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泱
第三章 心力管理从“修身”做起
刘泱
正如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生产是人的生产,管理是人的管理,人是在生产和管理中得到自我实现的人,心力管理的起点也是做人。对领导力的探索和追求永无止境,而领导的德行才是其效力的基点。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的这句话,可谓至理名言。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是谁?塑造员工灵魂的操刀者是谁?是企业家,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者。企业家倡导任何精神、理念或行为,都不能光说不做,而必须身先士卒,率先示范,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这句话,就是讲:领导者真心喜好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行为,下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必然会群起效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形成风气和潮流。
《四书·大学》中也有一句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就是著名的“修齐治平”理论:一个人要成就大业,必须从“修身”开始,然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治理好企业亦然。企业家必须从修身开始,修养品德,净化灵魂,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才能够凝聚内外部资源,把企业引向胜利的彼岸。
西方人士的观点也大致相同。翰威特咨询公司(Hewitt Associates)CEO罗素·弗拉丁就说过:“在建立有道德的公司这一点上,我最基本的信念是:你就是你公司的行为榜样。就如老话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反之也是一样,最高层做好了,下面自然随之效仿。如果我让下属干什么,我就自己身体力行,绝不设置双重标准。”
心力管理也必须从企业家修身做起,先修好自己的心力,再点燃员工心中的火种,最终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心力管理提到的“自净其心,消除恶心,增加爱心”,这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在内心深处吐故纳新、转变观念的过程。概括来看,刘鹏凯修心力主要借助了五个渠道:
一、读书滋养心灵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毕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关于读书,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箴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等等。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开卷有益,读书有益。的确,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酷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读书、学习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永不衰竭的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家,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
当然,读书也要讲究方法,才能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选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书中讲了许多过去发生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事业成败的规律,看到历史前进的方向;书中讲了许多名人的思想和行为,从中我们可以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共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刘鹏凯边读书,边写作,边实践,边思考,不断改变和丰富着自己的精神境界。在他发表的著作中,既有儒家、道家、兵家、佛家的思想,又有管理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思想;他引用的,既有古圣先贤孔子、老子、欧阳修的话,又有美国管理学泰斗德鲁克、德国哲学家伏尔泰、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正是他博览群书的结果。
二、参观开阔眼界
不仅要读书,还要“行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鹏凯不仅是一位喜欢参观考察的“行者”,而且是一个善于在参观时学习别人长处的“有心人”。他把参观海尔的心得,变成改革黑松林管理、更新黑松林文化的依据,特别是在细节管理、员工习惯养成方面,效果显著;他还在与客户、合作者的交往中,吸取了这些企业中好的因素,丰富自己;
一家知名公司曾经对内部创新进行分析并跟踪。一类是公司领导人支持的创意,另一类是没有上层支持情况下的自行完成的创意。结果发现:后者的成功率更高。是的,一个企业若能使员工皆有归属之心,这种精神力量将胜于一切,只有以企业的盛衰为己任,同向同心同行,才能使企业持续地成功。
如今的时代,已不再需要那种卷起袖子,放放筷子,端端盘子,抹抹台子,理理椅子式的机械型员工,而是需要装着思想,发挥想象,提出自己创想的知识型、学习型、智慧型、有创意的多能型员工,需要用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的主人翁精神,一旦这种精神在骨子里流淌,员工就会用自己的判断力,主动性,自信心,辛勤耕耘,创造出写在烟缸里的温馨,就会自动自发用独特的畅想和热情,去创造和诠释企业的明天。
主人翁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精神,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软实力,无论是创办企业,还是在服务行业,这种精神不可或缺。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扮演“牧师”的角色,宣传信仰,激励员工,挖掘潜力。否则,领导者再强,员工缺少主人翁意识,你的工作就会是大象的屁股推不动,烟缸里只会永远放着烟蒂等待你的收拾。”
你看,这件小事却引来刘鹏凯的思绪万千,成为他的重要的管理理念——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的一个刺激因素。
刘鹏凯走到哪里,就观察到哪里,思考到哪里。一次在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时,细心地观察到一位宾馆清洁工的敬业精神,并把它变成漫画,摆在工厂,成为教育员工的教材。在国内,他出差在外,吃饭时体会了”海底捞”的服务文化,事后又组织员工在外出旅游时专程参观海底捞,进行交流体验。
