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

2017-03-04 09:46田华杜自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活化研究

田华 杜自明

摘要: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人们的脑子里,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理论文本中走出来,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连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把它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以三个方面为抓手,把握着力方向,拓宽内容维度,创新表现形式,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活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4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理论文本中走出来,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的认识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只有融入贯穿于日常生活行为准则中,才能切实可行的指导、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产生实际的支配和影响,才会避免沦为无所依附的观念漂浮物,获得扎根生活、持续推进的有力保障。

一、把握着力方向,从生活点滴入手

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把握着力点,从生活的各方面融入,加强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可。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且突出强调了“现实生活过程”之于一切的优先权。因此,对意识形态的认识要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对接,从生活点滴入手,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

1.从生活点滴入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要民众只是从一些宣传报道中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众会很难感觉到其中的意义,不利于民众接受。本调研组围绕调查课题设计调查问卷,组织15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调查问卷318份。调查范围涉及全国17个省,调查人群有五类:学生、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公职人员。调查得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悉的有13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2%;说不全的有12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0%;不清楚的有5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在理论宣传的有6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9%;在具体实践的有2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1%。

从调查数据得出,要达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点应从民众生活点滴入手,同时还应运用新媒体,利用微信、微视、微博、短信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充足和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和路线,用健康网络流行语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用影音、漫画、图片等直观方式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生动朴素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传播手段和途径,拉近了理论与人们的距离,实现从形式上的喜欢到内容上的接纳再到精神层面的共鸣,达到了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效果。

2.从生活点滴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调查组在调查中得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赞同“学习就行了”的人数是3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1%;赞同“知行合一”的人数是28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9%。

将核心价值观透彻地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努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把价值认同和践行实践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努力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拓宽内容维度,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来自于群众,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闪烁着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光辉。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榜样能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力、人格感召力和行为带动力,并引发人们产生尊崇心理,进而学习和仿效。

1.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总是会使民众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疏离和隔膜,而拉近距离和消除隔膜的桥梁和纽带就是不断从他们身边涌现出来的各种模范典型人物,能够引发社会成员的崇敬心理和情感共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以无所畏惧、先人后己、安分守己、兢兢业业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示范性效应。

2.凸显小人物诠释大道理。“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等模范榜样,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不同角度诠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全社会激发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正是因为身边这些模范典型的积极实践,使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化、抽象化变得生动、具体,让核心价值观走近了民众的生活,接上了“地气”,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三、创新表现形式,拓展传播路径

1.多种媒体共同发声。媒体是宣传和推广理论的重要渠道。各类新闻媒体、优秀文化作品、网络等是打开核心价值观通俗化渠道,实现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既有传统纸质媒体发声,又有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众媒体的引导功能,作用于人们的内和外,体现与人们的心和行,强化认同的传播效果。

2.依托于新媒体引导。当前,媒体传播已全面进入“微时代”。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大众传播媒体快速涌现、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布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传播思想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阵地。与其他媒体相比,微博与微信具有用户多、发布信息快等特点,使得微博和微信成为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意见的重要平台。媒体传播途径不仅要固守好传统的报纸、广播电台和社区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形式,更要抢占新兴媒体,借助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扩大阵地。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国家、社会、个人的追求目标,外化为全体中华儿女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社区利用开设传统文化讲座、开办道德讲坛等方式,以古喻今,以史启智,帮助人们将爱国、民主、诚信、文明四大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理论文本中走出来,把它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

[2]潘玉腾,陈赵阳.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向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8):65-68.

[3]习近平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201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活化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