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宋词 “80后”女法官写下诗意判决书
最近,一份“诗意判决书”在网上走红。在处理一对夫妻的离婚官司时,该判决书使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闌珊处”等诗句,最终判决不准予离婚,引起网友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这份判决书来自江苏泰州泰兴市人民法院,写这份判决书的审判员叫王云,是一名“80后”。
这起离婚官司发生在2016年上半年。原告黄先生与被告王女士在上学期间相识,此后结婚生子。婚后初期夫妻感情尚可,后因生活琐事、经济问题等双方产生矛盾,黄先生遂向法院起诉离婚,泰兴法院于2016年5月20日立案受理。
在大家的印象中,判决书似乎总是“干巴巴地说理”。而在这起离婚案中,判决书却突然“改变画风”,变得充满诗意。
“原、被告从同学至夫妻,是一段美的历程,”判决书随后开始引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中的句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随后提醒双方当事人,“若没有各自性格的差异,怎能擦出如此美妙的火花?”
判决书随后从诗意中回到现实,“人生如梦!当婚姻出现裂痕,陷于危机的时刻,男女双方均应该努力挽救,而不是轻言放弃。”接下来,判决书祭出一段“后宫体”,“本院极不情愿目睹劳燕分飞之哀景,遂给出一段时间,以冀望恶化的夫妻关系随时间流逝得以缓和……”
判决书中建议双方静下心来,考虑对方的付出与艰辛,互相理解与支持,“用积极的态度交流和沟通,用智慧和真爱去化解矛盾,用理智和情感去解决问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轻言放弃婚姻和家庭,珍惜身边人,彼此尊重与信任,重归于好”。
最终,泰兴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不准予原告黄某与被告王某离婚。”
这样一份判决书,是否是王云工作中的常态?记者检索了王云此前的十份判例发现,“诗意判决书”仅此一例。对此,王云解释称,上述判决书的案由,当事双方均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感情由校园而起,最终组成家庭,自己也“有感而发”,希望他们重归于好。
1984年出生的王云,2006年进入泰兴法院工作,现在是该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审判员,也是该院最年轻的员额制法官。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到2016年10月,王云共审结各类案件1896件,调撤率88%,服判息诉率98%,无一错案、无一上访缠诉案件。她先后荣获泰州市“最美法治人物”“最美巾帼”“新泰州建设功臣”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值得关注的是,王云的家庭还曾获得“最美爱心家庭”表彰。
针对网上的议论,王云向记者表示:判决书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说理,而应当情理法相结合,一份好的家事案件判决书应当是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据了解,从2016年6月27日判决后,这起离婚官司中的夫妻未再起诉离婚。
Jur1sDog:绝大部分人以为法治只能是机械套用法条,完全排除人的意识,但我发现美国的裁判文书,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些判例,判词写得相当优美。
司鹏飞:必须为这位“80后”法官点赞!她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还让一向冷冰冰的判决书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Taviayo:判决书是公文,判案法官,是以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执笔,不是个人写随笔,这么随意真的好吗?大包子:判决书是公文,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不是文学作品。应做到严谨庄重、简明清晰、主题突出,过度的文学修饰并不适合在公文,特别是判决书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