的确,通过参观开阔了刘鹏凯的眼界,丰富了刘鹏凯的思想,启发刘鹏凯搞活了黑松林的管理方法。这是他“修身”的另一个动力源泉。
三、交友碰撞思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我们天然的老师。“一位朋友一本书”,刘鹏凯热心于广交朋友,包括企业界、管理学界、企业文化界、作家圈、媒体圈,这是他思想的又一个来源。
在与朋友交往中,双方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对于刘鹏凯的观念创新,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在参加一些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研讨活动时,他总是收获颇丰。正如美国政治家杰里米.泰勒所说:“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著名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朋友不仅给刘鹏凯以前进的动力,而且为他提供理念创新的刺激和启迪。刘鹏凯总是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孔子)的态度,从与朋友的交往中吸取营养。
四、写作升华理念
刘鹏凯与大多数企业家不同之处,是他对写作的爱好,他是一位迷恋写作、潜心管理的企业家,还是一位著名的化工管理作家。写作是他思考管理问题,梳理管理理念的平台。
他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笔耕不辍,在《中国化工报》、《经理日报》、《泰州日报》、《企业管理》、《经营与管理》、《江苏企业管理》、《上海企业》等企业多家报纸、刊物开辟专栏,作品达300多万字。著有《黑松林,我的太阳》、《细节的响声》、《漫话企业细节管理》、《漫话企业文化管理》和《心力管理》、《心力管理故事》。他的作品曾获全国企业文化理论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泰州市“五个一”工程奖。
仅在2002年一年中,他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出了20多万字的笔记,并从中整理出30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的报刊发表,有些还得了奖。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审问之”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慎思之”为第三阶段,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
“明辩之”为第四阶段。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之”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说,读书、参观考察和交友,主要是刘鹏凯的“博学之”阶段,那么,写作更多地是进行“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三个阶段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就会有思想上的升华、观念上的更新。
五、实践检验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收到良好预期效果时,相关的理念、理论才被证明是有道理的、正确的。
实践,就是“笃行之”阶段,在这一阶段实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秉持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刘鹏凯正是这样的人。黑松林是他生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他的管理理念的最重要的源泉。他的写作是他的管理实践的升华,升华到理论高度,再反过来指导他下一步的管理实践。
刘鹏凯是一位企业家,又是一位管理作家,一身而二任,这两个角色是互补的。作为作家的刘鹏凯,通过写作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思想,作为企业家的刘鹏凯,接下来会在黑松林的管理实践中去验证这些思想。在这个实践和验证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认识、新的理念,通过写作变成新书、新论文的内容。这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当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阶段,是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这五个平台,都与这五个阶段息息相关。这是刘鹏凯苦修心力的智慧平台,在这些平台上,他由“心视”到“心动”,实现灵魂的净化和理念的升华。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这句名言,成为历代名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刘鹏凯在苦修心力的过程中,也悟出了其中的关键——淡泊宁静,忘我利他。
正如刘鹏凯所说:看得到大山,更需要看到通往大山的小径。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要用心之动,心之力,心之爱,致心力作抓手,抓住管理学的根,四两拨千斤,以静入门,以定得智慧,拥有一颗利他之心,播撒美丽花种,让鲜花在自己内心世界绽放,和员工一起风雨同行,辛勤耕耘和呵护我们的黑松林,让中国胶粘剂的绿洲里的黑松林郁郁葱葱,让我们黑松林的员工心花怒放,更加幸福美满。”
“公司为谁而生?”这是尼科·默克基安尼斯在《企业目的:伟大公司的起点》中提出的疑问,已经成为也将继续成为企业家们最重要的自我拷问。员工到底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主体,还是借助企业这个平台满足自我需要的个体?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究竟是成本,还是资源?这些都是准备创业人士和企业家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大地涌现出一股创业热潮,随之而来的是二次创业或三次创业的提法。财经作家吴晓波用文字记述来这番景象:
“1984年,当市场经济第一次打开一扇窗子,创业的阳光第一次播撒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大地上。那是一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柳传志的公司“诞生”在中科院计算所的传达室内,张瑞敏砸了76台冰箱……当时的机会就是‘物资短缺’这四个字,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拿着这四个字摸着石头过了河。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坚定了走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心,没房子住的潘石屹和冯仑察觉到房地产市场即将喷薄出的闪光,没考出GRE 的俞敏洪则察觉到留学大军即将兴起的市场……中国的第二代企业家会永远记得那个身材不高但却伟岸的伟人。
