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6油藏开发过程中的精细地质研究

2017-03-03 16:01:54刘长春任金钰邱林权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油砂小层油层

刘长春,任 航,任金钰,邱林权,沈 婷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桐寨作业区,陕西延安 717600)

长6油藏开发过程中的精细地质研究

刘长春,任 航,任金钰,邱林权,沈 婷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桐寨作业区,陕西延安 717600)

长6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应用精细地质分析技术措施,掌握油藏工程的评价方法,提高油藏开发的效果。开发了更多的生产井和扩边井,保证油藏的开发达到设计要求。

长6油藏;开发;地质;研究

长6油藏开发过程中,不断总结油藏开发的经验,实施人为补充能量的方式,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采用各种先进的地质资料录取方式和方法,获得精细地质资料。在原有开发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地震技术措施,形成立体的油藏描述图表,使地质工作者更加清楚油藏的储集情况,为后续油藏开发提供依据。

1 长6油藏的开发

长6油藏属于延长油田开发的区块,开发的区块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中心不断向西偏移,开发的是内陆湖泊盆地油藏,属于深湖三角洲沉积盆地。岩石的沉积类型有中、细粒的长石砂岩、局部属于粉砂岩类型,填充物的成分包括方解石、泥岩和石英砂等。长6 油层组的润湿性能偏亲水,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的油藏,给油藏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

长6油藏的砂岩油层具有原生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和微裂缝结构,储层岩石经过压实、胶结作用,由于方解石的胶结强度比较高,达到油层的低渗透特性。油藏的分布状态是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叠加砂体发育的部位,油藏开发的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长6油藏的沉积特性和储油物性的特殊性,油藏开发必须采取相对应的工艺技术措施,得到有层的产量,设法用最低的投入,开采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达到油藏开发的目的。长6油藏的含油性特征是油斑级和油侵级的,含油的岩石颗粒基本为粉砂岩,如果开发过程中,过高的压力冲刷,很容易引起油井的出砂,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砂技术措施,才能实施油井的开发。

长6油藏的开发,经过注水开发和气举采油的工艺技术措施,达到一定的开发效果。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后,使注入水沿着单层或单向突进,引起油层过早地见水,影响到产油量。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注水不均匀的现象出现,水驱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油藏开发的中后期,通过加强注水的方式,调整油层的吸水剖面,提高油井的产量。

由于长6油藏的裂缝发育,注水井网的水线分布平行于裂缝的发育方向,如果使注入水垂直于裂缝的方向驱油,效果就比较明显。对井网的主侧方向的注采关系的分析,主侧向的油井产量基本保持平衡,达到水驱的效果。

地层压力的水平低,保持生产压力,必须进行注水,提高地层的压力,而且其压力分布不均匀,合理设计注入压力,达到均匀驱动的效果。可以通过细分油层的方法,将长6油藏的各个小层进行细分,自下而上划分为多个油层,使油层组中的各个小层开发更具特色,避免层间干扰情况的发生。

2 长6油藏开发过程中的精细地质研究

采用高分辨率的地层学理论,进行长6油藏的精细地质研究,结合长6油层组的沉积特征,通过对油层组中的各个小层的对比分析,编制6~8条小层对比图和油砂体图,了解油层的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及在油砂体上的分布情况。

对长6油藏的储物结构及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小层油砂体的纵向分布和横向排列关系,形成稳定的油水连通。编制小层的对比图和横向连通图,方便对长6油藏的各个小层进行更加精细的地质研究。

通过对岩心的分析和描述,掌握储层流体的物性参数,划分沉积微相的类型,编制出沉积相态图,有利于掌握油层的沉积相态,沉积结构类型,以便采取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油藏的开发生产。由宏观到微观,确定小层的连通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小层评价分类,合并处理各个小层,规划设计统一的开发方案,优化最佳的开采方式,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砂体的展布特征,完成沉积剖面微相图的绘制,解释长6油藏的沉积结构特征,为有效地开发长6油藏提供地质资料。基于油层的低渗、低孔的特性,在平面上表现为非均质性,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和油砂体的沉积存在控制关系,如果水下的河道发育的区域,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比较高,而水下河道不发育,油层有效厚度比较薄的情况下,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比较低。

通过对长6油藏的精细地质研究,细化开发单元,实施细分油层的开发方案,更好地解决了层间矛盾,避免由于层间干扰而影响到油层的产量。通过对油砂体构造模型的研究和分析,掌握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利用高新技术措施,将更多的剩余油开采出来,满足油藏开发中后期高产稳产的需要。

对长6油藏的流体的流动性能的分析和研究,了解流体的流动规律,解决油层的非均质性问题,通过加强注水的方式,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长6油藏是低孔、低渗、低压油藏的代表,通过精细的地质研究,细致地分析油藏的各种沉积结构类型,储油物性的差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满足油藏开发的基本要求,达到油藏开发的目标。

3 结束语

通过对长6油藏开发过程中的精细地质研究,掌握长6油藏的地质规律,为合理开发长6油藏打下基础。精细地质研究的工作,具体到油藏的沉积类型、构造累心、油砂体的特征、储油物性等,在充分了解长6油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开发,能够满足油藏开发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

[1] 史冬梅.盘古梁长6油藏中含水期稳产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Study on Fine Ge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ng 6 Reservoir

Liu Chang-chun,Ren Hang,Ren Jin-yu,Qiu Lin-quan,Shen 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ang 6 reservoir,the fi ne geological analysis technique is used to master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more production wells and expansion wells,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rvoir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long 6 reservoir;development;geology;study

P618.13

:B

:1003–6490(2017)04–0040–01

2017–04–06

刘长春(1988—),男,山东菏泽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油砂小层油层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2:34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云南化工(2020年8期)2020-08-25 09:13:44
厚坝地区油砂储层评价研究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曙光油田杜813油层的初浅介绍与地质分析
油砂SAGD水平井钻井液体系
有机溶剂萃取加拿大油砂应用研究
油砂矿含油率的测定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