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与积淀,而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场所。所以试图从书法、经典阅读、诗文散文的欣赏及拓展阅读等多个角度入手,详细探究了培养小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撷经诵典;以文致美
“品位”一词从构词语素来讲,一“品”二“位”,而在我看来有“品”,自然及其“位”。小学阶段是学生礼仪及道德培养的重要阶段,而语文课本包含诸多人生道理,多彩的人物无不浸染着少年的心灵。因此,重视三维目标发展的语文课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进而为培养有品位的高素质未来人才奠基。因此我试图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以此积淀有品位的人生。
一、挥毫泼墨,涵养书卷气息
醉是那一缕书墨香。书法是一种古老的文艺形式,它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撇一捺一人生,仪态尽纳,包罗万象。或舒展、或局促、或藏锋、或收敛,阳舒阴敛,方寸之间尽显人生哲学。书法是修心静心的最佳手段。看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处于识字积累字词的阶段,学生还很难一下子提升到“品位”上来,那么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我们可以定期开展书法课,让学生在挥毫泼墨之间,渐渐地涵养书卷气息,定位人生品位。
例如,我的班级会定期开展楷书比赛、毛笔字比赛,并将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的板报上,悬挂在走廊里,我甚至将优秀作品推荐给上级评比部门。学生在小有成就中“沾沾自喜”,进而乐于书写,乐于用漂亮的汉字体展现风采。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多了几分书生气,多了些许儒雅。
二、撷经诵典,品味民族底蕴
很多老师常常叹息学生的底子薄,词汇积累少,语言干瘪。如此贫瘠的文学素养究竟根源是什么?难道我们的生活中就真的“文化缺失”吗?当然不是。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经典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这些经典无不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品鉴后流芳百世,其中包含了多少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及性格的积淀。长期学习文化经典,可以继承先贤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传习礼仪文明,汲取智慧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精读与品鉴,让学生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感受民族的深沉底蕴,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
语文教材中常常涉及一些古典文学名著,因此我常以教材为依托,开展文学名著的深入阅读。例如《将相和》,我引导学生培养以国家命运为重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学习廉颇知错就改、相如的宽宏大量等。除此之外,我抛给他们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让他们感知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人物,在厚重的文学食材中,汲取生命营养。
撷经诵典,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成就文化厚重的少年!
三、以文致美,滋養“审美”品位
于漪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而不能沦为技术技巧的操作。如果语文真正成为技术的工具,那么其定位自然也就降格了。任何人都承认,每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都是与美的邂逅;每一次含英咀华的过程,都是与先人智慧的碰撞。那美好,滋润了少年的心田,与少年的情感不期而遇。也正是美的滋养,才充盈了少年的头脑,启迪了智慧,提升了审美水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用散文和诗歌。
品味诗词如饮琼浆,智慧满满;而欣赏散文若品香茗,余香久久。精读诗歌散文在教学中应该是提升审美能力的重头戏。例如,《找春天》童趣盈满文,我带领他们一起在生活中寻找春天,感知四季的美好,并发现文章中写作的精妙,积累好词好句。同时我为学生播放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以美文精粹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有了美的享受,登堂入室,成为少年人生发展新的台阶。
四、书海泛舟,涤荡少年胸怀
宽广的胸怀是对待世间万物的气量和风度,是为人的光明磊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收放自如,是能屈能伸的处世大智慧,是少年未来面对人生困境的法宝。有胸怀才可成就真正的品格,有品格才会有品位。因为有胸怀便不会拘泥于个人小我,而是升腾为关心社稷的大我,甚至是超越国界的人间大爱。博猎群书,泛舟书海,可以帮助学生效古人,学先贤,可以开阔胸怀,在前人智慧的庇佑下袭来修身律己的人生大智慧,因此教师为提升学生的人生品格要以教材为依托大量开展阅读。
教材不仅是一本广阔的社会百科全书,也是一本包含风土人情的游记。《难忘的泼水节》我带孩子赏傣族民风,《颐和园》中感受先人的智慧神勇,涵养爱国情怀;《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感受超越国度的人间大爱;《地震中的父与子》帮助学生发现人性的大善大美……这些充满智慧的作品撞击着学生稚嫩的心灵,泛出丝丝涟漪,涤荡情怀。
总之,文化品位是人一生所秉持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直接与间接经验的涵养与滋养,才会有广度、深度,因此语文教师要严守教学阵地,争取培养有德少年,为建设有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匡亚明.语文教育与思想文化素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9(2).
[2]黄会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三步走”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2).
[3]李煊.文言文课堂教学应体现文化[J].教学创新(语文研究),2011(26).
作者简介:林琳,女(1989—),安徽安庆人。就职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桂花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