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和解释特点*

2017-03-02 01:36牟忠琛
应用心理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健全人张林面孔

牟忠琛 刘 燊 张 园 徐 强 张 林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315211)

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和解释特点*

牟忠琛 刘 燊 张 园 徐 强 张 林**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315211)

通过考察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和解释特点,揭示残疾个体出现社交回避行为的原因。结果发现:(1)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厌恶面孔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健全人,即两类残疾个体对社交拒绝线索均存在注意警觉。(2)对于模糊社交线索,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存在消极解释倾向,而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和健全人则存在积极解释倾向。这表明,对社交线索的消极解释倾向是造成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出现社交回避行为的主要原因。

残疾人 拒绝敏感 社交回避 注意偏向 解释偏向

1 问题提出

拒绝敏感(rejection sensitivity)是指个体焦虑地预期他人行为中的拒绝,并可能对拒绝产生过度反应的倾向(Downey&Feldman,1996)。高拒绝敏感个体常预测自己在社交过程中会遭遇对方的拒绝,并提前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即使面对一些意义模糊的人际情境,他们也会感受到对方明确的拒绝,随之产生沮丧、愤怒、攻击等过度反应(刘燊,赵艳林,张林,2016;刘燊,赵艳林,张林,魏金茹,2015;Downey&Feldman,1996),而低拒绝敏感个体会有策略地减少对社交威胁刺激的负性评估,并不担心会被拒绝。社交回避是当前我国残疾人面临的普遍问题(陈功,吕庆喆,陈新民,2014;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会比普通人遭受更多外界有意或无意的负面评价或消极回应,面对这些消极社会反馈信息,大多数残疾人会选择逃避和自我封闭,以致产生孤独感或社交回避行为(谢文澜,张林,2013;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但有些残疾人,如残疾人运动员的社会参与反而更加积极主动(翟方,董翠香,李莉,2004),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残疾个体拒绝敏感水平的高低有关。因此,探讨不同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社交线索的认知特点将有助于揭示两类残疾人出现社交行为差异的原因。

国内外关于拒绝敏感的研究很多,如年龄拒绝敏感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比年龄拒绝敏感低的老年人有更高的年龄歧视意识、更低的自尊水平、更高的抑郁和更低的社会功能水平,感受到更多的孤独感及更少的生活满意度(Debbie,Evelyn,&Chi-Yue 2008;Kang&Chasteen,2009);高外貌拒绝敏感个体的体相障碍程度更大,且表现出对整容手术的高度认同(Park,Calogero,&Young,2010);高身份拒绝敏感孤儿存在更多的社交焦虑、抑郁和社交回避等问题(王江洋,杨薇,申继亮,2012);高拒绝敏感老年人有较低的自尊和较高抑郁水平(段莉,高云峰,2015)。由此可见,高拒绝敏感会给个体带来较多负面影响,如较高的抑郁、较低的自尊和社会功能水平等,从而更易产生较多社交回避行为。因此,我们推测相比于健全人和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高拒绝敏感的残疾个体可能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产生社交回避行为。

目前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对不同拒绝敏感个体行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例如,相对于低拒绝敏感个体,高拒绝敏感个体具有更为消极的自我图式和自我概念,对拒绝线索更加敏感(Downey&Feldman,1996);高拒绝敏感个体在情绪Stroop任务中对社交威胁线索有较长的颜色命名反应时,在视觉探测任务中对威胁(愤怒)面孔有更明显的注意回避(Berenson et al.,2009)。特别是近年来有关注意偏向的研究,如高鹏程和黄敏儿(2008)发现,高焦虑特质者对威胁信息更加敏感,更容易将注意锁定于威胁信息而难以摆脱;杨智辉和王建平(2011)的研究也发现,不确定性情境会诱发高广泛性焦虑个体对情绪刺激直接的注意敏感和注意维持。张林等人(2015)对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社交线索注意特点的研究则发现,相比于健全人而言,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具有注意警觉的特点,但未发现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存在注意解脱困难。基于以上的结果,本研究提出,相比于健全人或低拒绝敏感的残疾个体,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社交拒绝线索可能存在更显著的注意警觉或注意维持现象。

