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2017-03-05 12:05:20刘晓非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吉林132101
化工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数控机床模块化机电

刘晓非(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13210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刘晓非(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132101)

机电一体化是依托社会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一门技术,其原理在于对电子和机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说随着该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文章立足于当下时代和社会背景,以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为出发点,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机电一体化;发展;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的含义也由最初单纯的将电子机械进行结合,向集电子、机械和信息于一体的技术逐步转变。因此,对与机电一体化有关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相关行业进程的有效途径。

1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1.1 计算机的集成

计算机集成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其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各系统进行整合的方式,达到将全局动态进行综合展示的目的,因此,可以说计算机的集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产品研制、生产和经营等各个流程进行有机结合的要求,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相应的信息。随着各企业对自身集成的程度进行不断提升,不同生产要素所具有的相关配置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这对于将生产要素的功效进行最大化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数控机床

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一体化在对数控机床操控的精确度进行提升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控机床的模块化结构也正是依托于该技术而产生的,除此之外,数控机床所具有的智能化技术和软件研制也无法离开机电一体化而独自生存,上述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应用,不仅保证了数控机床功能性的有效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为产品生产速度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1.3 柔性的制造系统

经过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的指导而不断完善的制造系统,具有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产品生产的种类和数目进行及时更改,因此,该柔性系统更加适用于针对某类产品进行小批量生产的企业。

1.4 人工机器人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运用在机器人研制过程中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机器人可以按照要求对特定的动作进行不断重复,这一阶段的机器人无法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对象将自身的功能进行选择性展示;第二阶段,机器人可以对其所处环境的信息进行获取和分析,并且选择相应的动作进行反馈,这一阶段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向实用性进行转化;第三阶段,机器人具有了人工智能,因此,它们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还可以将自身的感知进行表达和传递[1]。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2.1 智能化

正是由于人类拥有智慧,社会才能不断的发展,因此,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发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要求科研人员通过对有关产品的智能化进行开发的方式,使其形成一定的思维系统,并且能够独立进行决策和判断。需要人们明确的一点在于,想要将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智能与人类持平是无法可能实现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产品性能方面进行开发,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智能。

2.2 微型化

微型化主要针对的是外形尺寸为毫米,元件尺寸为微米的机电装置,从在该理论指导诞生的技术被广泛投入使用至今,人们对微电装置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这是因为该类装置具有小巧、灵活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军事和医疗领域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网络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被逐渐运用到了政治、科学、生产等诸多领域之中,并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互联网的出现为各个国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因此,行业间的竞争已经由同一国家的不同企业向各个国家进行转变,在机电一体化理论指导下研制出的产品只要在具有一定的创新,很快就会通过互联网而传遍全球。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代表产品,远程控制终端的出现,真正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对家庭内部电器产品进行集成的系统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在家中使用科技产品时的便利性[2]。

2.4 模块化

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模块化趋势的实现相对来说较为困难,这是因为机电一体化所涉及的企业和产品种类繁多,因此,对动力、机械等接口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但又非常复杂的工作,例如具有调速和减速功能的动力单元,或是能够识别和处理图形的控制单元等。在模块化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研制新产品,不仅可以扩大其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快其生产速度,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

2.5 人格化

人格化不仅针对通过对生物进行模仿而研发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人员明确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服务对象为人类,因此,如何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情感和智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所研制的诸多产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机器人。

2.6 柔性化

柔性化对产品的适应和定制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因此,想要保证柔性化趋势的实现,需要设计师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模块化的有关理念,在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降低其构成结构的复杂性[3]。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技进步的结晶,作为将诸多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而产生的技术,机电一体化必然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针对机电一体化的有关内容所进行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1]陈伟洪.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01):77-78+89.

[2]姜新嘉.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3,(08):231.

[3]刘耀海.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2012,(10):89+95.

猜你喜欢
数控机床模块化机电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高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6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