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德民 宋建华
我社书画院院聘画家山水、花鸟展(第三回)
◇ 尤德民 宋建华
中国画发展到近现代,在20世纪的近百年中,基本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融合西方艺术,向现代化转型。比如徐悲鸿、周思聪之于人物画,李可染、张仃之于山水画等等,老一辈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传统,为艺术史书写了新的篇章。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画家,现在基本都已功成名就、各自雄霸一方。而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新生代画家,成长在一个社会形态新旧交替,保守和开放并置的时代。传统与现代不经意间的碰撞,使他们走向新生的未来,曾经的彷徨、迷惘和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作一件件包含激情的心灵印记。他们或为心中的文化净土坚守,或对当下的生命状态担忧,亦有对祖国山河进行宏大叙事般的讴歌。
苏高宇 六花莫道空清白68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金心明 金鼓洞34cm×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云门张岩 山月随人归136cm×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本次我社书画院院聘画家山水画展(第三回)所邀请到师恩钊、鲍铁雷、白联晟、周松、云门张岩、郭善涛、张喆、杨运高、王雪峰、贺海锋十一位画家,有九位是七八十年代生的,另外两位分别为“40后”和“60后”,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年龄阶梯式的画家布局来策划本次展览,主要是想为广大读者和观众呈现一个较为全面的当代山水画创作现状范例,画家既可以相互横向借鉴,又可以纵向思考各自的得与失。
这十一位画家,均研习传统绘画多年,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细致解读和临摹体验,中国山水画那种宁静旷达的情怀,以及借助笔墨语言所营造出来的幽远苍莽的意境,与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所形成的颇为相似的传统绘画语言相吻合,逐渐使自己的创作进入一种“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境地。在他们的作品中,笔墨并不仅仅是常人所说的浓淡干湿,也不单纯是某家某派,其画面意境的塑造是与他们的情感、画技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传统绘画中“我自有我法”的艺术法则,通过他们各自的实践创作,最终赋予了山水言志的生命精神。
同样,在以“诗花墨雨”为主题的院聘花鸟画作品展(第三回)中,我们继续推出了十位画家,他们分别是楼有刚、苏高宇、王国仕、何先球、姚晓冬、陈涛、陈昭、李兴杰、李阳、王毅。这十位艺术家大部分都有专业美术院校的教育背景,有着扎实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在对待传统上又有各自不同的诠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位艺术家用不同的笔墨语言阐发自己眼中的花鸟世界,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在他们的笔下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都是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不同的是每位作者赋予了它们各自的神韵,不拘一格。
“山水写意,人物写神,花鸟写生”,花鸟画注重写其生意、生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应该是在五代以后逐步成熟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西蜀黄筌和南唐徐熙,成为后世花鸟画之开宗。清张庚《国朝画徵录·迟煓传》曰:花鸟有三派,一为勾染,一为没骨,一为写意。勾染黄筌法也,没骨徐熙法也……其写意一派,宋时已有之,然不知始自何人。至明林良独擅其胜,其后石田、白阳辈,略得其意。花鸟画发展至今,经过历代大师们的探索和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笔墨表现形式,但不管怎么发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精髓不能丢失。如何用传统的笔墨语言体现当下时代精神,也是摆在书画家面前的重要问题。通过此次花鸟画展,可以看到当今年轻一代画家在这些诸多问题方面的探讨、追求和担当。
责任编辑:宋建华
张喆 江行初见客 68cm×68cm 纸本墨笔 2016年
杨运高 天境 238cm×192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白联晟 观山记 136cm×204cm 纸本墨笔 2016年
师恩钊 云山初雪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周松 心定莲花开136cm×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陈昭 家乡风味136cm×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王国仕 清气满园香68cm×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陈涛 竹石鸟语68cm×34cm 纸本墨笔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