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后抑郁合并上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3 05:54沈林芳吴彩虹包永珍何敏琴顾旭东任芸李岩
护理与康复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压氧上肢偏瘫

沈林芳,吴彩虹,包永珍,何敏琴,顾旭东,任芸,李岩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后抑郁合并上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沈林芳,吴彩虹,包永珍,何敏琴,顾旭东,任芸,李岩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抑郁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及虚拟现实技术干预。高压氧治疗每周6次,每次吸氧60 min。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每周6次,每次30 min。于干预前、干预10 d后、干预1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况,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1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偏瘫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抑郁;高压氧;虚拟现实技术

脑卒中已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心境持续恶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忧伤郁闷、失望或者失败感、食欲下降、睡眠障碍、体质量减轻等,是阻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据国外文献报道,PSD发生率为20%~70%[1]。PSD既能直接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职能造成影响,又能够严重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由此而导致恶性循环,引起病死率增加[2]。另发现约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其中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4]。本院康复中心自2013年7月开始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旨在探讨对其抑郁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入选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5],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本院康复治疗中心住院治疗患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愿意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偏瘫侧肢体功能上肢Brunnstrom分期[6]≥Ⅲ期,肢体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7]≤2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8]评分>8分。排除标准:有明显失语,智能损害而影响正常交流者;既往有精神科疾病史;有高压氧禁忌证者。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静脉输液治疗,并予口服药物。

1.2.1 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上肢训练均由有经验的治疗师执行,训练时间为每天45 min,每周6次,持续治疗1个月。训练内容包括良肢位摆放、上肢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lies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心理治疗。上肢训练:Bobath握手,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双手交叉摆动训练,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运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运动,腕关节背伸,手指屈伸,拇指对指等训练。ADL训练:穿脱衣服,解系衣扣,穿脱鞋袜,进食,步行,上下楼梯及如厕等训练。心理治疗:鼓励主动倾诉,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诱导患者暴露其抑郁心境,并借助心理放松手段来对抗这种抑郁情绪[7]。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高压氧和虚拟现实技术治疗。

1.2.2.1 高压氧治疗采用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压力0.1 MPa,加压时间20 min,稳压后吸氧60 min,中间休息10 min,吸氧结束后均采取匀速减压20 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除周日休息外,连续治疗不间断。

1.2.2.2 虚拟现实技术治疗采用某公司生产的BioMaster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将运动传感器分别固定上臂、前臂、手掌,然后根据患者运动能力和完成程度,循序渐进选择不同模块的运动方式。擦桌子、转移物品、锯木头、盛饭、进食、喝水、洗脸、打鼓、接物、切菜、摆放物品以及赛车、守球门等游戏。虚拟现实训练能训练患者患肢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肘关节的屈曲/伸展,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手指、手掌抓握力及运动协调控制能力,根据患者完成情况,系统会给予评分。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每周6 d,连续8周。完成相应的作业操作后,随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实时调整任务内容难度。患者的信息和锻炼结果可以随时记录,以便日后查阅和对比治疗效果。

1.3 评定标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0 d后、干预1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分析。采用HAMD评定抑郁程度,该量表有17项内容,分别为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迟滞、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性症状、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评分等级为0~4分,总分<8分为无抑郁,8~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定上肢运动功能,共33项,每项评分0~2分,满分66分[9],分数越高,说明患者上肢的各种功能越好,分数越低则功能越差。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有10个项目,分别为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修饰、用厕、进食、床轮椅转移、活动、穿衣、上下楼梯、洗澡,评分等级为0分、5分、10分、15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独立性越好[10]。3个量表测试均由患者的责任护士完成,每项测试阶段每例患者发放1份,回收1份。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0 d后干预1月后观察组4022.28±5.3612.58±6.236.74±5.08对照组4021.34±6.2216.45±4.129.52±4.46 t值0.7243.2772.601 P值0.23600.00080.0056

2.2 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0 d后干预1月后观察组4017.02±3.9136.51±3.2450.26±3.80对照组4016.81±4.1232.26±2.8642.16±4.02 t值0.2346.2209.261 P值0.408<0.05<0.05

2.3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10 d后干预1月后观察组4027.42±10.98 58.48±15.10 79.78±16.91对照组4027.98±11.94 48.92±13.96 70.08±16.02 t值0.2182.9402.634 P值0.4140.0020.005

3 讨论

3.1 PSD合并上肢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PSD是由于长时间肢体功能障碍、ADL下降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1]。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现PSD患者由于主动参与性不足及对程序性、序列性活动记忆障碍,导致其认知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其康复疗效。尤其上肢精细动作的恢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康复效果常不尽人意[12]。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来改善偏瘫患者的抑郁和上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2 高压氧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在PSD合并上肢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已有研究显示高压氧在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急性脑梗死中坏死灶的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区,部分神经元细胞由于缺血低氧,细胞功能停止,但在恢复供血供氧后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13]。高压氧不仅可以改善PSD患者的脑血流,还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及认知症状,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速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4-15]。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接受而造成,让其进入虚拟环境中去锻炼,做家务,做游戏,能有效改善抑郁状况及上肢运动功能。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虚拟现实技术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16-17],能够改善患者上肢协调控制能力,提高偏瘫上肢肩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拮抗患侧上肢增高的屈肌张力,更好地改善屈身肌运动的协调性,并能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减轻患者抑郁症状,还能避免在真实的作业环境中会发生的如跌倒、被物体碰伤及开水烫伤等危险,更好地保证训练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干预10 d后其HAMD评分、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在干预1月后其HAMD评分、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10 d后及对照组进一步改善。

3.3 虚拟现实技术训练中选择患者合适的项目是关键虚拟现实技术训练中锻炼上肢肩关节的虚拟技术有大鱼吃小鱼、轨迹飞行、运动看视频、轨迹追踪等,治疗师需要针对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虚拟现实技术,前3次以选择为目的,从第4次开始治疗师必须为每例患者选定适合该患者的目标开始重复训练,最终达到相同的效果,做到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1]张正志,陈丽娜,杨加亮,等.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6,15(3):269.

[2]House A,Knapp P,Bamford J,et al.Mortality at 12 and 24 months after strok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t 1 month[J].Stroke,2011,32(3):696-701.

[3]姚滔涛,王宁华,陈卓铭.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的循证医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65-570.

[4]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3-394.

[5]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6]李周,周虹,孙莹,等.综合康复评估及训练系统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的运动控制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63.

[7]李辉,傅建明,顾旭东,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31.

[8]许贤豪.神经心理量表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85.

[9]周维金,孙启良.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50.

[10]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2-434.

[11]Auerbach J.Therapeutic recreation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stroke patient[M].New York:Haworth Press Inc,1998:123-128.

[12]王茂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3-394.

[13]王雪晴,林红,甄君,等.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377.

[14]龙洁,刘礼珍,蔡焯基.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45-148.

[15]张凌云,张萍,张乐.高压氧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18例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7):665.

[16]顾莹,田利华,陈红.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和康复作业治疗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26(6):579-581.

[17]Mouawad MR,Doust CG,Max MD,et al.Wii-based movement therapy to promote improved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poststroke:a pilotstudy[J].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1,43(6):527-533.

R473.74

A

1671-9875(2017)02-0146-03

沈林芳(1980-),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8-15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AY21031-3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2.014

猜你喜欢
高压氧上肢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