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淑敏
摘 要:幼儿的游戏化课堂是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以自我体验和实践总结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游戏化课程注重幼儿发展的共性,同时发掘和探索幼儿的差异性和个性,以良好的师幼关系为基础,结合教师渗透式的指导和互动,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身心,为更好地认识自己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课堂;体验式游戏;教育
体验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教学模式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满足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需求中来,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中,2~7岁的幼儿的思想具有不可逆向性、自我为中心、表象思维、具体思维等特点,而体验式的教学正是以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而形成的,是以一种螺旋式的方式让幼儿从实践、认知到探索的过程,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认知世界。
现今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本体,并不是一味推崇传统教育,作为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游戏”成为一个切入口,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如何正确有效地创设游戏化课堂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幼儿园游戏化课堂面临的问题
1.教师对于游戏化课堂观念的提升
多数教师现阶段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由于游戏化教育理念的缺失,造成课堂游戏环节的缺失,永远陷入一个传统教育的死胡同。
2.教师的引导及指导不充分
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在逐渐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很多教师也无法有效控制及把握游戏化课堂的进程,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过多或过少地干涉幼儿的体验过程,同时干涉的无目的性和随意性造成游戏化课堂的效率低下,因此,也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3.幼儿园为幼儿创设的游戏化环境不充分
随着社会化发展,儿童体验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游戏化课堂主要体现在室内游戏空间有限,而户外活动缺乏,幼儿之间合作关系相较减少;课堂中游戏材料及道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二、游戏化课堂的有效性实践及开拓
1.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创建有效游戏化课堂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只能被看作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也就是一种传递的过程;然而这种模式下的师幼之间不但缺乏沟通,同时还忽略了幼儿的差异化,统一单调,刻板传授,长期下来教师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弱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而对于游戏化课堂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沟通力、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合理引导幼儿认知和实践。所以一个成功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质:
(1)良好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类知识、教育类知识及心理学知识;
(2)优秀的专业技能:包括体验式教育设计能力、创设体验环境的能力和评估与反思的能力;
(3)教师情怀:教师需要有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2.游戏化课堂的生活化和针对性实践
现今社会幼儿教育课堂对如何实现游戏生活化的关注越来越高,它是当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游戏化课堂中,教师需要遵循幼儿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的形成、好奇心的增强、不可逆的思维及无逻辑性思维是幼儿阶段的共性,教师需要从幼儿的生活所见所感发掘游戏,让幼儿切身体验知识、实践知识,形成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尊重和接受每一个幼儿的感受,不论是同一年龄不同个体还是同一个体不同年龄都具有个体和发展阶段的独特性,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因材施教,同时把自己的感受注入进去,创设一个富有个性化及尊重共性的课堂环境。
3.有效加强教师与幼儿游戏化课程的互动
首先游戏化课程的良好互动建立在师生关系良好的基础之上,而游戏化课程的良好互动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游戲化课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法,主动创设一个轻松、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致使幼儿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主动去解决和探索问题;另外,教师需要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以一种鼓励和激励的方式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以彼此间情感的强化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是个性化的发掘和探索,需要了解每个个体家庭背景和人格特点,深入分析个性形成的原因,发现个体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达到每个个体的突破发展。
4.创设多样性游戏化的课堂环境
教师应始终明白不是为了多样而多样,是建立在时代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和环境,有时甚至是户外体验,以此来刺激幼儿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同时通过多样性游戏的设计发掘每个个体擅长和薄弱的方面。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式儿童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遵循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开展积极的引导,而游戏化课程需要帮助每个个体从自身条件出发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游戏作为陪伴每个幼儿成长的常见方式之一,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良好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如何正确和有效地运用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设计有趣的游戏至关重要,然后以鼓励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同时通过有效引导实现教学效率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阎守轩.体验与体验教学[J].教育科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