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规划

2017-03-02 02:26:50朱元亮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规划

朱元亮

(南京高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2)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

朱元亮

(南京高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2)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系统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和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城市化设计的具体要求可知,慢行交通系统成为当前规划重点。研究中以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现状为基础,对具体交通规划策略进行分析。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求;规划措施

1 慢行交通规划概述

1.1 慢行交通特点

慢行交通形式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此外慢行交通形式在城市交通中处于弱势地位,要想进一步发展,整体难度比较大。慢行交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会造成城市交通道路混乱以及其他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做好规划工作,掌握影响因素。慢性交通的出行适合近距离,多数在3~5 km左右。

1.2 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

调查可知,我国当前自行车的利用率比较高,步行和自行车仍然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方式。慢行交通的速度慢,安全性比较低,此外动态占道面积小,用户费用低,在社会发展中需要广泛发展慢行交通形式。长期以来,城市道路的规划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在城市道路安全管理阶段,要凸显出等级划分和设计要求,可以以机动车的速度作为基础,在交通交叉路口修建大型立交桥。由于交通规划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城市交通情况每况愈下,对慢性交通设计有严格的要求。在后续规划中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整合规划和调整工作,保证居民出行的安全。

资源集约利用的优势明显,由于污染现象越发严重,建立低碳城市成为关键所在,如何发展慢行交通成为交通规划的关键和重点。

1.3 慢性交通的目的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置对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将机动车、交通和人等有效分开,尽量做到互不干扰,进而保证出行的高效和舒适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的是构建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理念。

2 当前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现状

2.1 交通系统规划滞后

城市在发展中需要按照规划系统要求进行,但是在实践阶段,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存在交通发展战略不合理的现象。慢行交通形式的后续规划和调整是关键,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做好基础处理和规划工作,按照具体要求执行。计划的车道被机动车占领和取代,车道越来越窄,人车矛盾激化。城市发展本身是存在差异的,以中外城市交通模式作为基础,受到人口密度、资源约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规划不完善,甚至存在规划失调的现象,势必影响规划体系的落实。

2.2 城市交通规划缺乏人性化

根据交通规划模式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实施过程中要以现有管理方案和设计体系作为基础,以交通规划作为基础,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乏人性化设计的现象,城市交通管理中对人本理念缺少了解,交通设计阶段需要做好行程设计工作,保证配置合理性。

2.3 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

道路断面设计不合理成为重要性因素,道路断面车行道和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如果无法按照城市规模进行,不良影响比较严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如果出现冲突,势必会浪费交通资源。

2.4 停车设施管理混乱

占道现象严重,停车设施无法跟上机动车发展要求,不仅在居住和工作地点上存在问题无法解决,同时很多购物和娱乐场所存在肆意划分的现象。非机动车车道的占用,整体上降低了通行效率。

3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措施

3.1 应用分区处理方式

在交通规划设计阶段,分区设计形式优势明显,包括:廊道、集散道和连通道等,可以设置不同的分区。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性质可知,步行人流主要性质和市民使用活动的状况类似,根据步行要求可知,可以对其进行分区布控。引入规划设计指导理念后,发挥慢行交通系统的最大化作用。以规划和指引作为基础,引入设计指引,图文并茂,便于为交通设计和规划奠定基础。在水网丰富的区域,在沿河区域开展慢行网络系统,将其纳入到慢行交通规划中。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城市交通资源的应用现状,最大程度提升慢行环境的质量和品质。

3.2 完善快慢设施规划

快慢冲突是混合交流设计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影响道路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慢行者和机动车存在冲突,除了做好约束处理外,需要发挥保护机制的最大化作用。在城市干路交通设计阶段,需要做好分流处理工作,如果仅为提升车流效率忽视时空格局的划分,则会给慢行者带来风险。在设施规划和调整中,要充分了解慢行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分支调整工作。此外城市机动车道划分过程中,如果存在缺乏人性化设计的现象,会出现绕行的现象,无法实现分流。

3.3 加大城市慢行交通的建设投入

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对道路系统的预设有严格的要求。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刚刚起步,必须做好资金投入工作。为了使其得到长足发展,在路权划分阶段,充分考虑慢行交通的优先权,包括:在一定情况下禁止街道机动车活动,设置慢行交通专用区域等。政府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了解局域网布控和设计的具体要求。长期以来,在城市各层次规划设计中,对支路结构系统有明确规定,由于慢行交通从规划初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是关键所在。

3.4 做好慢行交通和其他交通的接驳

慢行交通方式中,人直接和自然环境接触,相比其他的交通方式,更关注的是环境舒适性。在慢行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分析在廊道、城市绿化空间和娱乐特色空间等,发挥城市活力空间的辐射作用。此外交通系统的设置必须和公共交通相结合,以交通枢纽的设定作为基础,在公交站或者轨道交通系统要设立足够的非机动车区域,满足通行要求。在城市各层次的规划体系中,支路网的规划并无系统性规定,这也使得许多城市的慢行交通从规划开始就处于十分不利的条件下。所以,建立完善的城市支路网系统,是构建好的慢行交通规划的重要条件。

4 结束语

城市交通系统发展至今,对发展战略形式和模式有严格的要求,在网络系统规划阶段,以发展战略布局、综合网络规划和专项设施作为基础,突出慢行设计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交通规划存在不同的类型的问题,很多规划措施无法落实,面对很多阻力,因此在后续规划和调整过程中必须做好系统处理工作,从应用分区处理方式、完善快慢设施规划、做好慢行交通和其他交通的接驳、加大城市慢行交通的建设投入入手,按照要求实施。

[1] 熊文,陈小鸿,胡显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J].城市交通,2010,(1):44-52,80.

[2] 陈君君.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初探——以扬中市慢行交通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2,(5):36-38,35.

[3] 丁芸,占晓林.山地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初探——以左权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科技广场,2011,(2):131-134.

U492

C

1008-3383(2017)11-0197-02

2017-06-28

朱元亮(1983-),男,江苏睢宁人,中级,研究方向: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交通规划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繁忙的交通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小小交通劝导员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上海公路(2018年1期)2018-06-26 08:37:40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迎接“十三五”规划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