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台 黄丽芬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猪”。作为生猪养殖大县,龙游县本届人大常委会立足县情,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创新调研和审议方式方法、强化跟踪督办闭环管理,持续监督推进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为实现“一江清水出龙游”保驾护航。
“江水清澈,鱼翔浅底,忽而飞近的白鹭掠水面而过,欢快啁啾;三五成群的村妇在河中低头浣衣,间或打闹嬉戏,欢声笑语萦绕耳际……”这是2016年7月上旬,龙游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回头看”时的场景,看到这一年来有力监督的成果,视察人员无不啧啧称赞。
全员调研,了然于胸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一直以来,龙游县人大常委会把“功夫”下在了会外,坚持监督检查、实地调研相结合,瞄准短板找准病因。
根据计划,龙游县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3月24日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县政府关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及监管情况的报告。可在3月初,县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率农工委、建资环工委以及全县11个非禁养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就全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情况开展全面调研。与此同时,常委会还组织2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10名人大代表和15名相关工委委员,兵分3路,分别赶赴“养猪大镇”——湖镇镇、詹家镇和模环乡进行实地调研,每个调研组随机抽取6家养殖场,其中3家为污染物生态化治理单位、3家为污染物工业化治理单位。
在模环乡许立军的生态化养殖场,其周边油菜地正是养猪场的沼液消纳地,一个个滴灌喷头整齐地排列着,潮湿的泥土里错落有致地长着绿油油的油菜秧苗。据许立军介绍,这片地里每天都进行沼液滴灌作业,干湿分离后的生猪粪便则定期卖给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但调研组绕着贮液池和氧化塘走了一圈,发现贮液池雨污不分,要是碰上持续降雨的天气,贮液池里的沼液是否会溢出?在随后走访的2家生态化养殖场,调研组发现有的消纳地上没有实现农作物全覆盖,有的未全部完成沼液管道铺设。
这些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代表们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有的还用手机拍照保存了现场画面。“这样的审前调研,效果很好,不仅能让我们掌握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在面上和点上的实际情况,有相关单位负责人随同,很多问题还能在现场就得到答复和了解。”常委会组成人员余浏娟说,惟有对实际情况了然于胸,审议的时候才会有话说,才能说得准。
“微创新”审议,审“深”议“透”
2016年3月24日,全员审前调研结束后半个月,龙游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如期召开,专题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及监管情况的报告。
为创造宽松的审议环境,常委会在审议地点和形式上均做了“微创新”。在集中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和工委调查报告后,按照全员调研的分组安排,到不同的会议室分小组审议。在以往的常委会会议上,一般仅三五个常委会组成人员会要求发言。可在该次会议的小组审议现场,常委会组成人员争相就该项工作发出自己的声音。
“生态化治理不够彻底,消纳地的消纳能力有限,会间接造成土壤板结、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养殖总量仍然偏大,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减量控制的文章。”龙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耀明开门见山,第一个发言。
“生态化治理效果没有工业化治理的好,仍然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特别是下雨天。”县人大代表、詹家镇芝溪村党支部书记刘寅业紧接话匣子。
“哪类养猪场该实行工业化治理,哪类养猪场可以实行生态化治理,标准还不是十分明确。工业化治理成本高,一些小的养殖场舍不得投入,少量投资进行生态化治理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县人大代表童仕赋提出,政府要下决心、想办法,通过饲养量交易,鼓励小的养殖场自动拆除。
…………
一条条意见建议,针针见“血”,句句兜“底”,招招见“功”,直指“痛处”和要害。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但似乎都言犹未尽。
“实行了全员调研和分组审议,效果立竿见影,会场气氛很热烈,也确实能把议题审深议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中民坦言,在此之前,委员们既没到实地去看过,也碍于全体会议上齐坐一堂的政府部门“一把手”,很多审议发言常常浮于表面,致使审议监督犹如隔靴搔痒。
“没想到代表不仅问题看得准,还很全面,指出的都是我们在生猪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短板。”列席会议的龙游县环保局副局长黄建彤坦言。
小组审议结束后,常委会继续召开全体会议,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结合会前调研情况和小组成员现场审议意见进行了集中发言。
跟踪督办,持续巩固
会议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正式向县政府交办了《关于我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及监管情况的审议意见》,工作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督查上,并向各室(委)和乡镇(街道)下发了《关于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及复养情况督查的通知》,坚持杜绝一审了之、一议过之。
2016年5月16日至26日,龙游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各室(委)、乡镇(街道)人大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兵分6路,对全县11个仍有生猪养殖的乡镇(街道)开展督查。其间,每个督查小组随机抽查3个行政村、6家生猪养殖场(工业化、生态化各3家),围绕“两化”治理及生猪复养情况开展现场调研、督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在溪口镇寺下村的志春养猪场,督查组成员直奔末端排水口,掀开水泥盖子,清澈的水流映入眼帘。“原来有80多头母猪,现在减量到50头了,猪场的工业化饱和治理能力远远大于存栏量。”业主陈伟边说边用双手捧起排出的水给大家看,基本呈无色无味状态。
在模环乡许立军的养殖场,用于消纳的油菜已经一人多高,长势喜人。“油菜马上就要进入收割期,为了不让消纳地空缺,4月初,已经在消纳地上穿插种下了一部分的茶叶苗,目前仍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地面的消纳能力增强后,生态池的储存负荷得到了减压。”许立军说,除了消纳地上有变化,生态化处理的污水池里也种上了狐尾草用于净化水质。
经过10天左右的集中督查,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前后两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重复性问题进行重点标注,由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派到各乡镇(街道)进行整改规范。
2016年11月29日,龙游县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落实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及监管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并以总体评价和分项测评的方式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据介绍,截至11月上旬,全县共拆除关停养殖场413家,其中全面拆除关停363家,50家为部分拆除,拆除面积达44.48万平方米。保留的养殖场污染物一律采用“工业净化+农业循环”模式和室外发酵床处理模式,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污染。此外,2016年6月份以来,衢江出境水达标率100%,水质稳定在II类,各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合格率也达到100%。
面對这些喜人的成绩,龙游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庄重地投出了神圣的一票,分别就落实生态化治理措施、工业化治理、完善第三方监管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测评,并提出了要加强对第三方监管机构的监督考评和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等意见建议。虽然,龙游县人大常委会最终对审议意见办理给出了“满意”的答复,但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中民表示,他们对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督办远没有结束,仍将通过年终盘点、跟踪督查等方式开展跟踪监督,确保审议意见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