此外,有研究发现高、低拒绝敏感个体对同一社交线索存在不同的解释倾向也是造成其行为差异的原因(Brian&Howard,2009;Canyas&Downey,2012;Downey&Feldman,1996;Downey,Irwin,&Ramsey,2004;Purdie&Downey,2000)。其中,高拒绝敏感个体更倾向于将模糊情境信息理解成真正的拒绝(Maina,Anne,&Eric,2011),即高拒绝敏感个体倾向于将模糊信息作消极解释(刘燊,赵艳林,张林,2016)。Park和Calogero(2010)在对高外貌拒绝敏感大学生的研究中也发现,他们更容易因为包含形体信息的模糊线索而感受到拒绝。残疾人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缺陷,常处于消极的社会评价和反馈中,容易把他人的偏见内化(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长此以往会形成对社交线索的消极解释倾向。由此推测,相比健全人或低拒绝敏感的残疾个体,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更倾向于将意义模糊的中性信息解释为拒绝信息,这可能也是造成其出现社交回避的另一重要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采用同中选异任务和文本材料范式探讨了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和解释特点。综上,本研究提出:相比于低拒绝敏感的残疾个体和健全人,(1)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存在对社交拒绝线索的注意警觉;(2)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存在对社交拒绝线索的注意维持;(3)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存在对模糊社交线索的消极解释偏向。

2 实验1 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社交线索的注意特点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随机从某市五个街道社区选取120名残疾人,其中男性68名,女性52名,平均年龄为51.35岁(SD=9.45),残疾人的取样标准为符合国家二级和三级残疾人持证标准且智力正常。从社区选取60名健全人被试,其中男性32名,女性28名,平均年龄为49.83岁(SD=5.19)。残疾人按照其拒绝敏感得分分组,得分前27%为高拒绝敏感组(以下简称为“高敏感组”),得分后27%为低拒绝敏感组(以下简称为“低敏感组”),最终得到有效被试高分组22人,低分组22人,高敏感组拒绝敏感得分显著大于低敏感组(t(42)=7.45,p<0.001,d=2.23)。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实验过程遵循被试自愿的原则,被试可随时停止或退出(数据作无效处理),参加实验的被试均可获礼品以示谢意。

2.1.2 实验工具和材料

采用在赵艳林等人(2012)的大学生拒绝敏感性问卷中文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残疾人拒绝敏感性问卷,由11个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社交情境构成,对每个情境的反应由两个维度构成:对拒绝的焦虑程度和对接纳的预期程度。对两个维度的测量均采用三级计分:1=“不担心”或“不认同”,2=“有点担心”或“比较认同”,3=“很担心”或“认同”。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

以往研究多选用愤怒面孔代表社交拒绝线索(高鹏程,黄敏儿,2008;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Berenson et al.,2009),实际上大多数残疾人面临的社交拒绝与排斥更多表现为消极态度和行为(如嘲笑或讽刺等)(Vilchinsky,Findler,&Werner,2010),因此本研究选用厌恶表情代表社交拒绝线索,快乐表情代表社交接纳线索。实验材料从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系统(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2011)随机选取,包括12张厌恶、12张快乐和12张中性面孔,并对性别做了平衡处理。参照高鹏程和黄敏儿(2008)的研究,采用Adobe Photoshop CS 5制作出包含12张情绪面孔的面孔组合图片,分为3行,每行4张,共制作42张面孔图片组。其中,一半用于注意警觉任务,包含6张由11张中性和1张厌恶面孔组合的图片、6张由11张中性和1张快乐面孔组合的图片和6张由12张中性面孔组成的组合图片;另一半用于注意维持任务,包含6张由11张厌恶和1张中性面孔组合的图片、6张由11张快乐和1张中性面孔组合的图片、6张由12张厌恶面孔组合的图片和6张由12张快乐面孔的组合图片,其中厌恶、快乐和中性面孔在组合图片中出现的位置均进行随机化处理。

2.1.3 实验设计和程序

在探讨不同类型被试对社交线索的注意警觉特点时,采用2(实验条件:中性面孔环境下对厌恶面孔识别、中性面孔环境下对微笑面孔识别)×3(被试类型:高敏感组、低敏感组和健全人)的混合实验设计。如果被试在中性面孔为背景、厌恶面孔为目标刺激的组合图片反应时小于中性面孔为背景、快乐面孔为目标刺激的组合图片的反应时,则表明被试对厌恶面孔存在注意警觉;在探讨不同类型被试对社交线索注意维持特点时,采用2(实验条件:厌恶面孔环境下对中性面孔识别、微笑面孔环境下对中性面孔识别)×3(被试类型:高敏感组、低敏感组和健全人)混合实验设计。如果被试对厌恶面孔为背景、中性面孔为目标刺激的组合图片反应时大于以快乐面孔为背景、中性面孔为目标刺激组合图片的反应时,说明被试对厌恶面孔存在注意维持。被试类型为组间变量,实验条件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做出判断的反应时。

