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钢(林甸县环境监测站 黑龙江 林甸 166300)
实施排污许可制度要素探讨
徐 钢(林甸县环境监测站 黑龙江 林甸 166300)
我国正在以法制手段实施的排污许可制度,是环保部门加强对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也是推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排污单位应该充分认识新时期实施这项制度的必要性,从加强自身管理入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
排污许可;精细化管理;排污单位;全过程控制
我国控制排放污染物许可制度(简称排污许可制度)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18个城市试点开展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作为管理手段,从美国引入了这项制度。经过不断丰富、发展、提高,使其逐步符合我国实际。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污染减排工作中,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城市,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取得了成效。银行把其作为企业贷款的必要条件之一;企业可以用排污许可证作抵押在银行贷款。
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着一系列环境治理政策深化和法律法规出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污许可是近期国家全面实施的一项规范化的环境管理制度,是对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在新形势下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做出了具体部署。
我国现存的环境问题,其本质还是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值或产品能耗物耗高、产排污量大,致使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增加产量或产值,不仅浪费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从根本上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不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虽然经过“十一五”、“十二五”连续实施节能和污染减排,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污染负荷高,环境容量不足的基本矛盾还没有解决。因此,必须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就是当前国家依据环境保护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而采取的一项严管措施。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比高,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推动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把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入创造经济价值的全过程。从而,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排污许可制度一方面对排污单位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调整着环境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关系。实施这项制度促使排污单位由被动地接受监管,到主动地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建立和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在执行排污许可制度中,排污单位首先应该知晓责任、权利和义务,需要向环保部门提出排污出申请,并且作出承诺:按照规定排放污染物、规范运行维护污染防治实施,开展自行监测,进行台账记录,按时提交执行报告,及时公开信息等。要求企业把节能减排作为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增加企业防治污染的内生动力,把环保理念贯穿于企业生命的全过程。
排污许可制度是行政许可的一种,也是环境管理加快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这项制度,将平行执行的多项环境管理制度,有机地统一到以排污许可为核心来执行,减少了繁复与交叉产生的矛盾。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政出多门,离散性执行环保政策问题,促进了管理效能“同一律”。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整合总量控制,与环境统计、排污收费、环境标准协调一致,规范环境执法、环境监测,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监督并服务于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排污行为的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事前要作环境影响评价,经过环保部门审批才能够建设;投产前需要获批排污许可证才可以生产、排污。现有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者也必须分期分批申领排污许可证才能够排污。通过环评严格审查,控制“新污染”;用排污许可证控制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放,能够有效减少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总量,从而,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目标。
排污许可,是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排污单位的申请和承诺,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法律文书的形式,依法依规规范和限制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并明确环境管理要求,依据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实施监管执法的环境管理制度。也是环保部门对固定污染源实行“一证式”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完善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其基本要求是,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依证排污、禁止无证排污。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环保督查是强有力的举措。企业必须把治理污染,执行排污许可制作为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切实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实施排污许可制是一项系统性、经常性的工作,排污单位应把它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一部分,常态化地抓,必须设专人负责。进行日常环境管理,及时发现排污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与环保部门对接等。
污染物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往往需要生产全过程控制。特别是产污工艺和设备,应该对操作岗位严格管理,避免污染物积累,浓度增加,末端治理耗时耗能耗物还难以达标、限量排放。因此,控制污染必须从源头抓起、过程严控、末端严管,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某造纸企业把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有关车间、工段、岗位,与奖惩制度挂钩,实为减污降耗的有效措施。
对照排污许可证对产污环节、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以及行业排放标准、根据技术规范或环保部门确定的排放总量指标要求。如果未达到,就必须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可以采取倒推法进行:
超标污染物浓度—→检测仪器是否准确—→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污染物来源—→产污环节—→使用的原材料—→工艺过程—→设备状况—→产生浓度和量—→进入治理设施浓度—→设施出口浓度和量—→排放口污染物状况。
如果是污染治理设施有问题,应该从设计着手查找原因。设计没问题时按照污染物处理流程查找,是否有中间设备(设施)不正常运行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如果是生产工艺过程产污量过大,就应该从工艺技术和设备上解决问题,直至实施技术改造。如果使用原料变化导致污染物产生量增加,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则必须更换原料,达到原设计要求。
对排污单位实行“一证式”管理,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固定污染源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从末端治理,深入到生产全过程控制;从排污控制,到淘汰落后才能;倒逼企业把节能减排作为生存的必要条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项新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完成顶层设计后,需要各地环保部门、各有关行业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贯彻实施。特别是市级环保部门,是具体实施这项制度的管理者,应该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多项环保制度,对企业进行精心指导,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才能使其收到实效。
排污单位生产工艺、设备的先进性、管理水平、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状况等直接关系到制度实施的难易程度。需要在管理人员、监测能力、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增加投入,而不是简单地应对环保部门的检查。
从环保主管部门到排污单位,形成一套严格的法制化管理手段、完整的工程技术措施、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使这项制度切实起到推进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1〕“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中国环境报2017.05.16.
〔2〕将排污许可作为深化环保改革的重要载体.中国环境报2016.08.02.
〔3〕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中国环境报2016.03.22.
〔4〕实施排污许可制证要抓住关键环节.中国环境报2016.12.02.
Discussion on the Factors of Implementing Pollutant Discharge Permit System
XuGang(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of LinDian County LinDian HeiLongjiang 166300)
Pollutant discharge permit system implemented by legal means in our country is the core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pollution sources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Pollutant disposal unit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in the new period,and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pollution from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rough strengthening self management.
Pollutant discharge permit Fine management Sewage disposal unit Whole process control
X32
A
1674-263X(2017)02-0017-03
2017-06-20
徐钢(1983-),男,本科,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