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库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2017-03-05 06:24田贵超
华东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智库影响力国际化

文/田贵超

科技智库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文/田贵超

影响力是智库生存的根本和核心竞争力,而提升智库影响力则是智库追求的关键目标。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智库实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国际科技智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日趋国际化:智库之间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加剧,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注重研究国际性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跨国扩张与国际合作、组建全球或地区性科技智库网络、在“第二轨道”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等方式,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2015 年1 月2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2016年11月4日上海市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上海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也指出,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本市新型智库国际化研究视野和国际影响力”。当前,上海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对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的上海科技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必然要求上海科技智库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

一、我国及上海科技智库国际影响力的问题及现状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组近年来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显示,世界前50名科技智库无一家中国的科技智库上榜。通过调研也发现,目前我国的科技智库除了少数个体外,总体国际化程度不高,总体国际视野不宽,整体国际合作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有些智库还没有英文网站,很多智库的国际交往也只停留在迎来送往和初步的学术交流,大多数科技智库过于埋头研究国内公共政策,很少有鲜明的、突出的全球研究视野,很少参与国际性、全球性事务,很少有机会在国际组织或会议中表达观点,没有实质性的国际合作,联合研究项目很少,研究活动较少涉及国家层次。上海科技智库的国际化虽走在全国地方科技智库前列,都有英文网站,也有各自相对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也会举办学术研报会(例如今年至今就已成功举办“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2017创新政策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但是对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多不足。

具体从影响国际影响力因素的指标方面来分析,我国及上海科技智库在国际知名度、国际声誉 、与国外同类机构合作交流的频率、对国际重大事件的持续关注与分析能力、与智库合作的国外智库的数量、智库主要研究人员在国际论坛上发言的数量、国外媒体对智库的报道量、智库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国外机构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圆桌会议、论坛的总次数、与国外机构或个人合作发布学术成果总件数、派往国外进行学术访问,参与学术交流、研讨会的总人次、外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 专业技术人员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使用语言(总数 )、机构网站语言版本(数量)等指标方面全面不足,亟需向国际先进科技智库看齐和提升。

二、科技智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推动我国及上海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不光是迈向科技创新强国的形势需求,在国家“十三五”规划里也明确提出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为此,我们建议政府部门、科技智库自身及科研人员一起努力,不断提升我国及上海科技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1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我国及上海科技智库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1)制定和出台支持国际化交流和联合研究的具体方针政策

我国及上海科技智库发展应走向国际并且坚持国际比较和本土研究相结合,提高国际议题的话语权。政府要注重培育我国科技智库的国际化力量,可以制定国际研究领域的科技智库优先扶持发展的政策方针;政府也要积极培育我国科技智库国际化人才,通过专项资金资助参加国际会议、扶持国外进修、深造及国际合作,不断培养研究人员的全球视野,打破人才体制内外流动的限制(学习境外”旋转门”模式经验)。给予科技智库研究人员因公出国审批方面的便利性。政府应有意识地将科技智库建设纳入国家和我国科技外交大战略的体系中,为科技智库的国际交往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智库灵活进行国际交流,建立外事部门与各级科技智库之间的广泛联络和沟通机制。还可以利用我国先进科技智库培训国外官员等方式,促进国家科技外交大战略的实施与推广,广交国际朋友。

(2)建设国际化研究联盟和平台,打通建言献策渠道。

继续加强我国软科学研究基地的研究合作,开展重大软科学课题的联合攻关。建设亚太甚至全球科技创新智库等研究联盟,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共享。围绕科技创新强国发展需求,整合研究资源,加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智库。切实打通智库与政府之间的建言献策渠道,以及反馈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智库高质量产品的机制。加强和完善智库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的交流机制与合作网路,即共同体建设。

2 科技智库自身应建构国际交流合作与宣传机制、培养国际化智库人才队伍

(1)建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科技智库自身应该扩大国际交流、参与全球治理、助推公共外交。具体通过积极与国外先进科技智库建立交流联系,互派访问学者,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同加入相关全球联盟平台,构建研究共享平台、参加国际会议,联合举办会议等形式加强机制建设。还可以加大与欧美著名高校及相关机构合作,设立国外分部。同时要注重拓展和协作,不断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2)加大培养国际化智库人才队伍

国际化的人才,是研究重要国际性问题、参与国际智库学术交流的关键。国际化智库人才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专项资金资助研究人员参加国际会议、扶持国外进修、深造及国际合作、引入国外专家等措施建设国际化研究团队。在推动成果转化和激励研究人员从事国际议题决策咨询活动等方面,智库单位也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报送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快报(要报)的质量,修订职称评定和科研奖励的规则,适当增加决策咨询成果的分值等给予支持和激励。一流科技智库还要积极吸纳对华友好的海外知名学者、智库专家等优秀人才,推荐知名智库专家到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任职,加强国别研究,建立中外科技智库人员常态化互访机制。

(3)加强成果传播能力

一流科技智库要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国际高端智库平台对话或高峰论坛,对外翻译出版智库成果(非涉密),以及接受访谈、发表演讲、开办外文网站等多种方式,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鼓励利用博客、微博、微信、邮件订阅、视频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自身成果

3.科研人员应加强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及锻炼,做国际化智库研究人才

新形势要求在科技智库工作的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专业知识和国际化的研究能力,即需要有对全球问题治理提出建议的能力,而不只是停留在国家层面上。具体应在研究方法、外语能力、国际交往与沟通等方面与国际同行看齐,切实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以便在研究中更好地进入国际规范和国际对话,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智库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作者就职于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

猜你喜欢
智库影响力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天才影响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微智库
微智库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