首先,残疾人被试完成残疾人拒绝敏感问卷。然后完成同中选异任务,实验程序采用E-Prime 2.0软件编写。正式程序包括练习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练习部分包含6个试次,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对所呈现的组合图片做出判断,如果被试判断错误则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红色的“错误”提示,直到被试正确反应后提示才会消失。实验部分包含42个试次。每一个试次均由注视点、刺激和空屏三部分组成,即首先在屏幕中央出现一个1000ms的注视点,用于提醒被试集中注意力;随后注视点消失,屏幕中央随机呈现一张组合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尽快地对图片做按键反应,如果12张面孔的表情完全相同按“Q”键,否则按“P”键。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后,呈现一个800ms的空屏,随后进入下一个试次。系统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与正确率。

2.1.4 数据分析

在进行正式数据分析前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删除中途退出实验或其他意外情况的无效数据;然后,剔除有效数据中被试的错误数据和反应时在平均数上下两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保证被试的反应正确率均高达98%以上。参照以往的研究(高鹏程,黄敏儿,2008;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正确率一般仅作为数据整理的依据,因此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反应时。

2.2 结果分析

不同类型被试在“同中选异任务”中对三类表情面孔的探测反应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被试对三类表情面孔的探测反应时(M±SD,m s)

参照以往研究(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张林,吴晓燕,2011),考虑到被试间差异,因变量采用社交线索注意偏向指标,以被试对全中性面孔判断的反应时为基线水平。其中:(1)注意警觉指标:在中性面孔背景下,社交拒绝线索的注意警觉指标(以下简称“社交拒绝警觉指标”)=RT厌恶面孔识别-RT全中性面孔识别;社交接纳线索的注意警觉指标(以下简称“社交接纳警觉指标”)=RT微笑面孔识别-RT全中性面孔识别;(2)注意维持指标:在情绪面孔背景下,社交拒绝线索的注意维持指标(以下简称“社交拒绝维持指标”)=RT厌恶表情环境下对中性面孔识别-RT全中性面孔识别;社交接纳线索的注意维持指标(以下简称“社交接纳维持指标”)=RT微笑表情环境下的中性表情-RT全中性面孔识别。被试的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指标见表2和表3。

表2 同中选异任务中不同类型被试的注意警觉指标(M±SD,m s)

采用2(实验条件:中性面孔背景对厌恶面孔识别、中性面孔背景对微笑面孔识别)×3(被试类型:高敏感组、低敏感组、健全人)实验设计探讨三组被试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警觉特点,被试分组效应不显著(F(2,86)=0.668,p=0.515,η2p=0.015);实验条件主效应(F(1,86)=9.926,p<0.01,η2p=0.103)以及交互作用(F(2,86)=7.722,p<0.01,η2p=0.152)均显著。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实验条件上,在中性面孔下对厌恶面孔识别反应时的分组效应显著,F(2,86)=4.450,p<0.05,η2p=0.094,高敏感组反应时显著小于健全人(p<0.05),高、低敏感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997),低敏感组反应时小于健全人且差异边缘显著(p=0.063),说明相比较健全人,高、低敏感组对厌恶面孔均存在注意警觉。在中性面孔下对微笑面孔识别反应时的分组效应不显著,F(2,86)=0.207,p=0.813,η2p=0.005。表明三组被试对微笑面孔的识别速度没有差异。

表3 同中选异任务中不同类型被试的注意维持指标(M±SD,m s)

不同类型被试对不同社交线索的注意维持特点:采用2(实验条件:厌恶面孔背景对中性面孔识别、微笑面孔背景对中性面孔识别)×3(被试类型:高敏感组、低敏感组、健全人)实验设计探讨三组被试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维持特点:实验条件主效应(F(1,86)=2.37,p=0.127,η2p=0.027)、被试类型主效应(F(2,86)=0.052,p=0.949,η2p=0.001)以及交互作用(F(2,86)=0.113,p=0.893,η2p=0.003)均不显著。

2.3 小结

实验1探讨了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和健全人对不同社交线索的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特点。结果发现:相比于健全人,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社交拒绝线索均存在注意警觉,而对社交拒绝线索均不存在注意维持。这表明造成不同拒绝敏感残疾个体社交回避行为差异的原因可能并不在其认知加工的初始阶段(注意阶段),而在其延迟的意义选择阶段(Blanchette&Richards,2010),即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可能存在对社交线索不同的解释特点。因此,实验2对两者对不同社交线索的解释特点进行进一步探讨。

