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彬(曙光采油厂作业二大队,辽宁盘锦124000)
浅谈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管理
张庆彬(曙光采油厂作业二大队,辽宁盘锦124000)
油田井下作业是一项存在众多安全隐患的施工,其在油田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风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对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论述。
井下作业;风险;安全管理
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安全隐患众多的一环,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会危及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会对企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井下作业的安全隐患,真正做到安全施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1 触电伤害
小修作业现场有大量的用电设备,抽油机配电柜、值班房用电,以及逐渐增多的电动修井机等。因为常年在野外施工,各种电气设备的老化和损坏情况较多,如果检查不够仔细,非常容易遗漏安全隐患,造成者触电事故。同时在雷雨季节,雷击也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隐患。
1.2 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
小修现场有修井机、液压钳、抽油机等大量的机械设备,收放井架过程中挤压伤害、液压钳绞手、抽油机平衡块挤伤等各类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起下作业以及登高作业过程中,各类物体打击伤害也屡见不鲜。
1.3 中毒
油气开采过程中,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伴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提高警惕,随时进行检测,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轻则心慌呕吐,重则休克死亡。
1.4 火灾爆炸
因为石油的特性是易燃易爆,一旦发生井喷失控的情况,可燃性气体或者油气的聚集就会产生火灾的危险,甚至有可能还会产生爆炸。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从井内可能会逸出天然气等可燃气体,因此施工井场内严禁动火和接打手机,但是类似情况却依然存在。
(1)各级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各项安全体系在执行过程常出现落实程度不够,安全管理重效益轻安全,根据调查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措施不力,员工执行能力不够强造成的。
(2)缺少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目前在岗的安全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一人兼职数个职位,既抓安全又搞生产,这就导致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精力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井下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完全落实
(3)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低,首先从井下作业人员构成来看,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很低,而且在一线从事具体井下作业的员工学历更低。这导致员工队伍安全素质整体不是很高。其次井下作业是在野外进行,流动性大,环境艰苦,有效的开展培训较为困难。再次是具体的从事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也存在没有或较少年限的工资经验,缺乏专业经验,同时部分管理人员由于自身问题,导致安全隐含的存在。
(4)相关安全标准化方案的不足。尽管当前井下作业中建立各项制度、标准、方案来保证安全生产,但是在某些环节还是缺少足够的标准化。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方案的重要性。
(1)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思想决定一切,由于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或未按规定的规程进行作业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从事井下作业之前和相应的操作之前都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提高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加强操作的安全意识,消灭操作人员心中潜意识的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处处讲安全,时时谈安全,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井下作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执行落实,安全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使得职工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不至于一头雾水的开展安全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安全规章的执行和落实,选择责任心强,有担当,安全素质佳的人员从事安全监督工作,确保制度的落实。
(3)按章操作,安全生产。在树立了安全生产意识后,石油的井下作业还需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从而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一是严格要求员工执行作业现场的操作程序,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的执行力度。二是设置可视化的警示标识,建立可视化的安全作业模式,例如在值班房和修井机上悬挂警示标识,在存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地方根据硫化氢含量悬挂不同颜色旗帜等。三是做好隐患识别工作,井下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致使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众多的高度危险的因素,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的安全进行,因此开展好隐患识别工作和安全隐患的处置工作十分必要,例如在实践中开展班前会对施工隐患进行系统识别,通过持表检查和各级监督对安全隐患做好早发现早处置,尽量避免带隐患施工。
油田小修行业作为一个高危行业,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风险和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和基层职工的共同关注,不断完善我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1]白玉兰.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方案设计研究[Z].2008,5:34-35.
[2]路利钦,梁栋林,朱国富.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