心狠手辣,极尽构陷之能事;太监被阉割“去势”,委屈求全。但近来翻阅史书,发现酷吏和太监竟有诸多相似之处。
太监入宫,大多为生活所迫。酷吏也大都出身寒微。司马迁著《史记·酷吏列传》记述了西汉时期十名酷吏的故事,除了一名为世家子弟,其他九名均起自卑微,其中两名还曾经当过盗贼。武则天执政时期有两个臭名昭著的酷吏:周兴和来俊臣。周兴从小学习法律,长大后混上了个司法小吏。唐朝官和吏的界限森严,吏的地位很低,就是衙门里跑腿打杂的。来俊臣原是不事生产的游民,后来成为流氓,终于有一天因犯奸盗罪被捕入狱。周兴和来俊臣都因告密而得到武则天信任,成为武则天在政争中的鹰犬。
酷吏和太监都出身低微,不是巧合,在于他们无私门可凭倚,因而易于帝王驱使。不管是飞扬跋扈于外廷的酷吏,还是委曲求全于内宫的太监,都只是帝王的工具。
宫内的一些活儿不便让女人来做,但让其他男人待在后宫,帝王又不放心。后宫佳丽三千,寡人只有一个,谁能保证宫内不暗渡陈仓?帝王们担心的,不仅仅是一顶绿帽子,更重要是,要确保皇室血统纯正,龙子龙孙世袭王权,江山永不易姓。既便于驱使,又让帝王放心的,当然是被废掉“武功”的太监了。
在皇帝眼中,酷吏与太监的作用无异。太监也好,酷吏也罢,都只是其维护统治的工具。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者威胁到皇权,必将除之而后快。
酷吏张汤可谓深得汉武帝信任。他为朝廷制定了很多严刑峻法,在处理淮南、衡山、江都三王谋反的案件时,穷追狠治,株连无数。他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打击富商,剪除豪强。张汤这种做法使权贵们感到威胁,他们联合起来给张汤罗列了一系列的假罪名,并一致弹劾张汤。为了平息众怒,武帝抛弃了这个曾经为自己的统治清除障碍的战友,将张汤赐死。
武则天为了巩固权位,实行铁血政策,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打击潜在的政敌。她解决了反对派,坐稳了女皇的宝座不久,就首先拿酷吏周兴开刀。周兴被诬谋反,后被流放岭南,半途为仇家所杀。
替武则天收拾周兴的,同样也是酷吏的来俊臣,但周兴之死并没有使来俊臣有兔死狐悲之感。他觉得自己忠于皇帝,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来俊臣在自己的著作《罗织经》里首先就讲忠君,“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就是可以置伦常于不顾,也可以置良心于不顾。只要有利于皇帝,没有他不可以干的。不问对错善恶,只看主子高不高兴,这与阉人太监何异?太监是生理上被“去势”,酷吏则是心理上被阉割。即便如此,来俊臣的下场并不比周兴好。
来俊臣组织数百名无赖专事告密,大兴刑狱,制造各种残酷刑具,采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状致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他甚至企图诬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谋反,被人告发,终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来俊臣生前曾将自己的经验作了总结,撰写了上文提到的专著《罗织经》,大谈如何罗织罪名,制造冤狱,集邪恶智慧之大成。一代人杰狄仁杰蒙冤后阅《罗织经》,冷汗迭出,却不敢喊冤;连武则天面对《罗织经》,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
鐵血女皇都自叹弗如,那么,究竟是谁造就了酷吏的“如此机心”?宋朝慕容修等人在《新唐书·酷吏传序》中说:“非吏敢酷,时诱之为酷。”酷吏这个历史怪胎,把人性的幽暗暴露得淋漓尽致,而这都是拜专制权力所赐。酷吏其实是专制权力下的另一种“太监”。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酷吏入史后,《汉书》、《后汉书》直至《金史》多将此单列,可见中国酷吏之盛而不衰。消除酷吏,唯有改变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