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程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之思考

2017-03-05 23:13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0041
化工设计 2017年5期
关键词:竞争力工程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 610041

综述评论

提升工程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之思考

王允升*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 610041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导,结合以设计/技术为驱动的工程公司的具体实际,梳理、提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工作思路与要点,努力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公司 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技术的创新、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强盛的历史过程,可以清楚地发现,积极谋求、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必定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万众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与创新有关的政策与措施已经在国家层面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工程公司而言,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更是应对经济新常态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

1 进一步提高对创新驱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意见》要求,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意见》强调,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范围内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竞争力明显减弱,实体经济中的传统产业几乎全面产能过剩。就传统化工领域而言,例如合成氨、尿素、甲醇、烧碱、纯碱、PVC、多晶硅、BDO等,一方面国内建设投资项目越来越少,甚至面临去产能的危机,另一方面国内设计院/工程公司本身的规模也是产能严重过剩,僧多粥少。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统计与估算,全国有注册登记的设计院/工程公司共19,000多家,从业人员约250万。自2014年以来,工程公司的合同额较以往明显减少,工作负荷大幅降低,营业收入下滑不小。一旦投资项目变少,对于以工程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工程公司来讲面临着生存、发展的极大压力与挑战。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市场上的残酷竞争,恶性压价。这里可以通过例子来说明:XX煤制油二期180万吨/年甲醇装置的基础设计,若干家参加投标,XX公司以500元的价格获得了该合同;陕西XX能化项目的一个标段招标,工作内容是煤气化、净化、180万吨/年甲醇装置的基础设计、全项目的总体设计,共有10多家工程公司参加竞争,价格从最低的600多万元到3000多万元,结果XX公司以最低的600多万元中标。如此大的工作量就是1600多万元都成本难保,甚至必亏无疑。可见,市场是多么的残酷,靠传统技术、产品优势去竞争赢得项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政策指向,是工程公司保生存、谋发展,培育业务新增长点的唯一出路。

2 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内容与要点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工作的核心与宗旨就是通过进步与创新培育和实现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即企业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价值性: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如:显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2)稀缺性:这种能力必须是稀缺的,只有少数的企业拥有。

(3)不可或难以替代性:竞争对手无法或极难通过其它能力来替代,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难以替代的作用。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说它不像普通商品那样能在市场上很容易购买到,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由此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可以比较通俗地理解、表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一个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所涉及的技术包括工艺及产品技术、工程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工程公司应当抓紧大力推进,通过多种模式的创新,包括: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工艺及产品技术,要结合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和国际创新趋势,寻求、追踪、开发一些新的工艺及产品技术,例如化工新材料、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上游重要单体的工艺技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引领选择好新的产品、新的工艺课题,开发出新的成果,努力做到“人无我有”,增强技术竞争力。

对于现有或传统的工艺及产品技术,可以进行一定或深度的技术改造使其更加优化、更加完善,包括在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质升级、安全可靠、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形成亮点,从而做到“人有我精”,持续保持技术竞争力。

对于采用国内、外专利商的工艺和技术的一些产品项目,要发挥工程公司在工程化技术方面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等优势,在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上做深、做细、做精、做好,得到技术专利商、顾客的充分认同,从而形成紧密的伙伴关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方式上,对于那些依靠自身能力与资源基本可以进行的课题,就要向着自主、独立的路子坚定地走下去;对于那些由于自身能力与资源等有限而不能独立完成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单元等课题,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求、选定合作伙伴,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推进。此外,对于一些没有参与先期开发而市场前景乐观,达到一定商业可用水平(技术方面还或多或少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应当及时追踪,利用工程公司的良好声誉、工程化能力、工程业绩以及掌握的市场信息、客户关系等优势积极与这些国内外的技术商合作,形成紧密伙伴关系,提高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项目在市场上的推广能力。

回顾化工领域工程公司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先前的纯碱、烧碱、PVC、合成氨、甲醇、尿素、石化等,到近十多年的LNG、多晶硅、BDO等项目的取得都与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专利商的良好合作和认同、产品/技术的前瞻性等密切相关。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工程公司的所有设计部室都应当是生力军,尤其是工艺室、设备室、自控室、工程室、公用工程室更应当是主力部队。在新的工艺及产品技术方面,工艺室特别应该担当和发挥重要的龙头与引领作用,在前期咨询部室市场信息的配合下,结合市场的潜在需求方向和前景,选择好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项目。公司领导、(副)总工程师、部室主任及主任工程师应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践行者,是推进公司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责任人。

3 持续加强基础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

基础工作与质量管理是一个企业长期而经常性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以设计为驱动的工程公司更要常抓不懈,持续加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司营运体系,包括公司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专业工作流程和程序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政策、法规、规范的变化,工程市场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的基础工作、质量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公司的基础工作要始终围绕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劳动工具,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成果质量来开展。这些年来从设计项目到总承包项目现场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工作质量方面的确存在问题,虽工艺技术主方案没有大的毛病,但在工程设计方面却错误不断,“错、漏、碰、缺”时有发生,几乎涉及到每一个项目,值得好好反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

