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可悲的兔 34岁
我的老公是小学老师,挺好的一个人。可除了这个,我再也说不出他别的优点了。我爱一切文艺活动,比如去探戈俱乐部学舞,他却连电影都不爱看;我喜欢到处品尝美食,他却是一碗牛肉面管饱就行;我习惯用插花等方式把家里布置精美,他却连牙膏挤了都不盖盖儿;我希望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或者出去享受一下夜生活,他却觉得玩他的电脑就很好……
我越来越后悔,不明白自己当初怎么会在那么多追求者中找了他,像我爸——我最不喜欢的类型。我爸跟我老公是同一类人,我妈也抱怨了他一辈子,现在我也掉进了同一张网里。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那么无力的原因。更可怕的是,我会情不自禁地向5岁的女儿埋怨她的爸爸。有时,她会模仿我的口气说爸爸没意思;有时,她又会为爸爸说好话。我知道自己这样很不对,可不知如何调整,我并不想离婚。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你不欣赏你的丈夫,可你的理智也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好人,如果换一个女人,他们可能会很契合。要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哪怕学历差不多,可教育背景、审美趣味、卫生习惯会相差很大。举个最小的例子,你坚持牙膏要从底部挤,说“本来就该这样”,他却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你们的家庭教给你们的规则不同,教给你们的“幸福”的定义不同。
当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并不表示爱不在身边。因为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同理,你感到受伤的时候,并不表示对方要故意伤害你。
或许我们该追根溯源,为什么你会选择他作为伴侣?童年有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体验,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比如一个像你这样处处优秀又文艺范儿的女孩,可能因为年少时母亲对父亲的挑剔,使你在内心对父亲既挑剔又同情,所以不知不觉选择了和父亲类似的老公。
也许你觉得我说得很神奇,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让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
但是,不要把家庭当作不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你已经意识到你对孩子的影响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地图,如果我们没有把自己心理地图的错误路线修正,它将很容易在下一代的心理地图中延续。
怎么做呢?父亲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疼爱孩子的妈妈,妈妈最好的愛则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否则,孩子为了追求内心的归属感,为了追求和父母的连结,就会不自觉地做和父母相同的事。比如,你挑剔丈夫的那些缺点,孩子可能在潜意识里也沾染上,或者她又会跟随你的两性选择而不自知。如今你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你能够创造一个新的家庭文化。试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丈夫,而不是生硬地改变,也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多在孩子面前称赞丈夫的优点,告诉孩子,“你做事认真,这很像你的爸爸”“你诚实可信,这很像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