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何必强求适合

2017-03-02 19:45刘琳
中国德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年龄段孩童分级

刘琳

连日来,一篇名为《“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的文章激起阵阵涟漪,在一名正紧张备战高考的学子撰文《我们不适合阅读“四大名著”吗?》给予正面反驳后,网评不断、议论不绝。究竟什么样的阅读才是“适合”的?阅读难道真的必须以“适合”为标准吗?

“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地位不容置疑,且深受國人喜爱,曾多次以明显优势入选我国国民最喜爱的图书前四名。不仅如此,“四大名著”在青少年中也拥有众多读者,书店中少儿读物的“招牌”就是“四大名著”,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读过这四部书的也比比皆是。然而,常年被列入必读书目的“四大名著”居然有一天被发现不适合孩子读了,还这么危言耸听,充斥着“阴谋诡计、尔虞我诈、色空幻灭、佛法深远……”似乎连成年人都不适合看了,更何谈孩子?

近年来,为了响应建设“书香中国”号召,阅读逐渐回归大众视野,阅读推广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被各大阅读推广机构和知名学校研发和推崇的“分级阅读书单”尝试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推荐看起来“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然而,阅读真的需要分级吗?分级阅读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挑灯夜读的背影,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在书海中遨游。很多当代的学者、作家回忆自己的读书岁月,大抵都是这样的——童庆炳在地拉那大学“偷书”,像一只饥饿的狼;莫砺锋能借到书就读,“乱读一气”;莫言童年时有空就看“闲书”,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诚然,时代不同了,出版物不再匮乏,阅读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成人对孩童的指导与干涉日益增加。呵护备至的不仅是生活,还有思想,生怕书籍中的一点点世俗、一点点暴力伤害了孩童,却不知,精挑细选的分级反而是对阅读生态的破坏,是对孩童在阅读中鉴别真伪、善恶、美丑能力的不信任,是对孩童在自由阅读中自发成长的抵制。

相对比美国中学生的阅读,在初中、高中阶段,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是英文课的重要内容,《杀死一只知更鸟》《蝇王》《伽玛射线下的雏菊》《麦田守望者》《英王詹姆士版旧约圣经》《俄狄普斯王》《了不起的盖茨比》《白鲸》……其中不乏重口味的细节。面对家长的抱怨,校方坦言以待:大凡严肃的优秀文学作品,毫不例外地直面社会和人生的苦难,换任何作品都逃脱不了。

面对阅读,家长和学校与其煞费苦心地挑选“适合”的作品,倒不如陪着孩子一起阅读、思考和交流,让孩子在阅读中认识这个真实的世界,在真实的阅读中收获感动与成长。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年龄段孩童分级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Do Softly Pray
珍惜现在的年龄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童年之歌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