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焱,武文涛
(张家口学院 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家口地区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孙 焱,武文涛
(张家口学院 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理念进行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是张家口地区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实现产业转移和功能承接的需要,是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涵盖利用新能源与新技术建设智慧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提供智慧化产业服务和智能生活服务3个方面。分析张家口地区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了基于城乡一体化,包含基础层、云计算中心架构层,以及提供高质量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层为一体的智慧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为张家口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张家口地区;智慧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网络出版时间:2017-05-23 18:32
中共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这不仅是实现农业和农村两个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把“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入和谐发展的思路中。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理念的简单复制,还要把乡村建设放到与城市建设的同一高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大格局,与城市建设无缝对接。然而,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思维运行管理的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新技术和新理念下城乡建设的二次割裂,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为了确保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要积极借鉴智慧城市建设中所用到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和互联网络思维来建设、管理和发展农村,实现乡村的智慧化发展[1]。
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应包含3个方面:一是建设智慧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利用新能源与新技术,在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活动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形成绿色、低碳、可再生、可循环和高效的经济体系;二是提供智慧化产业服务,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如智能农作物监控、农产品溯源管理和电商平台等涵盖资讯、培训、销售及风险预警等多种智慧化产业服务;三是实行村务智慧管理,享受智慧生活的便捷,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村务管理、教育、医疗、文化和生活的智能化水平。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不仅要留住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而且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和生活智能化,将生态与智慧叠加,提升产业,连接市场,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民增收,打造内外兼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家口地区开展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开辟农民创新创业新平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张家口地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有着积极意义。
(一)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是保护生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将信息化技术与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结合,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的现代化农业,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推进张家口地区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不仅是建设农村可再生能源生态示范区的需求,也是张家口地区打造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以及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需求,更是张家口地区实现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是京津冀一体化下城乡共享发展的新平台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剧,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经济、教育、医疗、文化和生活品质等多种原因,选择到周边大中型城市工作生活。张家口地区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人口结构严重失调,这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生活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农业、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个人提升路径及成长空间,不仅可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安居乐业,而且还可以引导京津地区的人才、信息和资金向乡村流动,实现共享发展,可使张家口地区未来的乡村成为京津冀一体化下产业转移和功能承接的城乡共享发展新平台。
(三)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截至2016年,张家口地区仍有45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智能服务体系,推广有机农畜产品全程智能监控认证工作,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作强畜牧、蔬菜、果品和马铃薯4大产业,培育壮大张杂谷、草业、种苗和花卉4大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张家口地区总人口46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万。目前,全市共有4 175个行政村,到2020年,全市要实现规划保留的2 753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2016年是张家口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第一年,主要对350个重点村进行了建设,实施了危旧民居改造、农村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生态移民搬迁、特色富民产业、中心村建设、安全饮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及天然气入户等12个专项行动,共实施项目21 451个,累计完成投资28.1亿元。整体上看,张家口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智慧化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一)没有从“智慧”角度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顶层设计
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内涵是要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开,城市和乡村互为资源、互为市场并相互服务,实现共享发展。“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最高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城市体现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要共享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就不能孤立发展,而要将乡村智慧化建设并入其中。“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至少包括智慧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智慧化的产业服务和智能化的生活服务3个层面。但从《河北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张家口市美丽乡村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张家口智慧城市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中,均没有找到有关智慧化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实施细则,而只是把乡村智慧化建设简单理解为互联网络接入和电商服务网点建设,提供每村6 000元的资金补贴,缺乏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建设电商服务网点的村,由于缺乏物流和人员培训等配套服务,电商服务网点基本处于荒置状态。从目前来看,根本达不到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需求。
(二)干部和农民都缺乏乡村智慧化建设意识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许多当地的干部和农民把美丽乡村建设理解为修房子、清垃圾及盖厕所的村容整治工作,对互联网络及技术的认识仅停留在微信聊天和淘宝购物等简单层面。他们对通过乡村智慧化建设能够实现的农产品生长监控、病虫害在线咨询、农产品溯源管理、电商平台销售、在线医疗教育服务和智能生活服务平台等服务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例如,在张北县花兰井村和元山子村进行互联网络技术培训时,当地农民对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和农家院住宿很感兴趣,但得知需每年支付一定费用给电商平台时却又打了退堂鼓。因此,由于资金、技术、自身文化水平以及互联网络思维观念缺失等诸多因素,当地干部和群众对于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感觉遥不可及,长远效益难敌当下生活所需,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的愿望并不迫切。
