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明新
濮阳市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本刊记者/张明新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濮阳市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濮阳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坚持一个抓手,突出六个着力,实施七大科技工程,打造四支国家级科技航母舰队,实现六项赶超目标”的工作部署,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是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措施》,市科技局出台了《濮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实施办法》,市科技局、财政局出台了《濮阳市科技金融“科技保”业务实施方案》《濮阳市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二是深化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了市级科技计划体系,筹建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信息系统,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进行了首次市厅会商。2016年6月12日,市委书记何雄带队赴省科技厅进行了市厅会商,就省科技厅支持我市濮东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濮阳重点产业科技研发项目列入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院士工作站建设等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是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2016年3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科技创新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掀起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热潮。二是举办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认真学习解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邀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张一清博士和中关村合众创新研究院胥和平研究员,分别作了《技术革命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专题报告。三是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科技创新经验。组成考察组先后赴天津、郑洛新自创区学习调研,派人参加市委考察组赴江苏泰州和南京考察学习,随市党政考察团赴浙苏皖三省考察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网络等学习借鉴广州市、青岛市等地科技创新经验,形成了4篇高水平的考察报告,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何雄书记、刘汉征部长都做出了重要批示。通过考察学习启发了思路,制定了推动我市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四是成功举办了2016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周期间,开展了44项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五是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认定企业研发项目229项,申请研发经费扣除金额1.76亿元,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注入了活力。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依托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9项,其中经费支持68项,安排资金1 224万元;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36项,获得经费支持1 723万元。市农科院的“试验基地基础设施改善”,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获经费支持500万元,居全省第1位。濮耐集团的“氧化铝—碳化硅喷射浇注料”,列入省自主创新产品专项,获经费支持200万元。惠成电子的“电子电气功能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项目实施,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盛源能源的新型催化新工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农业领域通过持续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推动了清丰食用菌、南乐肉牛、台前羽绒加工、华龙区城郊蔬菜、范县绿色稻米、濮阳县设施瓜果蔬菜等产业技术升级。
201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9项,评出濮阳市科技进步奖40项。全市申请专利1731件,同比增长14.5%,其中发明专利330件,同比增长7.2%;授权专利1027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同比增长50.6%。有效发明专利50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1件,同比增长20.6%。
新增锐驰高科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复审通过8家,同比增长24%,总数达到41家,居全省第10位。新增农发机械等河南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5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7家,总数达到232家。新增龙丰实业等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4家,总数达到26家,居全省第2位(第1位是郑州);新增天地人环保等市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7家,总数达到32家。濮东产业集聚区成功创建首批省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新增市级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5家,总数达到10家;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总数达到6家;新增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总数达到40家。
新增河南省石油精细化工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总数达28家;濮阳市动力铅硅蓄电池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总数达到88家。新增濮阳市橡胶助剂等市级重点实验室13家,总数达到37家。盛源能源院士工作站获省批挂牌。新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5家,濮阳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濮阳惠成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天仁生物材料研究所被认定为省新型研发机构,居全省第3位(前两位分别是郑州、洛阳)。新建濮阳市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
扎实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濮东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已通过了省专家论证,正待省政府审批。市诚农蔬菜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国家星创天地,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10家。各类创新孵化载体在孵企业和创客团队达到200余家。新增市级农业科技园区6家,总数达到21家。
一是开展了企业技术难题征集活动。深入全市9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征集了技术和人才需求。二是多渠道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走出去,赴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郑州海力特集团;请进来,邀请河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组织了9场产学研合作洽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30项,引进各类人才1 036人。强化了与北京启迪公司科技合作,引进公司高管李小瑞来市科技局挂职。赴清华大学对接洽谈,并邀请对方来访,就共建我市新型化工基地达成了意向。赴中科院化学所洽谈,就绿色印刷技术合作事宜达成了意向。目前,全市共有409家企业与国内341家高校院所进行合作,合作项目532项,我市产学研合作工作继续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三是会同市科协举办了“2016中国(濮阳)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大会”。举办了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企业参观、成果展示、合作洽谈和项目签约等活动,现场进行签约项目4项,签订协议资金27.07亿元。四是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全年外出招商32次,邀请客商来访29次,签约项目68个,投资总额627.3亿元,到位资金25.48亿元。五是认真做好项目谋划。谋划了32个高科技项目,投资总额267.53亿元,进入了市发改委项目库。
一是加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惠成电子王中锋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宏业生化陈志勇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市农科院郭红甫、贝英数控王玉峰入选年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我市连续四年入选该计划,居全省第3位(前两位分别是洛阳、郑州)。新增省级创新团队2个,总数达到8个。二是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4家企业被列为2016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派驻单位,4人被聘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全市各级科技特派员达到426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800多项,引进新技术、新品种280多个。
扎实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扩大专利权质押贷款规模。2016年又与邮储银行濮阳分行签署了3亿元规模合作协议。组织150余家企业与8家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新签订专利权质押贷款合同12笔,新增贷款6 330万元,全市累计实现贷款总额2.288亿元,参与企业数量居全省第1位。
2016年,全市科技系统上下联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市知识产权局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全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量达到220件,电商和专利纠纷量居全省前列。市科技情报所构建了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立了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市科技服务中心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34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58 000余份,制作播放“龙乡科技”电视专题节目12期,“科技之声”广播节目313期,编发“科技之光”濮阳日报专版50期,科技服务热线接听用户咨询3 000余个。市计算机中心利用科技网站上传各类信息12 113条,接受科技咨询750人次。市化工研究所与30余家企业联合科研攻关、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客团队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濮阳县注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蔚林化工、巨烽能源等企业承担实施了一批省市重点科技项目。清丰县以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为载体,推动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强力打造全国食用菌生产强县。南乐县围绕生物制品、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技术需求,组织企业开展了10场产学研合作活动。范县积极推动盛源能源建设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台前县积极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华龙区积极推进濮东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孵化载体。开发区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组建了2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业园区和示范区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