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中国外交字典多了一个新词——澜湄合作(LMC),即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可持续开发和开展互惠务实的对话合作机制。
推进澜湄合作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也是为促进此区域发展与繁荣提出的中国方案。
2017年12月15日至16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外长会在冬樱花盛开的云南大理举行。会议发表了“澜湄合作第三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宣布了“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首批支持项目清单”,宣布建立“澜湄合作热线信息平台”。外长们就《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原则达成一致,将提交至2018年1月即将在柬埔寨召开的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
时隔两年,云南省再获殊荣举办澜湄合作外长会议,充分体现了云南在澜湄合作中的主体和前沿省份的地位。
云南和湄公河沿岸国家共享着一江水,也共享着发展的机遇和未来。
云南是澜湄合作的结缘之地,澜沧江从云南出境,流向五国成为湄公河,把彼此连在一起,传统友谊世代相传,经贸和人员往来频繁。此外,云南长期作为中国参与GMS的主体,已经积累了相对较多的经验,具备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可以说,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合作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其他省份无法比拟。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看来,云南有条件通过“澜湄合作”机制这一重要平台,扩大沿边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近年来,云南不断深化同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合作和互利交往,主要体现在国际大通道建设稳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和边境口岸贸易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云南对湄公河国家实际投资达到7.93亿美元,云南与湄公河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8.13亿美元。
作为澜湄合作的前沿省份,云南省充分借助和利用此前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积累的经验,主动融入“澜湄合作”中。2015年11月,澜湄合作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第一次外长会议。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后,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澜湄合作高度重视,6月即建立了参与澜湄合作的省内工作机制,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分管外事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的云南省澜湄合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搭建起全省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大平台。
2017年1月,省委书记陈豪在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专门要求,在澜湄合作中要为国家总体外交设计策划、量身定制一批有份量、叫得响的品牌。
在外交部的关怀和支持下,经云南省积极争取,外交部同意在云南省建立首个设在地方的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联络机构。2017年6月商洽会期间,云南省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云南联络办公室揭牌;7月,澜湄合作框架下跨境经济联合工作组的首次会议在昆明举行,标志该工作组正式成立并实质性运作。11月底,2017年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商品博览会暨澜湄合作滇池论坛在昆明成功举办,会议达成澜湄合作应以经济商务与贸易投资促进合作为主线、考虑梯度错位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化是重要元素等方面的共识,推进成立了澜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联盟、澜湄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研究院,设立了澜湄合作商务理事会机制和澜湄合作滇池论坛机制,大幅提升了“澜湄展”和澜湄合作滇池论坛的内涵与影响力。
此外,云南还积极推进澜湄合作在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项目落实。2017年1月,云南民族大学与瑞丽市政府签署共建“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正式协议“澜湄职教基地”揭牌(第二次外长会中方倡议项目)。5月,2017澜湄大学生友好运动会在昆明成功举办,吸引了湄公河国家11所高校500余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赛;同月,云南省与国家文物局和老挝信息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了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发出了《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昆明倡议》。6月,2017商洽会期间,云南省整合资源,将澜湄文化节、跨境旅游论坛、澜湄省州长圆桌论坛、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东南亚商务论坛等5项会期活动纳入2017澜湄合作系列活动范畴……
区位优势独特的云南,正成为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一颗璀璨明珠。
湄公河五国总人口近2.4亿,GDP总和超过7100亿美元,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和湄公河五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向好发展,在经贸合作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双向贸易快速增长,双边贸易依存度不断加强。目前,中国是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缅甸第一大出口市场;湄公河地区作为整体,是中国第5大贸易伙伴。2017年1至10月,中国与湄公河5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7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量的5.4%。
澜湄贸易合作的热度,云南感受得尤为真切。2017年1至10月,全省与东盟的贸易额达697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省外贸额的56.5%,其中缅甸、越南、泰国依次是云南在东盟的前3大贸易国。云南的机电产品在湄公河5国市场受到追捧,“云菜”走上相关国家食客的餐桌;澜湄国家新鲜的西瓜、龙眼、腰果等农产品也在丰富着云南民众的购物选择。据云南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目前云南蔬菜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90.5万吨,占云南农产品出口额的近五分之一。泰国进口的蔬菜中,云南蔬菜占比就接近85%。
“云南和流域国家已经开展了多项经济合作,缅甸有许多商品出口到云南,澜湄国家对云南来说也是巨大的市场,云南可以作为中国与各国合作发展的重要门户。” 缅甸国际合作部部长觉丁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在中国贸促会云南分会会长刘光溪看来,云南可通过跨境产业园区建设,与澜湄五国实现产能互补,带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
随着沿边经贸往来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更多云南企业将赴五国投资发展,五国也会有更多企业来到云南投资兴业,从而推动云南外贸长足发展。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从目前澜湄合作的五个优先领域(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来看,体现出合作的目的正是共建、共享,惠及六国民众。
澜湄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减贫也自然成为澜湄合作五大优先合作领域之一。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表示,目前由商务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老挝、柬埔寨和缅甸选择了6个村,开展减贫示范合作项目。通过大棚有机蔬菜和有机水稻的种植,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与湄公河5国农业合作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中国在多双边合作机制下建立起了稳定、友好、互助、互惠、互信的农业合作关系。目前,湄公河地区已成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因为先天的区域优势和产业互补等原因,在农业合作领域,云南和澜湄国家对于彼此都是“熟面孔”。同缅甸开展跨境水果种植、帮助老挝防治蝗灾、与泰国一起进行热带水果开发……云南与湄公河国家农业合作的范围广、项目实。下一步,我国将与澜湄国家共同开展澜湄联合增殖放流等,并将实施澜湄流域国家热带农业人才培育工程等人员培训项目。未来,云南也将与澜湄国家一起在农业领域,孕育、收获更多甜蜜的果实。
澜湄合作因水而生,致力于让沿岸民众更好地靠水吃水,云南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水上交通、水上灌溉、水力发电、渔业发展等方面同五国加强合作,建立澜湄水资源管理机制,输出技术,协商开发水资源,共同保护沿河生态系统。
此外,云南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过剩产能,向有需求的五国对口部门输出,既能缓解自身产能过剩的危机,也可加快澜湄五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实上,目前澜湄合作中,中国企业为湄公河5国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17年10月,中国企业在5国累计签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合同1379.9亿美元。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澜湄合作,为云南拓宽开放发展空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机遇。展望下一个五年,处于“澜湄”合作前沿的云南,必将迎来新的收获。
因水而生的澜湄合作,为云南提供了全新的开放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