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爱新
摘 要: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从而受到教师的青睐。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激发兴趣 积极参与 启迪 思维 丰富感性
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从而受到教师的青睐。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语文本来是门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信息媒体,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也来。。如我在教学《 琥珀》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軟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展现一万多年前松树林里发生的那一幕,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比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又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引发学生议论: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交互性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也可以与外班、与外校交流,这样,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也更为及时,便于教学的调控,便于互相促进,真正能够做到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交流。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课文的重、难点用几个问题来分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来解决。由于以小组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不同的任务,因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各组之间的竞争,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可以上网查询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资源,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同学共享。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又增强了和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绝对不是赶时髦,而能被实践证明是我们语文教学手段的一个好法宝,应该得到更多的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