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的研究

2017-03-02 19:38孙向文�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孙向文�オ�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2016年10月,习近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1]

关键词:十八届六中全会;带头;良好家风

一、 领导干部的家风的科学内涵

(一)家风是什么?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古代,社会教育极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 “家风” 的熏陶和引导,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比比皆是,但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乎没有,许多人未受过系统教育,但其人生观、价值观并无错误,甚至堪称道德楷模,为人极其诚信,这都要归功于中国式的“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极具平民特色。《颜氏家训》是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 可以说是家训之祖;而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 朱子家训》,明末清初的朱柏庐所作,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等,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为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二)领导干部的家风?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领导干部 “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1] 以前有些人认为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家庭私事,不重视、不关心,殊不知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如果每个领导干部的“家风”都正,则政风社风自然也会 “正”。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不允许子女搞特殊,无论是对毛岸英的婚姻问题,还是李讷的上学问题,他的一句话就是:“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女呢?”周恩来同志也定下“十条家规”,让家人亲属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陈云同志为亲人定下“三不准”:一是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二是不准家人接触他看的文件;三是不准家人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习仲勋同志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这些家规严、家风正的佳话,为今天的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二、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记·大学》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价值观上明显不同,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而中国人则以家庭为本位,把家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据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曾子杀猪和孟母三迁的故事路人皆知,一个人的成功与良好家风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所以从古至今,中国就格外重视良好家风、家训体系的建设,从公元550年的北齐到1949年,这一千四百年里共出版了122部家训的专著,可以说举世无双。

2015年,中纪委官网头条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首推的是位于浦江县的“郑义门”,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历经宋、元、明三百六十余年同堂共食,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数百年间有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其168条家规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实属罕见。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作的《家范》,可以说是他的《资治通鉴》的姊妹篇,二者的理念是一致的,可称之为“齐家通鉴”,而《训俭示康》提出了“以俭为美”的家风要求。

(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既继承了优秀家风文化,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如何笃行“齐家”而后“治国”,值得我们学习。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在写给父亲的祝寿信中说:“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2]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的作用。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集体谈话上强调,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015年2月,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2016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讲话, “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3]2016年10月,习近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

[1]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的重要原因。”能不能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对领导干部来说都是考验。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亲属子女。历史和现实一再启示人们:爱家很好,但也要爱得对,重要的是多给子女留一些精神财富,清代名臣林则徐留的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三、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途径

(一)要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以上率下,抓住严管亲属子女、不搞特权这个关键,俗话讲,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树立良好家风,必须立足家庭,面向社会,才能使孩子将来能立足于社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良好家风之中。如浙江的家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目前,浙江已有500余万户家庭树立家训、家风,其中100多万户家庭是新立家训、家风。

(二)必须要制度化。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准则》和《条例》,将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必修课,掌握好亲属子女经商情况,确保不违规、不逾矩,在这方面,李先念的家风令人钦佩,他主管国家经济工作26年,却不许孩子经商,他常对孩子说 “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使这个家庭长期保有清誉,而绝少流言蜚语缠绕。

总之,广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争做“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的廉洁典范,以良好家风带质朴民风,以质朴民风促清廉政风。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03.

[2] 《习仲勋革命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668-669页.

[3]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13.

(作者单位:东平县委党校,山东 东平 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