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瑜伽教学中的误区及优化策略探究

2017-03-02 10:49冉春燕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误区高校

冉春燕

【摘要】瑜伽运动自2002 年正式被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经历了近14个年头,经过几代教师的不懈努力瑜伽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直到今天引起广泛关注和喜爱是值得体育教育者欣喜的,但通过笔者的课堂调研发现,高校瑜伽课教学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集中在人的因素上,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目前我国高校瑜伽教学中集中体现出来的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建设性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对改进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 瑜伽教学 误区 优化策略 探究

前言

高校瑜伽课程的开设虽然经历了14年之久的发展,虽然在学科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不能绕过一些典型教学误区,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缺专业化、持续性,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学效果课堂体验满意度低,学生学习兴趣逐年下降,瑜伽校园活动组织过少且缺乏良好氛围的创设意识不能实现课堂内外有效联系、延展等人为问题。精神影响行为,因此只有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推动行为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不止局限于揭出目前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主要误区,更想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一些可行性的优化策略来提升我国瑜伽课程的开设水平。

1高校瑜伽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1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体系性及持续性,科学性低

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下。我国高校体育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瑜伽课程的前景,只是顺应高校体育课改大潮引入,因此也就无法期待其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参与到该学科的建设工作中。再加上由于高校瑜伽教学引进至今我国教育部并未对其进行统一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更未开展瑜伽教师从业资格认证,导致瑜伽课程虽然在高校得以开设,但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开展情况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教师教学内容“无据可依,教无定法”基本无权威教材和教学大纲可依,教学内容多老师根据自身需要从网络、社会瑜伽视频获得,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特定动作上,无法涉及瑜伽历史、瑜伽运动理论等理论性内容,由于理论部分的缺失和片面化教学设计必然导致瑜伽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体系性和持续性。瑜伽课的课时安排一般仅安排一学期18—36个课时,且处于选修课或辅修课地位。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瑜伽课程在设置上的误区则高校瑜伽不会获得长足发展。

1.2 教师队伍水准不一,普遍轻理论教学,主要追求动作的专业化及难度轻心灵感悟

瑜伽运动本是一项综合医学、体育、宗教和哲学而构建起来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仅讲求动作的精准、柔美,更在于强调身心合一的专注控制和关注心灵感悟。通过瑜伽运动不仅可以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在于通过运动过程的冥想得到心灵的净化。由于瑜伽运动自身的特点必然要求该运动的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情商和课堂调控能力,以保证参与者获得较高的情感体验。但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检索得来的数据显示,高校瑜伽教师队伍来源参差不齐,多数来自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瑜伽运动理论培训的形体课甚至由一些体育教师兼职授课,再加上缺乏统一科学的教材使得老师普遍存在“教无可依,教无定法”的尴尬局面。所教内容绝大多数来自网络或教学视频,教学内容多为临时抓凑,缺乏一个系统性和持续性。因为自身对瑜伽运动的理解水平有限,更难以讲授其深邃内涵及相关理论,让学生无法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认识,主要精力放在较易实现的标准动作上。即便主要追求动作的专业化由于高校瑜伽教师普遍对瑜伽运动项目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养生及健身方法.对身体的柔韧、力量、耐力素质的要求不清晰,难以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较高的愉悦感和通过冥想实现心灵感悟。更有教师对瑜伽动作难度和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缺乏预见,导致学生对瑜伽运动损伤缺乏认识,一旦损伤出现则带来较长时间的瑜影响。

1.3 学生课堂体验效果差,校园氛围缺乏创设,长期学习意愿低

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感受是检验教学效果好坏的直接衡量标尺,高校瑜伽课开设的好坏则必须要落实到学生的体验感受上。通过问卷得知,高校学生普遍对教师“讲解-示范-模仿”这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缺乏热情与激情的授课方式表达了不满,课堂体验效果普遍差,所在的學校教师从未组织过校内瑜伽比赛或活动的不在少数,瑜伽校园氛围缺乏创设,参加过瑜伽课的学生普遍感觉瑜伽没意思,学生长期学习的意愿低。

2 高校瑜伽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1 相关教育部门制定统一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强化其科学性、系统性及持续性

教学大纲是课程开设的依据,相关教育部门必须要拿出专门力量和财力来加强对瑜伽运动的研究,并根据瑜伽运动的形成历史及运动理论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高校瑜伽课程,防止高校瑜伽流于形式,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2.2 优化教师队伍,加强高校瑜伽专业教师的培养及常规性培训,优化教学效果及反馈机制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持续性的学习和进修。特别是随着当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因此要想彻底改进当前瑜伽教学则相关教育部门必须整合资源,加强加强高校瑜伽专业教师的培养及常规性培训,优化教学效果及反馈机制,设置瑜伽专业考核认证,实现专人专岗,并对教学效果定期进行考核,建立科学、高效的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难度及教学重难点。

2.3 创设瑜伽校园氛围,创设展示平台,增强学生体验感、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意愿

对比三大球在高校的强势发展不难看出校园氛围的创设对于体育运动的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瑜伽运动更需要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来扩大运动人群基数,必须要多样化课堂呈现形式并通过一定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延伸到课外,利用互联网平台架设各种展示平台来展示精品课堂及优秀教师教学风采,从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体验感、参与感,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意愿。

【参考文献】

[1]郭磊[J].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2.10,217页. [中国职工教育].

[2]史利[J]. 高校瑜伽教学误区及改革探讨,2014.8,31页,[职业技术].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误区高校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