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深耕细作

2017-03-02 23:07刘稚亚
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单霁翔文化产业消费

刘稚亚

站在2016年的终点,回首望去,你会看到中国经济这一年间的美好与困惑。它美好:经济增长率或将实现6.7%,总体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周年,“三去一降一补”初显成效;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喷涌而现,共享、数据、智能等概念颠覆着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它也困惑:改革中总有难啃的硬骨头;房价高起不落,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隐忧;国际形势波谲云诡,“黑天鹅”们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变数,谁也说不清;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我们的钱袋子还安全吗?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在渐行渐近的2017年。

2016年,文化产业领域也经历了不小的动荡。IP继续呈井喷之势。互联网企业、影视公司等机构纷纷重金投资各类IP,资本更是强势进驻IP产业链,这些因素使得IP站在了内容时代的潮头之巅。

2016年也堪称网络直播元年,各种直播平台争奇斗艳。虽然直播野蛮生长、泥沙俱下,亟须行业规范和精英介入,但一个近千亿元规模的新兴市场已然形成。

2016年我们也看到,海量粉丝、热度话题、强大商业变现能力和日益延伸的产业链,使“网红经济”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社会现象。

借直播东风,“移动电竞+直播”风生水起。移动电竞成为移动游戏产业重要的一环,它不只是某个游戏细分品类的崛起,更是对整个网友行业的一种颠覆。

在利好政策、创意经济(IP)和互联网金融三驾马车的强势拉动下,文化产业不断焕发生机,那么等待我们的,会是“2020年成为支柱产业”这一预言可能提前实现的利好消息吗?

利好政策:充当推手

如今各省的文创产业都发展得有声有色,而且集聚区已经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201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特色村镇和重点项目。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功不可没。

例如,青海省就于12月底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提出青海文化产业发展应该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规模、集聚发展。其中还明确提出了河湟文化产业集聚区、热贡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江源生态文化体验区、环青海湖生态文化旅游先行区、昆仑文化产业集聚区等,希望可以通过培育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形成有规模的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

此外,我国对原创舞台艺术、原创影视动漫、原创出版物的生产创作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并通过排演特色演艺剧目,策划出版系列精品图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创作、出版和翻译,推动动漫、网络影视、网络游戏及衍生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支持开发适合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原创数字文化产品,着力培育本土原创品牌。

而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及家庭作坊、小微企业的发展也都离不开政府和资金的扶持。通过利好政策引导民间艺人和小微企业等向特色城镇、乡村靠拢聚集,通过发展乡村田园观光、生态创意农牧业、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民族演绎,乡村手工艺品等特色生态文化产业,从而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策執行:落地困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政策的支持。“必须承认,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就拿博物馆来说,国家应该出台更多政策鼓励博物馆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使更多的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能够进入博物馆的设计领域。”单霁翔说。

国务院2016年5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政策推行半年多来,遇到的主要难点就在于文件不能切实落地。“各个城市、各个地区都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切实地落实国家政策和指导。而且每个地区的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一定不能照搬,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模仿。”单霁翔强调。

另一个方面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单霁翔认为,文化产业应该更加深刻地挖掘自己产品的信息,把它凝练起来交给社会公众,让人们能够与这些产品产生互动,促使其设计出更多的文创产品。“就今天来看,与受众互动这一点做得还不够。文化产业需要结合人们的实际文化需求来研究其前进的方向,而不能固守阵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太快,如果固步自封,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单霁翔以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亚文化举例。亚文化和新经济实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人们对亚文化有需求,愿意投入人力物力,所以有利于新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新经济发展又使更多亚文化形态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二者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是社会的新常态。“所以文化产业一定要追踪前沿,追踪科技进步,追踪人们的生活需求,来发展自己,永无止境,不能懈怠。”单霁翔总结道。

政策影响:消费升级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意见指出,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在旅游消费方面,意见提出,2016年底前会再新增100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研究出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制定出台游艇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有序推动开展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规划建设50-80个公共游艇码头或水上运动中心,探索试点游艇租赁业务。

在文化消费方面,则稳步推进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尽快总结形成一批可供借鉴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消费模式。出台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体育消费方面,2016年内完成体育类社团组织第一批脱钩试点。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联赛改革为带动,推进职业联赛改革。制定实施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专项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在健康消费方面,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由31个试点城市向全国推广。促进健康医疗旅游,建设国家级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推动落实医疗旅游先行区支持政策。

在教育培训消费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所办教育机构改革。加强教育培训与双创的有效衔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相关教育培训实践,为双创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此外,2016年以来,中央已多次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那么,效果如何?

“过去这一年,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中国居民消费的升级。随着大家温饱问题的解决,衣食无忧,文化开始变为一个显性的需求。”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作为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他同时认为文化产业在未来充满可能性。

他指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用户更愿意为文化产品付费。“比如爱奇艺付费会员过去这两年增长很快,到2016年6月会员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开始倾向于追求更高质量的内容和享受。”李彦宏说。

李彦宏对2017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看好:“现在老百姓需要好的文化内容,而且愿意为之付钱,谁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挣钱就是水到渠成的。让内容的原创者有更强的动力去做事情,同时也能收获相应的回报,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中国具有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无论从发展文化产业还是推动中国在新形态下经济的健康发展来看,都需要把这部分潜力巨大的消费激活出来。“让它对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这或是相关政策出台的初衷。”魏鹏举如是说。

猜你喜欢
单霁翔文化产业消费
国内消费
和单霁翔的四次“偶遇”
新消费ABC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