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作为接纳产业转移的“洼地”、企业投资创业的“福地”,在低迷的大环境下,“沭阳名片”越来越闪亮。纺织产业异军突起、群芳争妍 ,包覆纱产业一枝独秀、领跑全国已不是传说。当然,沭阳承接的不是一般的产业转移,而是产业链高端、智能化的集聚。
转型升级 领跑“智能时代”
近年来,通过承接包覆纱等纺织产业转移,江苏沭阳一举成为苏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包覆纱生产基地,在 2015 年,沭阳包覆纱获得“201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知名品牌示范区”称号,品牌强度 600,品牌价值 116.9 亿元。同时,沭阳开发区还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分别授予“中国针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奖”、“中国智能针织产业创新奖”、“全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奖”,被江苏省经信委表彰为“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沭阳纺织通过承接转移拓展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并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谋出了一条好路子。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而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 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 , 是沭阳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沭阳开发区按照“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加快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围绕“3+2”产业体系,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了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 754 个,用工 13.8万人,建成包覆纱、针织毛衣、提花遮光窗帘布等 15 个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综合竞争力逐年攀升,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百强榜”,还先后获批了纺织纤维新材料、装备制造和软件四大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并通过了“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验收。
特别是为加快沭阳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产业质态,实现现有企业的扩能升级,促进园区产业集聚,沭阳全力打造了一个高度集约化的特色产业园、全国首家智能针织产业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产业园主要以智能针织品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锦纶、包覆纱、面料、袜子、无缝内衣等针织品。产业园按照“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围绕“龙头带动、平台驱动、县乡联动”的运作模式,力争5 ~10 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使之成为产业转移升级的集聚区、政府与行业协会互惠合作的示范区、体制与机制创新的先导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区,着力将沭阳打造成现代针织制造业高地、品牌集聚高地、创意设计策源地、针织商品国内外市场的集散地,把沭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针织名城”。目前,产业园一期近13 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用房已经全部封顶。
此外,园区还将发挥中昊集团的龙头企业效应,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做大产业规模;延伸和完善针织袜子、内衣、原材料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
创新服务 打造永不落后的产业
实际上,自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被中纺联产业转移办批准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以来,沭阳的纺织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承接全国各地纺织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大承接转移项目力度,促进包覆纱产业集群集聚。沭阳纺织产业以智能化为突破口,推动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在《中国包覆纱》杂志基础上,搭建高水平针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针织行业繁荣发展,聚焦针织学科发展前沿。建立现代针织技术论坛,围绕高新技术材料、先进针织工艺和产品开发技术、高性能产业用针织品,智能针织、“互联网+ 纺织”等热点,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
强化平台建设,打造永不落后產业。行业情怀是纺织大国到强国的情怀,建设纺织强国是几代纺织人的梦想,沭阳正是本着这种情怀发展纺织产业。比如在智能针织园区内开展针织重点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云平台”创新推广模式,优化推广效果,促进园区与集群对接、集群与专业市场对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发展;加强针织科学基础(应用)研究,瞄准国际针织高端和前沿技术,加强材料设计与制备、绿色纺织染加工、智能制造与两化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应用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推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核心专利技术,带动针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行业制造环节和商业领域中的模式创新;打造针织产业生态链的平台,采用“互联网+”思路搭建现货交易、仓储监管、物流配送、质量检测、品牌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创新载体规划,全力提升产业质态。为提升纺织产业质态、加快产业集聚持续发力,沭阳县委、县政府结合沭阳纺织产业现状,把准市场脉搏,在项目增量上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在项目存量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提升沭阳纺织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创新服务理念,增强竞争软实力。帮办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一个地区硬实力的体现,更能彰显一个地区的竞争软实力。近年来,沭阳在企业帮办服务的理念、模式和队伍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也总结出一套沭阳的帮办经验:一是创新服务理念;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三是创新服务团队。沭阳纺织产业在政策平台、载体建设、帮办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正是沭阳经济在新常态下不降反增的秘诀所在,也书写着“经济冷环境”下的招商新思路、产业转移新出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是“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体现,诠释着纺织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真谛。
未来,沭阳纺织将依托智能针织产业园和中小企业产业园两大园区,以“智能化”为突破口,探索《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战略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按照《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要求,在提高纺织机器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上下更大功夫,以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纺织产业的融合,打造沭阳纺织产业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