1999年,全球化开始成为经济的主导。正因如此,互联网产业的大崛起也传导到了中国,马云想要打造中国第一的网上集贸市场,马化腾则做了一款企鹅图标的即时通讯软件,不到三十岁的雷军即将成为金山软件的总裁……这在当时看来都是不起眼的事情,但一旦熬过了之后的‘互联网严冬’,他们成为中国企业界真正的创业领军人物。”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时,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企业是创业的目标,创业是企业的动力。一切要回归企业本身的含义和真实价值。什么是企业?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匣子”,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单位。此后,不断有学者孜孜以求,试图解开“黑匣子”中的奥秘。例如,科斯及其追随者以“交易”为分析单位,以交易成本概念为基础解释企业创立的动机和行为;熊彼特将企业看作是企业家创新的机制。通过创办新企业这种非连续的创新活动,企业家在非均衡环境中获得了报酬——利润,等等。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研究者邓荣霖教授认为,企业是集合经营要素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这个企业概念中的“集合经营要素”,包括对生产要素、营销要素、无形资产、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和物流的自主利用及其组合;“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是企业的基本功能和实质内容,即企业是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企业是制造利润的机器并依法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风险和社会责任;“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包括有形商品和各类服务业;“组织”是集合在企业中的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作业者及各类人员的总称。
时代在变,企业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彩多姿,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大热的当下。有时,你会觉得自己生活在科幻的世界里:媒体开始讨论太空旅行的可行性;人体穿戴着各种智能装置,身体部位的缺陷可以仰仗3D打印技术来弥补;汽车制造商不仅为汽车插上翅膀、配上螺旋桨,使其上天入海,更在研发生产无人驾驶汽车……而且所有这些令人脑洞打开的新事件中,企业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
尽管如此,“共享经济”、“互联经济”还不能改写企业的基本性质。毕竟互联网思维并没有超出德鲁克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高举“免费”大旗的互联网公司也无法摒弃“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的实质。
那么,企业要生存就必须盈利,必须追逐经济目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企业的动机是金钱上的利益,它的方法实质上是买和卖,它的目的和通常的结果是财富的积累。”但更要看到,企业并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彼得·德鲁克经典之作《管理的实践》中有专门章节探讨企业是什么。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企业是一个创造利润的组织”这种提法,指出不能单单从利润的角度来定义或解释企业。“并不能说利润和盈利能力不重要,但要指出,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家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性因素。”
企业需要靠盈利生存下去,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做一个社会的“好公民”。就像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企业生存亦如是。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那好比一个金字塔,最底端是经济责任,也就是盈利。企业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之上,盈利就是企业的一大责任。但盈利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赚,必须要考虑员工、股东、消费者、环境、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企业要面对两个约束条件:一是法律约束。盈利必须是在法律的框架内的盈利,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安全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不安全生产损害了员工利益以及环境污染等,用中国诸子百家的理解就是“见利思义”;二是伦理道德约束,伦理责任在法律责任之上。中国是伦理之国,礼义之邦,倡导“以义生利”,即在利人的前提下利己,当然也只有利人才能利己。“金字塔”最顶端才是慈善责任,它是一种完全的利他行为,不考虑利己,所谓贵义轻利是也。
黑松林公司心力管理的实践,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证。公司秉承“诚信铸就品牌,质量决定命运”和“一心一意抓质量,真心诚意为顾客”的理念,为社会提供优质、低碳、环保的胶粘剂产品;打造“绿色产品、绿色运营、绿色黑松林”,把环境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追求企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对待员工更是如此,黑松林公司关爱员工,引导员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2015年来,刘鹏凯一直在《经营与管理》杂志开设专栏,介绍心力管理的心得体会。他在《心力管理实践谈之十五: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学习型企业,提升员工的教养是企业家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除了不拖欠员工的工资、按章纳税、支持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外,首要的社会责任是把企业办成第二学校,把员工培育成正直、善良、积极向上、具有文明素质的新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追求社会目标,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就会使企业摆脱“逐利”的本能,成为被社会赞扬的高尚企业,从而走向成熟。刘鹏凯的心力管理,从本质上是“先义后利”、“以义取利”的经营。它以道德为导向,以共赢为目的,高度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苏洵在《利者义之和论》中主张:“义利利义相为用。”企业经营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义然后取。
