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和良(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范和良(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有机化学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具有诸多特点,包括理论性强,学科交叉性强,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应用型高校中,有机化学课程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时少,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教师教学无从下手。本文将针对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食品专业的特点,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一批应用技术型人才,与传统本科高校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其数量约占到全国本科高校总量的三成左右。食品专业是国家近些年重点扶持的专业之一,其对口行业众多,就业前景广阔。有机化学既是食品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又是后续化学类课程的基础。因此,为了全面提升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突出的应用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适当改革。
目前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对有机化学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重点集中在内容的筛选、新媒体手段以及开放式教学等方面,而面向食品专业的有机化学改革研究寥寥无几。王健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四个版块:(1)结构与性质;(2)有机化学反应;(3)生物有机物;(4)专题介绍,这样的内容选择加深了有机化学与食品科学的联系,更加适合应用型院校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然而这种从教学内容入手的改革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仅仅是以教师为改革主体,难以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单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毕业生在日后的岗位中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根本不具备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之余自主进行文献检索与探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成了一大问题。
其一,对于应用型院校的食品专业来说,要将食品科学的重点知识加入到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中。在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紧缺的市场背景下,各应用型院校应该对食品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适当优化,使之能够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由于食品专业与有机化学存在紧密的联系,为了突出出应用型院校的办学特点,强化有机教学与食品专业的内在联系,可以采取将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与食品知识关联紧密的实验课程方案。例如在进行有机胺的教学中,在制作幻灯片时,第一张图放上海鲜市场中的各种鱼类,紧接着第二张图放上因污染导致的鱼类死亡。如此将生活与化学的关联性勾勒出来,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轻松地记忆各种化学物质的名称。
其二,鉴于教学与科研的联系,教师可以适当将本人研究的课题与课程结合。教学是科研的延续,科研是教学的实践。在国家强调科教兴国的背景下,将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起来,善于将相关的研究内容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进行酚类物质的教学中,为强化学生对酚类物质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将“葡萄汁中提取物的鉴定”等相关研究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向学生们展示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以及酚类物质的鉴定方法,强化学生们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像这样将研究方向引入到教学内容里,实质上是利用科研的神秘性促进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三,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学的培养目标,还应当将行业的最新动态引入到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还应进一步强化学科意识与素质教育思维,教导学生如何利用已经获得的基础知识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用型院校应当以基础强化和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坚决贯彻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办学思路。例如在进行氨基酸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氨基酸发酵之后会失去羧基生成胺类物质,还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毛细管电泳的方法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的数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发生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此外,各应用型院校还应当思考考核方式的转变。过往一般都是期末一考为主,平时作业与出勤为辅。这样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基本上所有习题都能通过网络找到标准答案,学生平时的学习效率必将大打折扣,同时也导致了大批学生选择考前突击,考后脑中的知识则所剩无几,这种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平时的努力,也不利于对其能力与素质进行判断,所以应当改变当前一考定胜负的评价方式,更多地考察平时表现:出勤分数占总分比例为百分之十,课堂参与情况占百分之二十,课后作业占百分之十,期中成绩占百分之二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其中,增加期中考试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了解自身不足。课堂参与占比与期中考试一样,强调了有机化学的学习需要不断交流。
以上论述的四个教学改革要点值得各应用型院校借鉴,相信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前提下,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上的调整,必定能让更多食品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
[1]万梅秀,陆军建,朱辉,颜智殊,罗飞等.应用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研究[J].广东化工, 2014,41(12):233-234.
[2]杨芳,戢得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6): 239-239.
[3]马文英,熊志勇,李冲,郭冰之.应用型本科生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1):187-187.
范和良(1981-),男,汉族,山东邹城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钦州学院,研究方向:有机小分子药物合成和有机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