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峰
建立班级微信群,主要的目的,一是方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老师有什么通知或者留什么作业,在群里一发,简单快捷、一目了然。二是方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毕竟家里都有同样大小的孩子,又是一个班级的,平时谁有了好的经验,可以跟大伙儿分享一下;谁有了某些困惑,也可以说出来请其他人出出主意。很显然,这样的交流平台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很强的针对性,让群成员各取所需、从中受益。
但很多事情,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在实际当中却容易变味甚至跑偏,背离了初衷。班级微信群也是这样,讨好老师的、搞推销的一股脑的都来了,搞得群里乌烟瘴气不说,也带来不少副作用。或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和班级管理,或影响其他家长的正常交流和心情,说不定还会有一些虚假信息利用其他家长的信任乘虚而入,伤害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不说,严重的还可能给别人造成经济等方面的实实在在的损失。
其实,班级群存在的这些问题,其他群也同样存在,比如同学群啊、同事群啊、战友群啊、邻居群啊等等,里边也会出现溜须拍马的、推销产品的、拉票点赞的之类的现象。归根结底,这不仅是某些人的个人素质问题,更是现实社会浮躁功利风气在互联网上的映射。只不过,现代化的新媒体平台让某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直观和集中了。
让变味的班级群回归本义,一是需要老师尽到责任。很多班级群,老师都是群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制订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群规,同时要主动引导积极的群风,把握群成员之间讨论交流的方向和边界,对越界的家长多提醒,实在不行,对个别人可以清理出去。二是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清醒地認识到这是一个班级群,自己是家长的身份,大家是为了孩子而聚在一起,不要做与身份不符的事情。班级群其实也算是一个小社会,让班级群风清气正起来,说不定也能在无形中提高部分人的素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呢。