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亮
摘 要:在体育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及时、巧妙、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游戏,牢牢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体质,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合理及时地进行游戏是一堂好的体育课的支撑。
关键词:游戏;体育课;精神支撑
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培养学生合作、团结、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安排过程中,往往在主教材的后面会安排一个辅助设计教材,它通常是一个适合本次教学任务的有趣游戏。而且这个游戏的设计与教材十分吻合,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和便于操作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小学生欢迎。这样的游戏安排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本教材所要求的技术动作,让学生高兴地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各方面素质,同时还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宽松、民主和谐,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每次课程安排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带有竞賽性的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不仅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相关动作技能的掌握,同时还使他们在紧张且活跃的竞赛中增加练习次数,不但能积极巩固技术动作,而且还能更进一步增强体质。有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总是简单地做些热身活动,不但动作生硬而且内容无趣,学生很不喜欢,于是造成学生要么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受伤,要么对课程技术掌握不彻底,教学任务没完成,教学效果差,长此以往学生就对体育课产生了厌倦情绪。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明白“游戏”是体育教学的支撑。一堂好的体育课,必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有趣的、活泼快乐的游戏,要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并且十分高兴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体育课对游戏的设计和要求就十分必要,无论是教学的开始准备部分,还是教学技术的突破和训练掌握部分,我们都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安排与教材相适应的游戏作为支撑。例如,教师要利用体育课常见的棒操、球操以及一些舞蹈动作做为学生的热身运动,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兴趣。在主教材方面,也要多想一些竞赛性的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对体育课十分喜爱,只要上体育课他们就欢呼雀跃。但是由于主教材的教学形式单一,技术含量较高,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加之有的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也单调,学生也就敷衍了事,配合不积极、不主动,导致体育教学达不到增强体质、掌握技巧这个目的。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结合主教材精心进行游戏设计,以玩促学,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培养兴趣,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
怎样才能结合教学发挥好“游戏”的支撑作用呢?笔者有以下体会。如针对每学期开学就是跑的教学,原来我们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厌烦。我们不妨利用情境设计一些追逐跑、接力跑等游戏,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设计跨步跑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上课时很易被一些外界事物干扰,加之他们的自控能力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不能在40分钟内有意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认真上好课,所以我们要利用郊游的情境,设计“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有童趣的游戏去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教师吸引,课堂学习气氛就会很浓,学习效果也会相对好些。在课堂结束部分的放松运动,我们可以用缓松的音乐来代替口令,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体育教学的不同体会和认识,但是要想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成长,积极完成一节体育课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技术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合格人才,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就要使“游戏”成为体育课的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石瑞章.体育教学游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