3 实验2 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社交线索的解释特点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随机从某市五个街道社区选取120名残疾人,其中男性63名,女性57名,平均年龄为52.06岁(SD=10.55),残疾人的取样标准为符合国家二级和三级残疾人持证标准且智力正常。从某校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健全人被试,其中男性31名,女性29名,平均年龄为50.67岁(SD=2.32)。最后得到拒绝敏感高分组23人,低分组24人,高敏感组显著大于低敏感组(t(45)=11.02,p<0.001,d=3.67)。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无色盲或色弱,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整个实验过程完全遵循被试自愿的原则,完成实验任务的被试均可获礼品以示谢意。

3.1.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是在Butler和Mathews(1983)文本材料基础上修订而成。通过对残疾人的访谈,得到10个与残疾人生活相关的模糊性的社交情境材料。在每一个社交情境呈现后,给被试提供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不同的解释。为确保问卷中提供的三个解释确实如研究者预想的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解释,将其发给大学生对每个解释选项进行效价(积极、消极和中性)的评定,最终选定实验材料。例如:“我和朋友在饭馆吃饭聊天时看见旁边陌生人突然发笑,你觉得为什么呢?”然后给予被试三种解释:“可能他觉得我的讲话幽默风趣(积极解释);可能因为我的身体残疾让他觉得好笑(消极解释);可能他刚好想到一件好笑的事(中性解释)。”让被试对每种解释的可能性进行评分,其中,1=“不可能”,2=“有可能”,3=“很可能”。

3.1.3 实验设计和程序

采用3(解释类型:积极解释、消极解释、中性解释)×3(被试类型:高敏感组、低敏感组和健全人)混合实验设计探讨高、低敏感组残疾人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解释特点,被试类型是组间变量,实验条件是组内变量,因变量是对模糊社交线索做出的解释得分。

采用集中施测的形式进行。首先,对被试进行编号,序号与其拒绝敏感问卷的序号对应。其次,给被试讲解实验任务和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待被试理解后独立作答。如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随时举手示意主试,主试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实验过程中被试可随时退出或中止实验,其实验结果按无效数据计算。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在进行正式数据分析前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剔除所有判断均为同样分数的被试数据和平均数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值,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不同类型被试对模糊社交线索的解释特点的描述性统计见表4。

表4 不同类型被试对模糊社交线索解释特点的描述性统计(M±SD)

采用3(解释类型:积极解释、消极解释、中性解释)×3(被试分组:高敏感组、低敏感组和健全人)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三组被试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解释特点,结果发现: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实验条件主效应(F(2,93)=22.04,p< 0.001=0.322)以及交互作用(F(4, 188)=17.52,p<0.001=0.272)显著,被试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2,94)=1.008, p=0.369=0.021)。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解释类型上,消极解释得分的分组效应显著,F(2,94)=44.729,p<0.001,=0.488,高敏感组消极解释得分显著高于低敏感组(p<0.01),低敏感组消极解释得分与健全人差异不显著(p=0.275),表明在面对模糊社交线索时高敏感组更易作消极解释。积极解释得分分组效应显著,F(2,94)=14.825,p<0.001,η2p=0.240。多重比较检验发现,高敏感组积极解释得分显著低于低敏感组(p<0.01),且小于健全人(p<0.001),而健全人积极解释得分与低敏感组无差异(p=0.144)。中性解释得分的分组效应达到边缘显著,F(2,94)=2.908,p=0.059,η2p=0.058,表明低敏感组和健全人在面对模糊社交线索时更易做出积极解释。高敏感组中性解释得分显著低于低敏感组(p<0.05),且低于健全人,但二者差异仅达到边缘显著(p=0.055),健全人中性解释的得分与低敏感组无显著差异(p=0.783)。