二、员工究竟是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究竟是成本,还是投资?员工到底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主力军,还是借助企业这个平台满足自身需要的打工仔?如同一千个人眼中就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此也会有不同解读。
对人的尊重贯穿了德鲁克大半生的言论,92岁的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一篇题为《他们不是雇员,他们是人》的文章中指出:对于任何组织而言,“伟大的关键在于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潜能。”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这里的“开发潜能”很可能仅仅把人理解成为增强组织绩效的工具。只有恢复对人的尊重,才可能真正把人的才能释放出来。德鲁克呼吁管理者必须成为员工的激励者,只给员工指明方向是不够的,必须带给他们更多东西——让他们明确人生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对人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齐国政治家管仲《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在管仲看来,人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根本,解决好人的问题则国家巩固,解决不好人的问题则国家危亡。这里的“人”不是指单独的个人,而是指老百姓的整体,即“民”。
类似的观点还很多。《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贞观政要·行幸,魏征》中指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把皇帝比作船,把百姓比作水,水既可以载着船日行千里,也可以一个浪头把船掀翻。它准确而形象地说明了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为历代一些政治家所遵从。
如今管理学中提倡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民本思想,也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吸取了营养。但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以及西方的人本主义,都很难摆脱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而我们主张的以人为本,则是扎根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在主义土壤中。
以人为本,具有多层涵义:
第一,在人、财、物、信息、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中,人是最活跃、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人是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财富的创造者,是改变世界、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第三,人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最高标准,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所共享,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概括成一句话:以人为本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并以此作为指导和检验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标准。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管理意味着爱,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去爱你的员工,尊重你的员工,帮助你的员工,关注你的员工,使员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充满爱心的人,任重道远。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的特点是将人管死,而德治就是修养人心。管人就是管心,如何认识人的本质和本性,把握人性的特点,关注人的各种需求,做好人心的养育,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心力管理之根本。
现代公司早已不是终身制,员工很少会在同一家公司度过整个职业生涯,这就让管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品牌变得异常重要。同样的,对管理者来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考虑如何用好人、留住人的同时,更应该去考虑如何去发展人。
人们究竟为什么工作?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管理风格。工厂是个舞台,但每个人都得是主角。董事长与普通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只是分工不同。海明威充满悲悯地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三、老板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自1991年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等发起的“全球领导力与组织行为效力”大型研究课题,至今已对全球60多个国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公认的有效领导方式是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领导理论强调价值观在领导行为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外林林总总各种研究中,领导者积极的价值观或品质是大致相似的,包括:诚实、利他、善良、热情、公正、感恩、谦卑、勇气、乐观和弹性。
在一部早期的商业经典《追求卓越:美国最优秀企业的生意经》(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中,汤姆·彼得斯(ThomasPeters)和小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Waterman Jr.)尝试性地用一段话总结了领导者的责任,这段文字值得细细品味:
