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德+黄昌俊
侗歌飞扬,土酒飘香。2016年初秋时节,贵州省江口县第二个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健康山地产业园旅游景区在梵净山下盛大开园。大健康山地产业园森林植被良好,空气、水质均为上乘,是宜居宜游的好地方。而在过去这里基础条件差、经济落后,致使这处“人间仙境”一直被困在深山中。沐浴国家精准脱贫的春风,搭乘旅游扶贫的快车,梵净山村迎来华丽“变身”,成为侗族、土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梵净山村的成功是江口县积极开展旅游扶贫的样本之一。近年来,江口县通过规划引领、突出重点、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
严格规划:梵山锦水一盘棋
在旅游扶贫中,江口县注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城镇建设考核目标。太平镇坚持把城镇当景区、把新村当景点、把道路当精品旅游走廊,充分带入文化元素,依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大镇、旅游经济新镇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过去,双江街道办事处是一个工业高污染集镇,通过旅游扶贫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变成了旅游名镇。该办事处负责人告诉笔者,“2016年10月份舉办的山地自行车越野大赛、全县广场舞大赛和土家荷花节,共计接待游客4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89亿元。”
如今,江口形成了月上寨沙侗寨、云舍土家风情、民和黄牯山奇景、地落湖新貌、太平古村古镇和德旺阳光生态等乡村旅游发展五大板块。乡村旅游已成为江口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助推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2015年,江口从事乡村旅游业农户人均纯收入136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35元。江口108个行政村中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超过112个,乡村旅游经营户580余家,带动18余万农民受益。
重点突出:特困地区走新路
“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也不可能走出大山发展旅游。”太平镇梵净山村点醉阁客栈老板娘罗黎明感激地说。
在江口县民族地区,像罗黎明一样通过旅游扶贫走上富裕的农民不在少数。2016年上半年,江口县接待旅游总人数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7亿元,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已达124家,乡村旅游收入1.8亿元。
丰硕的成果得益于江口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江口县把自然资源优厚、经济条件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列为重点扶贫对象,集中精力打造旅游品牌。
江口县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江口县每年都会安排省级旅游扶贫发展资金的70%用于梵净山片区、黄牯山片区、苗王坡、黄岩土家、苗集聚区和漆树坪羌区的旅游项目。“2015年,江口县在四大片区完成重大旅游项目投资3.3亿元,引进社会投资1.2亿元,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江口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引入旅游项目等多种形式带动群众脱贫增收。通过“一百示范工程”和“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富一个乡”模式,建成了一批配套完善、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精品旅游村寨。德旺乡2016年全面启动旅游扶贫示范区、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民宿旅游达标户建设等工作,力争带动全乡8个贫困村 1千人脱贫;凯德办事处将通过百名“创客”引领6村百户旅游富民,引导支持百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
模式创新:乡村旅游添活力
旅游扶贫不能政府唱“独角戏”,发动群众参与尤为关键。江口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不断提高当地百姓的市场意识,鼓励他们以股份合作的方式从事乡村旅游,涌现出多种新型模式。
近年来,怒溪镇骆象村由贫穷的“旱地村”变为富裕的“绿茶村”,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23%,正是得益于“绿茶基地+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村支书吴兰锋说:“村里改造了农业基础设施,打造出万亩绿茶基地,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绿茶远销福建、浙江。”
在工作中,江口县委县政府注重引导公司和农户形成利益绑定,互惠互利。随着游客激增,负责亚木沟景区开发的贵州山地生态示范园将寨抱村里49套农民定居房以民族生态特色建筑方式进行打造,百姓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凯马山地大健康产业园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该村60岁以上的148名农民全部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重阳节和春节还对老人及贫困户进行慰问。
除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经营模式之外,江口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支部+合作社”。闵孝镇鱼良溪村依托鱼良溪景区优势资源,由党支部联合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成立了“鱼良溪生态农业旅游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打造特色农业旅游产品。2016年,鱼良溪村实现经济总收入近400万元,人均纯收入过8000元。
如今,江口县的“美景”让贫困群众的生活更“美”了。据统计,2015年江口县乡村旅游实现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7.1%,全县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884.5元,比上年增加10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