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与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及对策
邵滢宇1,王婷婷2
(1.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2.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气象要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气象要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并建立起与之相对应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机制和防范交通事故发生必要的措施,对避免或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发生交通事故时所对应的天气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气象要素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不同,从而给出道路交通安全管制的对策及预警方案。
气象要素;道路交通安全;对策;预警
气象要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资料统计分析发现:约有4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与气象要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而由气象要素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所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则往往更严重。在恶劣气象条件下高速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大,很容易由一起事故引发另外一起或一连串的事故,而且恶劣气象条件对于事故救援和交通安全管制工作也十分不利。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地理环境也是千差万别。相同的气象要素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理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基于气象要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通过对交通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对驾驶员问卷显示:影响交通安全主要气象要素依次为雾、道路结冰(冻雨)、雪(降雪、积雪)、雨等气象要素。其它的大风、高温、低温冷害、沙尘暴等相对次之[2]。
2.1 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在诸多气象要素中居首位。雾天能见度下降,妨碍驾驶员的视觉。特别是在团雾天气,驾驶员的视力下降更多,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力,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浓雾。不仅影响驾驶员的视觉,还使驾驶员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浓雾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可发生。尤以午夜至清晨发生几率最大。
(2)团雾。亦称地形雾。团雾因局部水汽受辐射降温而引起。多发生于山区、低洼地带、高速路,清晨6-8时或者是雨后出现。团雾对驾驶人员的影响除具备浓雾的影响特征外,还易使驾驶人员精力分散,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2 道路结冰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结冰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在诸多气象要素中次之。发生范围广,主要是发生在秋冬或冬春季节转换,温度日较差较大的季节。道路结冰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对附着力的影响。路面结起冰层,使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减小,附着力大大降低,使车辆行驶稳定性与车辆的制动性驱动性极差。在所有不利气象要素中,路面结冰是使路面摩擦系数降低最明显的。
(1)在秋冬或冬春季节转换时期,温度日较差较大的季节。由于降水或地面冰雪融化,当温度降低时而结冰,形成的道路结冰现象,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在深秋或者初春极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南方的冻雨也是属于此类现象。
(3)由于雨夹雪或雨转雪在路面上形成一种湿雪的现象,其危害不亚于道路结冰,也是不容小觑的。
2.3 雪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降雪主要是影响高海拔、高纬度区域。虽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没有雨的影响范围广
(1)降雪对能见度的影响。降雪时飞舞的雪花阻碍视线,导致能见度降低。小雪时,能见度将降至1 000 m以外;中雪时,能见度将降至500-1000 m之间;大雪时,能见度将降至500 m以内。此外,雪后晴天时,由于积雪对阳光的强烈发射作用,产生眩光,也会使视力下降。如果下雪时伴随有大风会造成风吹雪。风吹雪发生时会使能见度变差、视距变短甚至产生视程障碍,视距可从100m以上的状态,在数秒间变成无视距的白色世界,易造成驾驶人员判断失误,对车辆的运行来说非常危险。吹雪和积雪还将形成白色单调的行车环境,不利于驾驶员安全。
(2)雪对附着力影响。当车辆的车轮行驶在松软的雪路面上时,阻碍车轮相对路面打滑的主要是车轮与路面的摩擦作用,其次是被压挤变形的突起部分嵌入轮胎花纹凹部所产生的抗滑作用。车轮打滑现象只有在克服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并且嵌入轮胎凹部中的路面突起部分受到纵向剪切而断裂时才发生,雪的抗剪切强度很低,被剪切面的雪又把车轮凹部填满,车轮胎表面与雪之间的摩擦更小,故附着系数也小,车轮就易打滑。
(3)由积雪所引发的雪崩虽然属于次生灾害,但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2.4 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时空跨度大。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和塌方,冲毁道路、桥梁,房屋、农田等,也是引发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气象要素。
(1)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能见度的下降、标志标线的可视性和可读性降低等。由于降雨的作用,高速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会形成水雾,造成道路上能见度下降,降雨强度越大,能见度越小。夜间下雨雨滴还使车辆照射光线发生散射,影响驾驶员对前方路线转向、路面状况等的判断。
(2)降雨对附着力影响。降雨导致道路表面覆盖一层水膜,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由于水膜的润滑作用,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显著降低。另外,由于纵坡的原因使道路表面的排水径流长度增大,如果路表光滑,那么路表面在降雨作用下形成水膜,使得轮胎产生水漂,使汽车无法控制行驶方向。在路面有水膜存在的情况下,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大大降低。
(3)由暴雨所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如山洪、泥石流,塌方等。
(1)在高速公路沿线合理规划建设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尤其是在气象灾害或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高发区域要适时再加密建设自动气象站。使实时监测高速路沿线气象要素和地质变动情况的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各高速路的出入口和沿途架设的电子大屏幕上,使各级管理部门和驾驶人员时刻掌握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或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2)高速公路沿线要建设六要素的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即温度(气温和地面0 cm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湿度、风速的大小对雾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温度、风速,尤其是地面0 cm的温度对道路结冰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降水强度、时空分布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该路段的能见度、路面积水,对山洪、泥石流、塌方等也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
(3)在气象灾害易发、多发、高发区域要适时再加密建设自动气象站。并在其上下游的一定路段架设大型电子显示屏,将探测到的实时数据实时传输到电子显示屏上,对过往驾驶人员警示提醒。
(4)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即山洪、泥石流、塌方、雪崩易发区域和翻浆路段要架设一定密度的高清探头,并将探测到的影像实时的传输到该路段上下游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
(5)对确需改造的路段,进行必要的改造,消除事故隐患。
道路交通事故的救援要本着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快速反应的原则,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路网建设的无限延伸,安全对策硬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也必须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驾驶人员大力开展气象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科普宣传,做到防患于未然。
[1]石茂清.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8:30-32.
[2]张利,汪林.不利气象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11,81:120-123.
1002-252X(2017)01-0032-02
2017-1-1
邵滢宇(1987-),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