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品牌内涵 激活品牌经济

2017-03-01 14:28王贵宝
中国纺织 2017年2期
关键词:建设企业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要素资源。就像《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GB/T29187-2012中)对于品牌的定义所说,品牌是在人们营销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简单的说,“品牌”就是产品品质+“牌子”。产品品质一样的商品,不同的牌子,就卖不同的价格:一个皮质手包,地摊货没“牌子”只能卖20元,国内自主品牌贝朗的可以卖100多元,COACH的能卖到1200多元,LV价值更达10000多元。不同“牌子”的产品品质固然有差别,但许多国际大牌也是在中国生产,为什么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卖不过大牌的一个零头——品牌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品牌就是溢价能力。

成效显著 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不一定是竞争,但一定意味着的效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品牌意味着差异化,意味着超出产品本身价值的情感价值,有人称之为“魅力质量”。从我总结出的“创新的定价原理”来讲,品牌产品(包括服务)是不打折的,因为品牌营销卖出的是产品质量保障、差异化创新、优质服务、愉悦的购物环境、良好的功能技术沟通、人性化的生活关怀、贴心的服务、高尚的价值观以及慈悲的公益心,最后才是利润。这样分解下来,请问顾客上帝,您让我从哪一块打折啊?不能吧。

可以说,好的品牌对于整个市场、整个行业更多的是鞭策、鼓励和标杆的带动作用。好的品牌企业会扛起责任大旗、带动整个行业进步,会用产品、服务等标准引领行业,实现有效供给。

在工信部、质检总局的支持下,经过近几年的品牌建设,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有了一个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品牌意識显著提高。特别是企业家的品牌意识,几乎都对品牌有着深刻理解,把品牌提升到经营战略高度。此外,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做平台,比如优衣库,是做品牌,更是在做平台,做全球配置资源的平台。

企业品牌建设更加理性。2012年以前,行业快速发展,大家疯狂投广告,找代言人、请国外机构等盲目做品牌,花了大价钱,但打了水漂。现在更注重品牌内涵,从质量、创新、服务入手,做差异化,理性对待广告,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传播品牌,打造品牌。

品牌建设更贴近生活。品牌不是做给企业自己的,是做给消费者做给顾客的,只有市场认可的品牌,才是成功品牌。当前业品牌企业开始深入消费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潜在需求,给顾客惊喜。

品牌建设更注重品牌文化,从理念、价值观、人生观等心理层面满足顾客需求。正如当前“网红”的营销模式,就是借助人们的感情倾注、个人偏好、圈子经济,其实品牌本身就是“网红”效应,钟爱某一品牌的人,会关注新品,喜欢传播、对价格不敏感,有获得欲望。

品牌低调行事。当前,电商可谓让传统产业小品牌痛不欲生,但其实电商只是一种营销方式,甚至说是一种传统营销方式中的一个工具,真正的品牌企业能够在大风大浪中把握方向,砥砺力行,如如不动。现在一些企业动不动就资本运作、收购外资品牌,我觉得量力而行,适合就好,不要强求,否则给你一个国外品牌,你也未必能消化,水土也未必就服。

品牌以前道带动后道。前道企业品牌意识更强,带动后道共同打造品牌命运共同体。杜邦公司的莱卡是比较成功的中间体做品牌的案例,国内想像恒申这样的企业也早就意识到品牌的带动作用,不仅能稳固客户,也能通过品牌赋予的稳定质量、供货能力、服务水平、特色定制、较高标准等维持着化纤等原材料的价格平稳增长。

任重道远 品牌建设需体系化发展

当前,随着品牌意识的崛起,我国纺织服装也具备了创品牌的基础,无论是产品质量、差异化创新技术、服务水平、规模体量都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政策环境上,仅仅2016年一年国务院就围绕质量实施计划、“三品”战略、两侧提升发布了多个文件,党中央国务院把品牌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给企业创造、营造出一个非常适宜的品牌发展政策环境。同时,我们行业也在大力支持和引导,无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品牌方面的标准、一对一指导,协会都在不遗余力的推动行业品牌建设。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品牌建设基础薄弱,作为国际纤维供需第一大国,品牌太少了,转变观念下决心构建品牌培育的企业太少了。主要表现为: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跟风同质竞争还是主流;品牌建设人才缺乏,由于缺少品牌战略规划、品牌设计、品牌运营等人才,企业老总的想法很难落地;品牌保护不足,当前无论从环境、技术、甚至意识上,都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国家扶持品牌、宣传品牌的力度还需要加大,用在品牌建设上面的费用还没有实现税前抵扣,服装家纺行业设计开发还没有纳入创新支持序列等。

因此,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对企业来讲,品牌建设是经济新形势下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线。没有品牌建设的企业,即使再辉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看看我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就知道,短期效益,终不能成就品牌,经济的长河大浪淘沙,剩下的一定是诚信基础的品牌企业。也只有品牌企业,才能依靠品牌来实现最合理、最丰富的资源配置,才能抵御风险,发展得更好。

企业想做好品牌建设,我觉得首先需要领导重视,品牌建设堪称一把手工程;其次要有体系,从战略、组织、资源、过程、绩效等板块入手,全员参与,系统推进;再者要学会调整,品牌建设是一项动态管理,会随着市场、产品、模式等变化;此外要科学规划,舍得投入,无论是从人力资源、财务资源都要围绕品牌科学投入;最后要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需要你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迎来蓬勃而出的红日。这时你要把握行情,控制节奏,不要为了一时利益,牺牲品牌信誉。

对此,企业一定要深挖品牌内涵,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来做品牌。特别是要从产品的环保、低碳、循环、责任、公益等多角度、多元素来进行品牌的推广和特色营销,真正实现品牌建设。

今后,品牌建设的发展必定是跨界合作,是基于档次、品味、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强联合,这样既保持产品独立,又能实现商品需求互补,才能有效推动品牌联盟经济。

??作者简介

王贵宝: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质检总局聘任的品牌专家,曾参与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以及今年国务院办公厅44号文件起草,主导了行业多个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曾在工信部消费品司、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借调工作6年,现就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办公室,负责行业品牌培育和品牌价值评价组织工作。

猜你喜欢
建设企业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