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阅读个性化,考核综合化,思维探究化。选材上,重思想、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选文上看,小说和散文基本上平分秋色
小说方面,以中外著名短篇小说为主。散文方面大部分是现当代名家作品,有偏重敘事写人的,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选用的何家槐的《母亲》(本文有所争议,有人认为是小说,有人认为是怀人散文。此处采取高考命题者的看法,称之为散文),2016年高考北京卷选用的陈忠实的《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有偏重描写抒怀的,如2016年高考天津卷选用的彭程的《在母语的屋檐下》、2016年高考上海卷选用的熊久红的《湖殇》。
二、从具体考查要求上看,理解、分析、概括、探究全面开花,各有涉及
1.理解方面,主要是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意义,关注重要词语、句子的深层意蕴,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如2016年高考上海卷第8题:“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什么?”
2.分析方面,小说主要体现为对情节、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散文主要体现为对文段、材料的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关键语句的分析。这类题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如结构安排、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第22题:“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3.概括方面,一是概括作品人物性格,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第21题“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二是概括内容要点,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第11题“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这类题要求考生具有搜索、整合、提炼信息三种能力。
4.探究方面,探究的内容核心是“思想意蕴”,命题着眼点有作品主旨、民族心理、得到的启示等,常见命题点有文章标题、文眼句、人物思想、情节(细节)内涵等。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1题第(4)小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探究题趋向降低难度,增强可操作性,更多地融入了分析、概括的要求。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材料以小说和散文为主,符合大众化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向。所选文章的作者,中外作家均有,男女性别兼顾,以中国当代作家为主,偏重名家作品。山东卷的阅读文本节选自裘山山的小说《琴声何来》。这种取材形式,是值得肯定的。从长篇作品中截取一个段落,可以解决短篇作品的适用局限问题、扩大选材范围,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一选材微调,鼓励考生在文学阅读方面关注文学作品的语境问题,引导考生阅读篇幅较大的作品,提高综合理解复杂文本的能力。
【王学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