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芳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疼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占比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缺血性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还可提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缺血性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3..02
周围血管外科是我院的重要科室之一,疼痛是我科患者的常见症状,会对其睡眠、饮食等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因此对疼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尤为重要。本文为提高周围血管外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致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2例。均经《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被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致的缺血性疼痛。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6.1±4.0)岁;病程4个月~2.5年,平均病程(1.1±0.3)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发药、输液、换药以及注意事项告知等内容。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情志护理:应用七情内伤中医理论对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可为患者播放轻松愉悦的轻音乐,来分散其注意力,适当转移患者的不愉快心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控制情绪,增强疾病治疗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
药膳调理: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进行分型,针对气血两虚型患者,要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食用当归炖鸭、黄芪炖鸡等,也可在食物中适当加入人参、熟地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针对寒湿阻络患者,要选择温热型食物[3]。对于湿热毒盛型患者,可在饮食中适当加入荷花、菊花、金银花以及鲜茅根等。同时避免食用肥腻、辛辣、鱼腥等食物。
耳穴埋豆:使用酒精棉对患者的耳穴、耳廓后进行消毒,使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患者的交感、神门、心、肾以及皮质下穴位,每日进行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 min,3~4次/d,出现酸胀感觉时为佳,每隔3 d更换一次胶布。
穴位按摩:选取患者的委中、阳陵泉、血海以及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当患者出现酸麻胀感时即可;每个穴位按摩2次/d,3 min/次。护理人员可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按摩方法,便于随时可进行穴位按摩[4]。
1.3 观察指标
应用FPS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5]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包括面部表情、口头表达、身体动作等内容,分数越高表示疼痛度越严重。得分为0~3分者,对睡眠、日常生活无影响,记予轻度疼痛;得分在3~6分者,有明显痛感,睡眠受到一定影响,需使用镇痛药物,记予中度疼痛;得分在6分及以上者,无法入睡,必须应用止疼药物或止痛泵,或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患者,记予重度疼痛。
应用我院周围血管外科住院患者通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占比对比
研究组经中医护理干预后,中、重度疼痛占比为4.67%(2/42);参照组的中、重度疼痛占比为54.76%(23/42);研究组对比参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共为两组患者发放84份满意度调查表,全部回收成功;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41/42);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1%(36/42);研究组对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患者,主要是由下肢中、小动脉以及相关浅静脉和静脉受到侵犯,而引发肢体缺血性疼痛,部分病情严重患者还可出现组织溃疡、坏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6]。因此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疼痛干预尤为必要。对该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由于个体性差异等原因,部分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院近年来主张为其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文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将患者集中在疼痛感上的注意力进行分散,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药膳食物调理,可依据患者的疾病证型予以针对性的饮食干预,促使脏腑机能恢复及病情康复,减轻疼痛。在此期间,对患者实施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是以全息按摩理论、中医经络理论等为依据,通过经络传导作用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血供良好,从而缓解其疼痛感,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中医特色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中、重度疼痛占比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足以说明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致缺血性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总结以上结果得出,对缺血性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在缓解痛感的同时还可改善護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东梅.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4(7):53-53,54.
[2] 张赪辉.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0):1553-1554.
[3] 刘红娟,郭树农.叶艳君,等.云克静脉滴注联合中药薰洗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5(6):79-80.
[4] 兰 静,李 治,范立想,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药治疗[J].医学信息,2014(18):654-655.
[5] 张鑫杰,王俊发,皮书高,等.火针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5,35(2):403-405.
[6] 寸家元.活血化浊通窍汤治疗缺血性头晕头痛51例[J].河南中医,2015,35(6):1296-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