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琳琳 俞建英
智能化建设助力西北油田降本增效
□ 蒋琳琳 俞建英
140余套信息应用系统大幅提升了西北油田工作效率和管控能力,为企业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北油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勘探开发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夏热冬寒,每年沙尘暴天气约6个月,且生产战线长,较远井站距油田总部约1200公里,给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油田加速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智能化建设,积极应对生产经营的挑战。
“油压9.8兆帕,套压13.5兆帕,泵压14.3兆帕,水罐液位1/3处,打开蓄水阀门,增压点启泵……”在西北油田采油二厂中控室,生产运行人员正在电脑上监控T728CH井的智能化注水作业。
中控室大屏幕,只见各种参数通过通信链路被传送到集中监控室,这些数据被分析后又变成一条条生产指令快速发送出去。
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值班人员在监控无人值守井站。 蒋琳琳 摄
这就是西北油田实施的油气生产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该油田已经完成1899口油气井的远程数据采集,占生产井数的93%以上,基本实现了对主力区块油气井的整体监测和可视化管理。联合站、计转站等125座站库实现工艺参数自动采集和视频监控,其中TP18计转站等19座井站(库)实现无人值守。
2011年起,西北油田对采油二厂实施第一期远程监控系统建设,82口电泵井进行了技改,远程采集的各项参数效果良好,电泵躺井率下降4.26%.
为了完成2016年原油产量和成本指标,采油二厂分两批开展远程监控系统二期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井口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流程清晰化和标准化,及时准确地将电泵井井口数据远程监测与数据共享,降低电泵井的巡井和维护成本,有效地解决了点多、线长及电泵躺井率高等问题,大幅提升了现场管理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技术人员通过视频跟踪了解注水现场情况。 朱春江 摄
“电泵井很娇弱,一点照顾不周都可能出问题。”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二区副经理闵航说。
27口电泵井,产量占采油管理二区总产量的40%,其中几口井地处偏远。重点问题重点对待,于是,远程监控系统成了电泵井忠实的“保姆”。
为了实现对电泵井的全方位监护,管理二区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密切跟踪。远程监控网的建立,将电流上升、液量下降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专职电泵管理员每天对油井生产情况跟踪分析,及时优化调整掺稀量,确保了油井的连续生产,最大限度挖掘油井潜力。
“30分钟是避免油井停机的黄金时间。”管理二区成立了电泵井抢险应急小组,开通抢险绿色通道。同时,借助远程监控系统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跟踪监控,一旦发现异常,运行调度和技术人员马上赶往现场,及时处理。
远程监控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油井的连续性检测,提升了电泵的生产动态分析及管理水平。油井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电泵油井的运行状态和井口生产参数的连续监测,提升了油井的生产动态管理水平。应用后,躺井率较上年同期下降7.1个百分点,年减少产量损失9856吨,年节约稀油6720吨。
“如今,油井都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信息化管理,我们将日常巡井改为异常巡井,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2016年,稠油上返次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10井次,增产7464吨。”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二区班组长陈孝乾介绍说。
为提升生产管控能力,西北油田建立了“电子巡井、中心值守、人机联动、快速响应”的生产运行机制,实现生产全过程感知、管控和超前预警,采用异常巡井模式。该模式推行后,现场工作量降低了1/3,电泵故障停机次数年减少136井次,单井处理时效由7.7小时下降至3.8小时,年减少产量损失4113吨,年节约稀油2748吨。
采油二厂还严格按照“一井一策、一层一策”方案,为油井量身定做“优化套餐”,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时效,降低了各项费用。
2016年,西北油田以建设经营管理(ERP)、综合研究、生产运行三大平台为目标,以具体业务需要为导向,完成了140余套应用系统建设,基本覆盖了油田所有工作,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业务管控能力,在油气发现、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西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