“领导力内涵丰富,是需要耐心的,通常是让人生厌的联盟建设。它会有目的地播撒阴谋的种子,希望它们在公司内部引发适当的骚动;它会运用世俗的管理语言将公司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它改变日程安排使最优先的事项得到足够重视。一切运转良好的时候,它悄然遁形;一旦出现纰漏时,它就会显露形迹。它将高层的员工组织为一支忠诚的队伍,让他们几乎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大部分时间里,它只是在倾听,一旦开口则必带着鼓励的语气,并有令人信服的行动配合其语言。正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所言,必要时它会严厉,只涉及纯粹的权力运用,有时却是无数小事不断积累的结果。”
日本学者船桥晴雄所著《日本长寿企业的经营秘籍》,通过对32家日本长寿企业历史的调查,聆听各位经营者叙说经营理念及其人生价值观,作者总结出了长寿企业为何能够长寿的8条法则:重视价值观和对未来的使命感、目光长远、爱人育人、顾客至上、坚持奉公、不断变革、质朴节俭、为获得上述价值观及企业文化而努力。
我国经过长期儒家思想的熏陶,出现了以儒家文化为行为准则的商人,即儒商。儒商概念的内涵是:恪守“诚信”、“中庸”、“仁爱”,信奉“立人”、“达人”的“多赢”哲学,能够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从而真正担当起促进共同繁荣的发展重任的企业家。
眼下,“变化”成为新时期的关键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迅速适应、顺应新的形势,走出适合自身生存发展之路。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还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如何调整人才观和领导观、提升领导力,成为企业转型中的重要议题。企业文化的内涵重在心态引领,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只有员工接受了你的文化,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企业才会有登高的梯子。
如果说谦逊和意志力是伟大领导力的源泉,它们却绝不会是唯一的源泉。要把这份复杂的工作做好,很明显还需要更多素质。“在变革中,组织领导人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我们需要这样的领导人:他们能够想象,能够激励别人,能够竭尽所能改造世界。价值创造的机遇是如此之多,有努力就会有回报。”
企业从诞生伊始,便打上了自身的文化烙印。创始人的个人色彩渗透到企业组织架构设定、生产流程管理、规章制度的确立等各个环节,为企业文化定下基调。比如,华为和阿里巴巴都有较强的企业文化,但是华为强调“狼”性,精进刻苦,一往直前,这与任正非本人低调务实、极其坚韧的性格互相辉映。而马云乐观幽默、热情且富于感染力,他的阿里巴巴则强调平等、团队和快乐工作。褚时健用十年时间,以耄耋之躯创造了个人品牌“褚橙”,著名企业家王石为《褚时健传》作序时直言:“企业家的尊严:焦虑的中国企业家阶层从他晚年的奋起中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就是企业家尊严的源头:工匠精神、独立人格、不断创新,为社会贡献价值。”
领导者价值观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的导向、激励、凝聚功能。企业家必须明确自身价值观,并利用其自身影响力,将个人价值观传递给组织以及组织各成员。当组织价值观被下属发自内心认同后,组织的成员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同领导者的价值观以及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共同价值观。这意味着,在动机上,组织成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高度统一。在情感上,则会激发高度的信任感、责任感、使命感,组织成员愿意做出自我牺牲与努力,从而使得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同步提升。
随着组织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中,与当下实际不符合的可能面临集体总结和修正,而那些令企业发展中受益的,会因为共同目标和以及组织成员个人价值的实现得到强化。一部分共同价值观往往被通过制定战略、制度等制度化,有的则固化成为组织强势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组织成员的举手投足。而通过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经营企业的结果,也会对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进一步进行修正和强化。这种修正和强化后的价值观会再次导入企业价值观,并与员工价值观互动,如此循环反复,产生广泛的、强烈的、持久的激励,有利于形成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并不计回报维持高水平的工作热情,有利于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在谈到自己的管理思想时,刘鹏凯写道:什么是人?一撇一捺,相互帮衬,前后有序,不然就不成其“人”啊!人加人才能形成力量,才能众志成城。用苏格拉底的名言说:认识你自己。是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凝聚人心,挖掘潜力,发挥实力,形成合力,不仅要打破上下级的不平等关系,更重要的是将其转变为事业伙伴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时序变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在社会转轨变形时期,员工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心灵上的关怀,精神生活质量的升华。作为企业家,需要在用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新的关系学,用心之力,在生产新的物质产品的同时,更要生产精神产品,倾心倾力倾注心力去适变应变,探索创新,创造幸福美满的企业大家,员工小家,实现和谐共赢。
由此可见,刘鹏凯的心力管理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
文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将领导者的价值观变成组织价值观,甚至是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并驱动组织发展。一个人既要能领导别人,又要能管理自己,才能达到领导的有效性。领导别人主要表现在对他人的影响力上——让别人心甘情愿去完成你布置的工作;管理自己则表现在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上——能够在认何情况下都把握住自己,绝不突破道德底线,且通过内修其身,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
这也是中西方领导领导力不同之处。影响力在西方的领导理论,如魅力型领导中被重点突出。而自控能力则在中国式的家长制领导理论中被特别强调。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才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