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最初是靠才华吃饭的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道出了人们对牡丹的钟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文化、喜庆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花卉植物,被誉为“百花之王”的牡丹,因其繁荣兴旺、富贵吉祥的文化内涵恰恰与此相吻合,因此历史上很早便融入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涌现出许多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品。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牡丹诗词约有10000余首,与牡丹有关的小说、戏剧、影视、故事传说更是不胜枚举。而牡丹的形象也以各种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衣物服饰、生活用品、流通货币、窗花剪纸……但你可知道牡丹最初是靠才华吃饭的,并非因为它的外表美丽?
牡丹集食、药用价值于一身,最早可追溯到秦汉。秦汉时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牡丹的记载。此后,《华佗神医秘方》与《本草纲目》等书中,都详细地记载了牡丹的药用价值。牡丹的根皮为中药丹皮,其主要药用成分是丹皮酚。据统计,我国有1300多个药方涉及到丹皮,它是诸如“六味地黄丸”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此外,随着丹皮消炎、抗过敏、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祛斑美白等药效的不断被发现,其应用范围正不断向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女性朋友们可能会因此更加钟爱牡丹。
但是,对于吃货来说,牡丹的食用方法才是福利。早在五代时期,在《复斋漫录》中就记载了牡丹花的食用方法。明清以后,牡丹食用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应用牡丹花制作的糕点、花酒、菜肴和茶的方法逐渐完善起来。到了现代,经过有关科研机构、医学专家、烹调专家的精心研制,选用牡丹的根、茎、叶、花为原料,经上浆、烹炸、浇汁等工序,烧制成了“牡丹菜”系列,进一步将牡丹的食用功能发扬光大。
可见,牡丹得人之爱,最初却是因为牡丹的才华,而非取决其外表。那么,咱老祖宗究竟是何时发现了牡丹的美,以至于上升至国花的境界?
据悉,牡丹作为观赏栽培始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代牡丹栽培的数量和范围开始扩大,古籍《海山记》载:“隋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洛阳)……易州进二十箱牡丹。”唐朝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牡丹在国都长安逐渐兴盛起来,到唐朝中上叶,长安牡丹的发展已有相当规模,形成历史上第一个高潮。诗人李白曾作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生动地勾勒出唐时宫廷赏牡丹的情景,牡丹也自此留下“倾国”之名。
北宋是中国牡丹发展的又一个辉煌时期,此时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出现了千叶黄花的“姚黄”和千叶肉红花的“魏紫”等十分珍贵的品种。
明代是牡丹栽植的繁荣时期,栽培中心转移到亳州、曹州等地,明代薛凤翔在他撰写的《亳州牡丹史》中记述了150多个牡丹品种的形状和颜色,并总结栽培管理经验,写了《牡丹八书》,从种、栽、分、接、浇、养、医、忌八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述。
明末清初,牡丹发展受到影响,到清康熙年间又逐渐恢复,从康熙到咸丰的200年间,又是牡丹栽培的一个昌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牡丹与科技紧密结合,在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以山东菏泽为例,其牡丹栽培面积已达8万余亩,品种1000多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牡丹栽培、观赏和科研中心。
我国作为世界牡丹的发源地,拥有所有8个野生品种和1000多个栽培品种,遍及除海南省之外的所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