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

2017-03-04 02:05王宪春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师生教学内容利用

王宪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它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以及逻辑思维的限制,以直观或间接形象的图案、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色彩、逼真的声音适宜的光照直接或间接的展现客观事物,给学生提供完美的视觉美、形象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能参与学习活动并使之相互结合,形成心理最佳状态。同时,丰富多彩的荧屏,不断变化的事物,以及言简意赅的解说,优美动听的音乐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气氛。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和优化课堂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在大部分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使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忽视教学情境设计

设计教学情境有利于揭示学生的模糊概念,矫正学生的认知缺陷,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情境的设计。

2.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自从信息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以来,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固然很好,但是随着多媒体的使用,师生之间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注意力转移到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上,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教师与学生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驾驭课堂,保证教师与学生足够的互动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教学的重要标志,就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情境,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呈现,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感,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不会使学生学习上产生“断层”,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教学内容更新的前提,信息技术的网络交互性是利用信息技术补充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查找、搜索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学生也可以自主地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全新的、课程教材以外的信息资源。例如,在讲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时,教师在上课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做笔记,将教师上课时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中出现的新名词都做上标记。教师给学生安排适当的上机时间,学生上机时,可根据标记的内容上网搜集资料、检索新名词的意思及所有的相关延伸意,查找重点难点的知识外延,进一步对重点难点加深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而且及时补充了教学内容。再有,教师备课变得方便快捷,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丰富了备课内容,教学内容得到补充;学生的学习资料也同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的理解

传统教学多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教学的内容和信息,这种教学方式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弊端,呈现信息的方式是线性的、抽象的、枯燥的,有时不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使中小学生不容易理解。中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直觉思维开始,由感知产生表象,经信息的加工处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演示,就能把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把学生紧紧吸引到教学中来,不会因为不懂而让思维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比如在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的组成这个知识点时,仅靠语言告诉学生什么是CPU、内存器、显示卡、音频卡等等,学生可能还是不明白,因为不明白可能就干脆不听了。这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形象地演示出计算机的内部构成,学生一看就懂,一看就能理解,因为理解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4.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使用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微课教学、协作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例如微课教学,它是以视频形式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着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主题突出等特点。教师可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的精彩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靈活运用,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出现。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利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机会。

5.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加强师生交流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课堂教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对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增进师生感情有其他课堂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E-mail、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结构中的遗漏、缺憾。当然这种交流可以是用虚拟名字进行,弥补有些学生因胆怯而不敢向教师提问,同时,这样也能弥补因使用计算机而造成阻碍师生情感交流。因此,为了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我们应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总之,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事在必行,信息技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特点的方式处理信息,建构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师生教学内容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麻辣师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