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毅
【摘要】目前,我国竭力开发能源经济,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建设。在新时期,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能源经济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能源经济 形势 机遇 挑战 建议
一、前言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竭力开发能源经济,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建设。在新时期,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能源经济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我国能源经济形势
(一)能源消耗量不断加大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量在目前已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20%,而且这个数据还会继续增长。
(二)以利用传统能源为主
目前,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时依旧以利用传统能源为主,其中,石油和煤炭资源的依赖度非常高,大量使用传统能源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酸雨、雾霾等劣势天气不断出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我国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由于能源利用率得不到提升,所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了能源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我国能源经济面临的机遇
(一)和諧的发展环境
目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了时代主流趋势,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能源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能源需求量不断提升
需求创造市场。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在客观上带动了能源经济的发展。
(三)清洁能源的不断推广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始得到大面积普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利用天然气的比例已经超过90%,这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找到了新的契机。
四、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技术能力有限
鉴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国的工业革命没有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我国的科技水平稍逊于国外发达国家。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水平已经不容乐观,这就导致我国在发展能源经济方面稍滞后于发达国家,能源勘测技术不够先进,能源开采量不容乐观,这些情况都阻碍了我国能源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能源管理体制不够先进
发展能源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能源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还不够先进,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所以导致能源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瓶颈。
(三)能源结构单一
虽然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能源经济的形势依旧比较严峻,这主要是受制于能源结构单一的原因。我国依旧比较依赖石油和煤炭等传统能源,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发展我国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节能降耗
完善能源结构至关重要,是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各种能源占据能源总量的比例保持科学合理,以此提升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效益。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这不利于能源经济发展。所以我国要对能源开发加强科技投入,发展洁净煤技术,还要完善产业机构,培育低能耗的现代服务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依旧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这难以为发展能源经济提供强大的动力。有鉴于此,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污染小、能耗低的产品,以此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提供支持力。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电替代
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海洋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传统能源难以替代的优势,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可以循环利用。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电替代,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能节约资源。不难预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将会得到大幅度开发与利用,促进能源经济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发展能源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要正视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能源经济的效益提升,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沈雅梅.国际能源形势新变化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世界,2014(2):60-63.
[2]王思童.能源的未来——赢在新时代的拐点[J].电器工业,2014(12):56-57.
[3]赵燕娜,朝霞,孙育强.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10):21-22.
[4]王霞.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特区经济,2006(9):369-370.
[5]谷伟,余颖,周洁如.从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生态经济,2006(2):66-69.
[6]曲格平.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