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 王晓冬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不同教学模式建设了各类教学平台,教育教学向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建设给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带来的问题,提出建立统一教学服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语文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作为系统要素的学生同样能够自行组织学习,自主发展。教师也是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两者共同促使教学系统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引导、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不能灌输知识、控制学生。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一课型可以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基于该理论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发性、生成性的表现,将会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掌控学习”的不足,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一、语文教学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改革“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模式研究力图通过“模 式”这一切入点,既探讨相关的理论依据,也提出一定的操作范型和做法,为语文教改提供新的视角。 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追求教学的最优化,在教与学活动中各 要素之间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自行组织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研究表明,很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很难实现。随着自组织理论的广泛应用,教育研究者开始重视自组织理论关于系统要素自行组织、自行发展的观点,这对自主学习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系统也是一种自组织系统,学生作为系统要素,一定条件下也能自组织学习。而信息技术凭借其优势,可以为自组织学习创设条件。那么,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自组织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本研究的重点。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自组织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根据要素分析结果、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开展教学实践。选取两个教学实例,总结学生学习的现象,反思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验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组织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又称为幕课,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是对基础教育的新挑战
慕課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是未来几年世界上知名大学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幕课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构建将是慕课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课题通过对慕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建模方法及步骤,并以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慕课研究为例,进行了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建模。
五、找准“切入”点——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
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仍是学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体性,千万别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千万别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做到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学生能表演的就让学生表演,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只要学生能做的,一切都交给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在体会中提高。
六、找准“整合”点——创造性使用教材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如何找准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的整合之处,是发挥教育网络优势,优化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发挥课文特点的优势,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我就可以抓住题眼“雪”字,在“雪”字上做文章,设计成拓展性阅读课型,与《沁园春·雪》《看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内容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实验,我们更应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以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求、不断思索、不断改进,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长为21世纪开拓创新型教师,为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张聪(1988-),女,牡丹江市铁岭镇中心校,小学一级教师。
参考文献:
[1]周雪峰.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张英明.信息化背景下探讨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课外语文:下,2016(10):138-138.
[3]胡春林.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