(三)网络通信和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进行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络是基础性建设。从张家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6年发布的报告来看,尽管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城市与农村均达到90%,但实际宽带用户接入率却相差悬殊。城市宽带接入用户50.7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15.3万户,接入率分别为80%和12.3%。从实际走访张北县、尚义县和宣化区等行政村的调研来看,农户办理宽带接入业务主要集中在2016年上半年,平均接入带宽为20Mbps,年均费用400元左右,实际入户率在15%左右。入户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农村信息化是跳跃式发展,农民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是直接跳跃到智能手机,80%的被访农民都是用手机接入移动网络;二是物流配送只能到达县城及周边,各类生活服务项目缺失,农民信息化需求不高,70%被访农户表示每周上网1~2次,上网活动主要为微信聊天;三是宽带网络费用较高。另外,在移动互联网络方面,2015年底4G移动网络已实现中心城区的全覆盖和部分县城中心热点区域覆盖,现大部分乡村仅可接入3G移动网络。由于移动基站数目较少,3G信号受地形影响较大,在低洼地或是家中3G信号连接不稳定,网速慢。
由此可见,张家口农村地区由于观念、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原因,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还未真正开展。
张家口地区在制定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方案时应具有前瞻性,要切实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站在城乡统筹建设和共享发展的角度进行。2016年既是张家口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元年,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元年,可将劣势转为后发优势,将智慧乡村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统一打造以基础建设层、基于云计算的架构层,及提供高质量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层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城市与乡村互动发展。
(一)基础层
基础层是整个综合应用平台的底层,主要负责物理设备自身、数据采集和数据资源池的健康运转。基础层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建立涵盖城乡智慧交通、能源、水电、物流和网络等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光纤网络接入带宽,进一步降低费用。加快4G移动网络从中心城镇向城乡全域覆盖。在农村地区增设环境、农林业、交通和安保等数据采集点,建立安全、可靠和高速的专用数据通道。二是作好城乡涉及管网、交通、市政、环保、农业、税务和民政等大数据的采集工作,完成数据资源池建设。数据采集和数据资源池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参考现有行业数据的交换标准,设计统一的数据模型,统一制定数据入库的标准,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2]。为避免今后因城乡规划标准不同而造成的重复性建设,保证此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必须联合制定统一标准,指导实施。
(二)架构层——云计算服务中心
云计算服务中心是整个综合应用平台的架构层,也是整个综合应用平台的支撑层。其主要功能为向下对基础层资源池大数据分析运算、交换共享和安全控制,实现对各类数据资源的调度管理,并通过提供标准化服务接口为其上层应用层提供开发环境、数据资源交换对接和服务支持,满足平台自身功能和第三方合作系统的需求。主要建设工作包括云、引擎、门户和接口。云指建设可信云,实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开发共享的支撑环境;引擎指建设基于用户上下文的授信模型,按授权完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抽取,完成数据脱密、授信及受控访问等安全流程建设,实现大数据资源统一注册、统一访问、统一管理、统一业务和统一驱动的数据引擎,为上层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门户指建设一个可信政府服务应用门户,发布经审核授权的第三方提供的政府服务应用,同时为政府服务对象提供安全的应用下载机制;接口指建设统一访问接口,政府、企业、个人或第三方应用开发者通过统一接口对数据资源进行调用。
基础层和架构层应由政府主导统一搭建,不仅可以尽可能地优化和整合现有的硬件及数据资源,避免新建系统与原有电子政务系统历史数据的割裂,实现数据兼容,还可以充分考虑后期建设的数据共享问题,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三)应用层
应用层是以云计算服务中心为依托,围绕民生、医疗、教育、政务和交通等方面制定的高质量的智慧化应用。应用层建设包含云计算服务中心的功能延展和第三方合作商经审核授权的服务应用[3]。结合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可优先考虑发展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及智慧交通等民生应用和智慧农业与智慧旅游等服务应用,帮助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享有城乡同质化生活。
1.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智慧化解决方案主要包含5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土壤、大气、水质、气象、污染和灾害等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监控与分析,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决策、调控与风险预警;二是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全面监测和精准管理,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三是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提高农产品安全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产销对接的物联网供应系统,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建立农业服务系统,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职能部门数据与技术,做好农民生产生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2.打造智慧交通与智慧旅游等系统,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张家口市现有的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排放物,破坏了自然环境。用资源换取利益的短视行为,对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要通过对资源环境大数据的监控与分析,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依托智慧化综合应用平台,打造融合特色产业和文化的美丽宜居乡村的综合载体,通过智慧交通与智慧旅游等服务系统优化整合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和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健康发展,实现以旅游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新模式[4]。
3.依托智慧社区和智慧医疗,培育养老产业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张家口的定位是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可借助优良的空气质量、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交通优势,承接京津地区养老产业功能。可优先在京津周边适宜的乡村,依托智慧社区和智慧医疗等服务体系,发展田园式高端养老产业。打造高端养老特色小镇,不仅提升了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通过智慧社区和智慧医疗提供的居家生活家政服务和健康医疗监护等服务,而且为当地农民扩充了就业渠道。同时,还可以有效融合当地周边绿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实现以点带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是张家口地区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下实现产业转移和功能承接的需要,是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张家口地区进行美丽乡村智慧化建设,要制定科学化发展规划,建设基于城乡一体化包含基础层、云计算中心架构层以及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层为一体的智慧综合应用平台,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1] 顾彬.浅谈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智慧乡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6):136-137.
[2] 房秉毅,张云勇,李素粉.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平台设计[J].信息通讯技术,2013(5):6-11.
[3] 孙傲冰,季统凯.面向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及产业生态建设[J].大数据,2016(4):69-82.
[4] 毛峰.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3):74-77.
(责任编辑 梁秀娟)
A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in Zhangjiakou Area
SUN Yan,WU Wen-tao
(School of Sciences,Zhangjiakou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depending on new technologies(the mobile Internet,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and the intelligent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but is the effective way of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peasants.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should involve three aspects——building an intellig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ystem using new energies and new technologies,providing an intelligent industrial service,and offering an intelligent living service.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in Zhangjiakou area,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program of constructing an intelligent platform,which will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in Zhangjiakou area.
Zhangjiakou area;intelligent village;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countermeasure
2017-03-16
张家口市社科联重点课题(Z201605)
孙焱(1981-),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学院理学院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应用。
F 124.3
A
2095-462X(2017)03-0074-0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70523.183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