4 讨 论

4.1 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特点

实验1的结果发现:在注意警觉特点上,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厌恶面孔的反应时均显著小于对微笑面孔的反应时,即两类残疾人存在对社交拒绝线索的注意警觉,这与张林等人(2015)的研究结果一致;健全人对微笑面孔的反应时与对厌恶面孔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而张林等人(2015)的研究发现,健全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健全人对积极社交线索更加敏感。导致两次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本研究采用厌恶表情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有关,与愤怒表情相比厌恶表情面孔代表的社交拒绝线索对正常被试产生的威胁程度较弱(相比较愤怒面孔),因此健全被试在厌恶或微笑面孔背景下,对中性面孔的检测时间并无显著差异。在注意维持上,三组被试对厌恶面孔或微笑面孔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社交拒绝线索均存在注意警觉,但并未发现两者对社交拒绝线索存在注意维持,这可能与残疾人自身特点有关,即社交拒绝线索(威胁性刺激)一旦出现,他们会在短时间内探测到并做出回避行为(张林等,2015)。

目前,特殊群体对威胁性信息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尚无一致性结论。例如Eva等人(1999)的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但并没有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愤怒面孔产生注意维持;高鹏程和黄敏儿(2008)的研究发现,高焦虑特质个体对威胁信息并非特别敏感,而是一旦注意了则锁定其中难以摆脱;杨智辉和王建平(2011)的研究发现,高广泛性焦虑个体无论在何种(确定和不确定)情境下均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维持,尤其在不确定的情境下,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时间更长。有研究发现,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对胖图片的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警觉-维持模式(高笑,王泉川,陈红,王宝英,赵光,2015)。而本研究发现残疾个体对厌恶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但未发现残疾个体对厌恶面孔有注意维持现象,这表明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对社交拒绝线索存在注意警觉的特点。

4.2 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模糊社交线索的解释特点

实验1发现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均对社交拒绝线索注意警觉,即两者对社交拒绝线索的注意偏向并无差异,这无法解释为什么两者在面对相同社交线索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而实验2的结果发现,相比较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和健全人,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在面对模糊社交线索时更倾向做出消极解释,这与Maina(20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和健全人在面对模糊的社交线索时,更倾向于做出积极或中性解释。目前,特殊群体对情境信息解释偏向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例如,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缺乏积极的解释偏向特点(金一波,李娇,张峰,2014);安献丽和郑希耕(2008)发现惊恐障碍患者对于模糊信息易作灾难化解释;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的消极解释评分高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的积极解释评分低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杨鹏等,2015),本研究也发现了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的结论。本研究认为,在面对相同的社交线索时,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是因为两者在激活其社交线索的负性图式后,对负性社交线索的解释倾向不同。高拒绝敏感个体倾向于做出消极的解释,而低拒绝敏感个体则倾向于做出积极或中性解释,从而导致两者在相同情况下出现社交行为的差异。

4.3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也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完善。首先,抽取到的残疾被试由于普遍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等因素影响,有些被试不能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造成样本量较少,之后的研究应控制相应的影响因素;其次,对于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认知特点本研究只探讨了注意和解释倾向,后续研究可以继续考察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的其他认知特点,如记忆偏向等,以进一步揭示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行为差异的原因;最后,本研究同中选异任务中的情绪图片是否激活被试相应的情绪体验并未进行检测,被试也许根据不同情绪图片的物理刺激做出了判断,这可能也是未发现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注意偏向差异的原因,以后研究在选取情绪图片时应对其是否启动了被试相应的情绪进行检测。

5 结 论

本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1)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厌恶面孔的反应时均短于健全人,即两者对社交拒绝线索均存在注意警觉;

(2)高、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对社交拒绝线索均不存在注意维持;

(3)高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存在对模糊社交线索的消极解释倾向;

(4)低拒绝敏感残疾个体和健全人对模糊社交线索存在积极解释倾向。

安献丽,郑希耕.(2008).惊恐障碍的认知偏向研究.心理科学进展,16(2),255-259.

陈功,吕庆喆,陈新民.(2014).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分析.残疾人研究,2,81-96.

段莉,高云峰,王丽君,辛小林,刘亚莉,王艳.(2015).社区老年居民拒绝敏感性与其自尊及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实用医学杂志,31(10),1705-1707.

高鹏程,黄敏儿.(2008).高焦虑特质的注意偏向特点.心理学报,40(3),307-318.

高笑,王泉川,陈红,王宝英,赵光.(2012).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成分的时间进程:一项眼动追踪研究.心理学报,44(4),498-510.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2011).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5(1),40-46.

刘燊,赵艳林,张林.(2016).拒绝敏感:研究与展望.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4(1),148-151.

刘燊,赵艳林,张林,魏金茹.(2015).社交拒绝对大学生认知评价与情绪的影响:拒绝敏感的调节作用.心理研究,8(5),89-96.

金一波,李娇,张锋.(2014).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心理科学,37(3),700-703.

