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运营
比亚迪在美国开展业务已有10余年。10月6日,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又来到南加州沙漠小城兰卡斯特,出席比亚迪北美工厂三期扩建竣工仪式。这是美国首家由中国独资的大巴工厂。
成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其业务范围已由最初的二次充电电池,扩展到现在的电子、汽车、新能源以及轨道交通四大领域。
兰卡斯特市的这座纯电动大巴工厂,占地近4.1万平方米,是北美地区最大的电动大巴工厂。
2013年以来,比亚迪已在美国电动公交市场累计投资约2.3亿美元,遍布全美从东到西30多个州,占美国纯电动大巴80%以上的市场份额。
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凯文·麦卡锡说:“我很自豪像比亚迪这样的科技公司能落户兰卡斯特。这些电动大巴推动了兰卡斯特市、加州乃至美国公交格局的改变,同时也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
当地居民、比亚迪兰卡斯特工厂的“元老”古勒莫·加西亚说:“2011年工厂开工时只有7名员工,我是第二位入职的。当时,兰卡斯特经济下滑严重,好多人找不到工作。如今,这家工厂已经有700多名员工了,我的好多朋友都在这里,据说明年还要增加到1500名。”如今,加西亚已经是一个50多人团队的中层经理。
除了新技术和就业机会,比亚迪还推动了当地环保政策的落地。北美分公司总裁李柯说:“比亚迪的成功运营令加州能源委员会、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刮目相看。他们看到了加州相关环保指标提前完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比亚迪兰卡斯特纯电动大巴工厂全景
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约62%,奔驰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截至去年底,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攀升至约13%,蝉联全球销量第一。
“只有坚持技术第一和人才第一,才能做到世界第一。”这是比亚迪一直以来的信条。
2003年,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短短10余年,它从蹒跚学步的后来者成长为全球同行的领跑者,走出了一条“技术为王”的革新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上面造就了核心的东西,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都是全球领先。没有领先的技术,就做不到全球第一。”王传福说,“我自己就是‘技术男’,首先是工程师,然后才是企业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让我们在制定战略时比别人看得更远更深。”
在比亚迪,处处体现着技术第一和人才第一。2017年,比亚迪招聘了3000多名应届毕业大学生,10年已累计招聘3.5万名,相当于提供了汽车行业一半以上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岗位。这些应届生,很大一部分是技术人员。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22万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超过2万名,占总人数比例高达10%。
强大的人才支撑,使比亚迪的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全球专利数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8万项,其中已被授权专利超过1.2万项。此外,还多次荣获国家级专利奖项,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技术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成为首个在新能源领域得此殊荣的汽车厂商。
运行中的比亚迪纯电动大巴
看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著名汽车品牌戴姆勒集团递来了橄榄枝。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电动车,并创建电动车高端品牌“腾势”。
瞅准城市轨道交通的巨大商机,比亚迪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成功开发了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云轨。
目前,比亚迪云轨在银川市投入运行,开通3天运送乘客逾17万人次,现场排队超百米。
最近,美国《财富》公布“2017年最受赞赏中国公司”榜单,比亚迪位列第五,高居汽车行业榜首。入选这张“高管视角的软实力榜”,不仅仅是因为比亚迪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是对其全球生态贡献的点赞。
一台2010年5月服役的e6电动出租车,共行驶97万8千公里,节省约9.8万升汽油,减排22万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8万棵树……
“这项统计,仅是比亚迪投放的电动出租车中的一台,实际上仅仅在深圳,比亚迪电动出租车就超过一万台,电动巴士超过1.5万台。扩展至全球市场,减排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公司品牌传播经理方磊说,比亚迪率先提出的“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现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各大城市推广,此举必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
9月12日,联合国环境署与比亚迪在北京签署了《空气质量与电动出行全球合作协议》。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在电动出行领域拥有超前的战略和完善的解决方案,非常荣幸能够与比亚迪合作。”
“打造绿色交通解决方案,清除污染和拥堵这两大城市痛点,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比亚迪人孜孜以求的目标。”王传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