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萌(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 天津 大港 300280)
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
张程萌(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 天津 大港 300280)
能源开发的创新与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创新要素。尤其是石油能源,占据着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石油采油有效率提升,当务之急便是就目前采油工艺中的技术缺陷加以分析,从而创新出能够提高采油率的采油技术。鉴于此,本文就石油采油工艺的技术创新加以研究。
石油; 采油工艺;新技术
目前伴随着石油产业的高速发展,石油采油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竞争趋势。如何提高石油采油率,是目前石油工业领域面临的重点改革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石油工艺的采油量,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本文就优化石油采油工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据了解,以往部分的石油采油工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限制了石油采油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便是石油采油与当地经济建设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1]。在实际采油过程中,受温度因素的限制比较明显。如若采油环境中的温度指数过高,电潜泵的采用功能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大泵提液效率低下,也是降低采油率的重要原因。此外,石油采油工艺是一项工程浩大,周期较长的工程。这就导致在采油进度后期阶段,采油设备经过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将出现设备老化,或者采油功能出现障碍的问题。以上问题的出现,将导致原油采油效率持续低下。同时,采油设备老化,将增加采油工程的成本投入。
微生物采油是建立在生物学科所推行的一种全新采油技术形式,所呈现的采油优势不仅体现在高效率上,更深度融合了环保理念。正因为如此,受到了各个采油工程的高度重视与推广应用。该种全新的采油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在生物领域中的快速生长、繁殖与代谢的生物学特性,与原油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2]。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微生物经过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营养组织,以及代谢组织能够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原油产油量的迅速提高,已然成为目前石油采油领域最为环保的一项采油措施。该种采油措施具有的技术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采油成本,更有效辩解了采油工艺流程,从而缩短了采油周期。然而,由于微生物技术受采油环境复杂性的影响,在实际落实上的有关采油功能的有效发挥仍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限制。因此,应全面加强采油现场环境因素的掌控,完善采油环境,将微生物采油这一新兴技术形式的采油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振动采油,也是一种全新的采油技术,在石油领域中应用比较普遍。通常,该种采油技术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水力脉冲,水力振动,人工振动[3]。以上三种采油形式,都是建立在物理学科基础上所推出的采油技术,通过物理振动,实现原油的提取与采集。水利脉冲是通过清除杂质,在物理外力的作用下实现石油地质层结构发生偏移。之后,在进行系列的原油采油就变得容易多了。该种采油形式主要通过增加原油渗透率,实现采油量的有效提高。而人工振动是通过机械性设备的人为操作,增加石油表层地面的振动强度。从而增加原油流动强度,实现高效率的采油。最后一种水力振动也是通过机械性设备,增加振动频率,从而提高采油率的方式。不论以上哪种采油技术,都是通过改变石油的渗透强度,来增加采油效率的。
声波采油所包含的技术形式,主要有从防垢、防蜡、以及降粘等条件下创新的采油形式。声波防垢的技术原理主要指利用声波在石油管道的传播,产生振动,从而消除石油管道内部盐垢等杂质的吸附。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有效降低原油中的杂质含量,从而提高原油采油的质量。而声波防蜡在石油采油中的应用理念主要是通过振动,改变石油蜡质化的状态。以增加原油在石油管道中的流动性,亦是实现高采油标准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最后,声波降粘则是将物理与化学学科有效综合,而推出的采油技术。
二氧化碳作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物质,将其溶解于原油内部结构中,将会发生系列的化学反应。再配合物理振动,从而实现原油采油工艺的质量提高。该种采油形式主要应用于一般性的采油工艺中,采油工程较小,工期较短。同以上几种采油技术一样,该种采油形式的技术初衷也是为了改变原有渗透率,而实现采油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但是,二氧化碳采油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那便是如何维护采油工艺施工环境,以及怎样将二氧化碳运输到原油内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伴随着信息技术渗透领域的扩宽,各种先进的采油技术不断衍生并应用于石油开发与采集过程中。区别于以往采油工艺,创新性的采油工艺所成为的技术优势极为显著。不既能够降低石油采油成本,保证石油企业经济效益,更有助于推动石油产业的绿色能源开发理念的有效落实。
[1]雷芬荣.当前时期下石油采油工艺的新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7,(01):12.
[2]张济麟,杜宏庆,刘海英,田雷,佟欣欣,张泽建.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110.
[3]李鹤孟.石油行业的采油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