邵义萍.(2010).聋哑中学生自我机制感特点及其负面身体自我的关系.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5(4),78-71.

王江洋,杨薇,申继亮.(2012).12-18岁福利院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中国特殊教育,6(144),11-17.

谢文澜,张林.(2013).残疾群体的污名效应及其社会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1(10),1531-1533.

杨鹏,蒋婧琪,李松蔚,姚泥沙,余红玉,等.(2015).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解释偏向的初步探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9(12),933-957.

杨智辉,王建平.(2011).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心理学报,43(2),164-174.

翟方,董翠香,李莉.(2004).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推动社会文明全面进步.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4,36-38.

张林,刘燊,谢文澜,李文涛.(2015).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心理发展与教育,31(6),80-89.

张林,吴晓燕.(2011).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的特征.心理学探新,31(2),128-132.

赵艳林,李文涛,张林.(2012).大学生拒绝敏感性问卷的中文版修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1177-1680.

Canyas,R.,&Downey,G.(2012).What I see when I think it’s aboutme:People low in rejection-sensitivity downplay cues of rejection in self-relevant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Emotion,13(1),305-318.

Berenson,K.R.,Gyurak,A.,Downey,G.,Ayduk,O.,et al.(2009).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disruption of attention by social threat cu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3(6),1064-1072.

Blanchette,I.,&Richards,A.(2010).The influence of affect on higher level cognition:A review of research on interpretation,judgment,decision making and reasoning.Cognition and Emotion,24(4),561-595.

Brian,F.,&Howard,R.(2009).Epilepsy,mental health,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reviewing the evidence.Effective Healthcare,8(11),422-424.

Butler,G.,&Mathews,A.(1983).Cognitive processes in anxiety.Advances in Behavior Research&Therapy,5(83),51-62.

Debbie,S.C.,Evelyn,A.E.,&Chi-Yue,C.(2008).Predict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Interaction of age-bas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discriminative facility.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2(1),169-182.

Downey,G.,&Feldman,S.(1996).Implications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for intimat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0(6),1327-1343.

Downey,G.,Irwin,L.,Ramsey,M.,&Ayduk,O.(2004).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girls’aggression.Perspectives in Law&Psychology,19(3),7-25.

Eva,G.S.,Edna,B.F.,&Nader,A.(1990).Attentional biases for facial expressions in social phobia:The face-in-the-crowd paradigm.Cognition and Emotion,13(3),305-318.

Kang,S.K.,&Chasteen,A.L.(2009).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ge-bas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The Gerontologist,49(3),303-316.

Maina,K.,Anne H.,&Eric,E.(2011).Mental health trajectories of young people after disability onset.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4(2),91-101.

Park,L.E.,Calogero,R.M.,Young,A.F.,&Diraddo,A.M.(2010).Appearance-bas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predicts body dimorphic disorder symptoms and cosmetic surgery acceptanc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9(5),489-509.

Purdie,V.,&Downey,G.(2000).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adolescent girls’vulnerability to relationship-centered difficulties.Child Maltreat,7(5),338-340.

Vilchinsky,N.,Werner,S.,&Findler,L.(2010).Gender and attitudes toward people using wheelchairs: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53(3),163-174.

The Attentional and Interpretational Bias of the Disabled with Rejection Sensitivity towards Different Social Cues

MOU Zhong-chen LIU Shen ZHANG Yuan XU Qiang ZHANG Lin
(Department and Institute of Psycholog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The odd-one-out and text paradigm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attentional and interpretational bias of the adult disabled high and low in rejection sensitivity(R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1)Both the high and low RS disabled detected angry faces faster than normal people.Namely,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had more attentional sensitivities for the rejection social cues.(2)The disabled high in RS had mor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bias to the ambiguous social cues while the disabled low in RS and the normal had more positive interpretation bias to the ambiguous social cues.The study further suggested that a higher degree of RS and the fact that is easier to make social avoidance behavior in HRS disabled individuals woul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bias.

the disabled,rejection sensitivity,social avoidance,attentional bias,interpretational bias

B842

:A

:1006-6020(2017)-01-0013-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BSH055)资助成果;本论文系浙江省心理学会第十六届第二次学术交流大会会议论文。

**通信作者:张林,男,博士,宁波大学教授,e-mail:zhanglin1@nbu.edu.cn。

猜你喜欢
健全人张林面孔
本期面孔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盲人和健全人的故事
那一套与另一套
那一套与另一套
严局的德牧
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