(1)要加强标准、规范的学习、应用,尤其是涉及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卫生等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的使用。对于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审查等工作,原则上是与公司业务领域密切相关的就积极参加。既可以扩大公司的影响,又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来更好学习、贯彻这些标准、规范。

(2)要加强部室内部、部室之间相关专业的技术交流和总结。通过一些具体项目、具体专业实例进行交流、总结,梳理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错误的。对于成功的,根据情况可以申请成为专有、专利技术,更要将其归结成为典型的模块、案例加以固化,进入专业相关的作业指导文件,让其能够有效传承。对于失败的、错误的,也要认真总结,汲取教训,提出并形成预防措施,让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部室内部的技术交流由部门主任负责,主任工程师具体组织实施,部室之间的技术交流由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总结由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经理具体组织实施。公司对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的内容等虽有文件规定,但实际执行效果不好。不少总结都是流于形式、应付差事,报告内容空洞无物,时间上也不及时。以后的项目总结报告应当多来点实在内容,例如出了多少修改通知,出现了多少错误,分析了多少原因,作出了多少整改,对于典型的实例哪些可以建议形成相对固定的做法或模块化而进入公司的专业指导文件。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总结、信息/数据的回归整理,这就是百年老店通过长期积淀、传承而形成的底蕴,是可贵的无形资产和财富,也是区别于稚嫩新店的重要所在。

(3)要发挥和加强部室是公司的专业技术中心、项目质量的技术保障中心的作用。各部室的主任,尤其是主任工程师应当是专业技术方案的把关人,从项目的早期策划开始就主动关心,密切关注,深度参加,积极组织确定重要的专业技术方案,包括可以借鉴的类似项目、典型实例、可能出错的要点提示等。不能像劳务公司那样,把人往项目上一派就了事,不闻不问,或少闻少问,放任自流。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公司的校审程序,履行校审责任,做到工作落实,责任清晰,质量到位。

4 积极探索与推进产品/领域技术团队工作

结合工程公司多年来的业务领域以及拳头产品,借鉴一些公司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建立产品/领域专门的技术团队,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这样的跨部室、高端人员专门团队包括电站及新能源、纯碱/无机盐、氯碱及下游产品、天然气/煤化工、有机及合成材料、LNG/罐区等,专业涉及前期咨询、工艺、工程、设备、自控、土建、项目管理等。团队的基本功能定位是服务公司经营与市场开拓,技术传承与发展,跟踪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新政策。各专门团队由副总工程师领衔,在服务经营与市场开拓方面接受公司分管国内外市场的副总经理领导,在技术方面接受公司总工程师领导。随着工作的推进,将逐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职责、任务、考核、奖励等。

5 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相关政策与措施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现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1996年起开始实施的,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8月全国人大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本次修法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专家们认为,本次修法的亮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和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提高。

多年来,工程公司对于技术开发/基础工作的奖金、技术成果转让收入的分配等一直都有相应的规定与程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公司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机制,积极酝酿、陆续出台、修订一些政策与措施,鼓励和弘扬公司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这些政策与措施,将会涉及到技术开发/基础工作的奖金核定,技术成果收入的分配,人员职务、职称、岗级的晋升与评定,相关荣誉或称号(设计大师、专家、技术带头人等)的推送,人员年度考核等。例如,对于积极参加技术开发、基础工作并取得良好成绩的人员,在职称、岗级/岗位的晋升和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倾斜与支持;在年度考核时,给予有一定的加分与奖励。同时,对于优秀的技术成果、基础工作将给予特别嘉奖。还有,在今后的部室干部构架设置、副总工程师、主任(/副)、主任工程师的选拔、任用方面都要探索、采用有利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方法。再有,副总工程师、主任(/副)、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等都是公司的高端人才,对于公司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年度考核和总结时,要把他们对推动公司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所做的工作情况纳入到考核和总结中去。

总之,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工程公司的管理机制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调整、改进。

6 结语

当今时代创新驱动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政策与措施已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程公司传统的项目领域、市场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与挑战,竞争格外激烈,形势十分严峻。与低成本资源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科技创新,努力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千方百计地获得更多的项目,开创工程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经济日报,2015-03-24(1).

2 胡伟武. 如何克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N].黑龙江理论网.2012-12-14

3 余晓洁,田 颖.职务科研成果收入拟留归单位[N].经济参考报,2015-08-25

*王允升: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基本有机化工专业,2002年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从事安全、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28)65530427,E-mail:wangyunsheng@chengda.com。

2017-05-15)

猜你喜欢
竞争力工程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子午工程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